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定位好颈外静脉,穿刺野消毒,可用22G或20G套管针穿刺颈外静脉置管。也可采用穿刺针直接穿刺颈外静脉,但有易刺破对面静脉壁和置导引钢丝时针易滑脱静脉引起血肿,导致失败的缺点。②自套管置入导引钢丝,置入套管的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如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发生困难,而颈外静脉明显,从颈外静脉置管也不失为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好路径。

【适应证】

1.可进行大量、快速输液、输血。

2.须中心静脉置管测压。

3.深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药物治疗等。

【禁忌证】

1.穿刺部位有感染或破损

2.凝血功能异常等。

【操作方法】

1.颈内静脉置管

(1)体位:脸朝左侧,头低脚高位20°,肩下垫高减少颈部凹陷,更好地暴露颈部。

(2)定位及操作步骤:有条件可应用超声技术,目前大多以解剖定位为主。

①在胸锁乳突肌中点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平甲状软骨水平(患儿体重<15kg)或环甲膜水平(患儿体重>15kg),胸锁乳突肌前缘进针(前路),针与皮肤成30°,针尖指向同侧腋窝,或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分叉点进针(中路),针与皮肤成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②进针点应避开颈外静脉,可直接用穿刺针穿刺,边进针边回抽,抽到暗红色的静脉血时(此时回抽血应非常容易),左手固定针干不要有丝毫的移动(这一步在小儿非常关键,常由于移动而导致穿刺失败),置入导引钢丝,如遇阻力可调整穿刺针方向,使其与颈内静脉走向一致。也可用22G或20G的套管针穿刺,回抽见静脉血后置入套管,再从套管置入导引钢丝。如没有穿刺入静脉,调整针尖略向内侧,再穿刺。

③穿刺时始终要摸着颈总动脉搏动,以免误入动脉。

④沿导引钢丝置入扩张器,扩出一条皮下隧道,扩张器不要插入过深,要顺着导丝方向,以免刺破对侧血管壁或屈折了导引钢丝。

⑤沿导引钢丝置入管子,回抽证实管子确实已进入静脉(很容易回抽到静脉血)。妥善固定导管,手术后须保留者最好用缝线固定比较牢靠。

2.颈外静脉置管

(1)体位:头低足高位15°,肩下垫一小枕头。

(2)操作方法

①定位好颈外静脉,穿刺野消毒,可用22G或20G套管针穿刺颈外静脉置管(同外周静脉穿刺)。也可采用穿刺针直接穿刺颈外静脉,但有易刺破对面静脉壁和置导引钢丝时针易滑脱静脉引起血肿,导致失败的缺点。

②自套管置入导引钢丝,置入套管的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直至中心静脉,如遇阻力,导丝可旋转一下,或移动一下患儿的手臂和肩部有助于导丝的置入。

③扩张器应小心使用,不宜插入过深,以免刺破颈外静脉对侧血管壁,甚至撕开锁骨下静脉连接处而致血肿。

④自导引钢丝置入柔软的中心静脉导管至上腔静脉和右房连接处,此距离的判断相当于进针点至胸骨体和柄的连接处。

⑤应用放射摄片来检查管子留置的深度,过长的管子可引起并发症(如心壁穿孔)。

3.锁骨下静脉置管

(1)患儿仰卧,头低脚高10°~25°,穿刺侧肩下垫高20°,头转对侧。

(2)穿刺点为锁骨中1/3段与外1/3段交界点的下方,与额面呈30°~35°进针,针尖指向胸骨切迹,穿刺成功后置导丝,导丝引导下置入套管固定。

【注意事项】

(1)在发绀患儿(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置管后可连接上压力换能器观察波形来证实套管在静脉腔内。

(2)导管顶端应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距离相当于穿刺点到胸骨上切迹下2cm处。

(3)如术后保留管子,应经常用放射摄片来检查管子顶端的位置,管子在左、右心房内走得太远,有可能引起心脏穿孔。

(4)如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发生困难,而颈外静脉明显,从颈外静脉置管也不失为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的好路径。

【并发症】

1.出血 多因邻近的动脉损伤或有凝血功能不全。患儿良好体位是减少穿刺损伤的有效保障,出血后最好方法是压迫止血。

2.气胸 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损伤肺,大多不严重,须严密观察,必要时做胸部摄片,但应避免正压通气。有呼吸困难的应及早做胸腔减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