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把病色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五色不仅对应于五脏,还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大体为“青黑为痛,黄赤为热,色白为寒”。因而,可根据五色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不同病位和邪气的不同性质,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此外,面、目、身俱黄者,称为黄疸,其中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称为阳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乃寒湿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中医把病色分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五色不仅对应于五脏(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于肝、心、脾、肺、肾五脏),还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大体为“青黑为痛,黄赤为热,色白为寒”。因而,可根据五色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不同病位和邪气的不同性质,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
赤色:即红色,多主热证。实热证表现为满面通红;虚热证表现为两颧潮红;久病重病原来面色苍白,突然出现面色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为假神的表现,又称戴阳证。
白色:多主虚证、寒证。气虚、血虚者面色淡白;阳虚者面色苍白,伴形寒肢冷;而面色苍白,多为阳气极度衰弱或大出血。
黄色:多主脾虚和湿证。面色淡黄而无光泽者,多属脾胃气虚所致;面色黄而浮肿者,多为脾虚湿蕴,泛溢肌肤所致。此外,面、目、身俱黄者,称为黄疸,其中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称为阳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乃寒湿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青色:多主寒证、气滞、血瘀、痛证、惊风。如面色淡黑或青黑者,为寒盛或痛剧所致;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所致;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为惊风,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如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面黑而干焦者,多属肾阴虚;眼眶周围发黑者,多见于肾虚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暗黑,纹理粗糙)者,多为瘀血日久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