首页 理论教育 交感性眼炎和葡萄膜炎的区别

交感性眼炎和葡萄膜炎的区别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感性眼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为特征,可发生于伤后数天或数年。1.交感性眼炎治疗上以散瞳和控制炎症为主。因此对交感性眼炎残存视力状况需要认真仔细检查。交感性眼炎的免疫过程开始之前,摘除伤眼可以预防交感性眼炎。交感性眼炎发病后摘与不摘受伤眼球对交感眼的最后视力无大影响。

【概述】

1.概念 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当一眼贯通伤或球内异物存留,或钝挫伤致角膜、巩膜破裂,导致葡萄膜炎,炎症持续不消退,此时未受伤的健眼亦会发生葡萄膜炎称为交感性眼炎。损伤眼也称为激发眼,另一眼即为交感眼。交感性眼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为特征,可发生于伤后数天或数年。

2.原因及机制 眼球损伤的部位在角膜与巩膜交界处或睫状区部位时,发生交感性眼炎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有色素膜嵌塞于伤口处者更易发生。眼内手术也可致交感性眼炎,如眼内容摘除术、玻璃体切割术、白内障摘除术、青光眼滤过术、视网膜脱离术及钕-YAG激光睫状体光凝术。眼损伤后交感性眼炎的发病率在各类文献上的统计结果有较大差异,但多为0.2%~1%;而眼内手术后的发病率则为0.01%~0.05%。

【诊断要点】

1.特殊的病程 有眼外伤特别是眼球破裂伤、睫状体部的眼球穿孔伤或内眼手术史,伤眼持续存在时轻时重的刺激症状和葡萄膜炎的体征。病程迁延、反复、漫长,可表现为缓解与加重交替。

2.交感性眼炎的诊断 ①外伤史:各类眼球穿孔性损伤(包括眼球破裂伤)以及眼内手术所激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是本病的根本原因。②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健眼出现葡萄膜炎的症状。尤其伤后或术后2周至3个月,健眼出现畏光、流泪、视疲劳、视物模糊、眼前黑影、视力下降、闪光感、小视症和视物变形等。③交感眼体征:睫状充血,瞳孔散大,虹膜增厚,有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KP),前房漂浮物,玻璃体炎细胞漂游。眼底视盘充血水肿,黄斑部有水肿以及周边部有点状渗出斑和局限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④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后极部或周边部有多发性细小斑点状强透见荧光,或早期呈遮蔽荧光,晚期色染,脱色素区呈透见荧光、类似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上皮病变。

【鉴定原则】

1.交感性眼炎治疗上以散瞳和控制炎症为主。早诊断、早治疗者,视力恢复较佳。发病后1周内就诊的病例90%可恢复至1.0以上的视力。因此对交感性眼炎残存视力状况需要认真仔细检查。

2.一眼盲为七级伤残;行单眼摘除术后伤残级别升高,为五级伤残,且增加眼台置入、后期义眼片更换费用。故有时需要对伤眼摘除/球内容物剜除是否必要进行鉴定。交感性眼炎的免疫过程开始之前,摘除伤眼可以预防交感性眼炎。交感性眼炎发病后摘与不摘受伤眼球对交感眼的最后视力无大影响。无光感、破碎严重、恢复眼球外形无希望、炎症难以控制的眼球一般应该尽早摘除(伤后2周以内)。

3.若一眼受伤后健眼发生交感性眼炎者,无论伤后何时均可申请重新鉴定。鉴定时按双眼视功能损害结局进行评残。

(陈晓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