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按经络穴位刺激

按经络穴位刺激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便于记忆及方便临床选用,特根据古今文献记载和临床治疗经验,并与“特定刺激部位”相印证,将所有腧穴的按部归类及主治重点的共同性简述如下。总之,头、面、躯干的穴位主治是以分部为主;四肢,尤其是肘、膝以下的,以分经为主。四肢分经腧穴和主治,见图15~19。

按特定刺激部位刺激是梅花针治病的特点。除此,还要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随证选用经穴进行刺激,也很重要。

1.经络概述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的作用。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和络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孙络等)组成。其中,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有直接的隶属关系。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隶属于五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即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的经穴与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的腧穴,合称为“十四经穴”,尤为临床所常用。

2.腧穴的作用 腧穴分布在一定的经络循行路线上,且全身腧穴很多,每个腧穴的主治范围又很广。为了便于记忆及方便临床选用,特根据古今文献记载和临床治疗经验,并与“特定刺激部位”相印证,将所有腧穴的按部归类及主治重点的共同性简述如下。

(1)头、面、颈、项部腧穴:主治局部病、腧穴邻近器官疾病及神志病(图11)。

图11 头面颈项部腧穴与主治

(2)胸、腹、背、腰部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部位的脏腑器官病。后背上部的腧穴兼治发热和上肢病;腰部以下的腧穴兼治虚寒证和下肢病(图12、图13、图14)。

图12 背腰部腧穴与主治

图13 胸腹部腧穴与主治

图14 胸胁侧腹部腧穴与主治

(3)肘、膝以上腧穴:主治局部病和腧穴邻近部位病。

(4)肘、膝以下腧穴:主治局部病、腧穴邻近部位病、本经的经络病和络属脏腑器官疾病。如肺经腧穴能治喉、胸、肺的病;大肠经腧穴能治头、面、口、眼、喉和发热病;胃经腧穴能治头、面、鼻、齿、胃、肠和发热病;脾经腧穴能治脾、胃病;心经腧穴能治胸、心和神志病;小肠经腧穴能治头、项、眼、耳和发热病;膀胱经腧穴能治头、项、腰、背、膀胱和发热病;肾经腧穴能治生殖、泌尿系统和咽喉病;心包经腧穴能治胸、心、胃和神志病;三焦经腧穴能治头、耳、眼、胸、胁和发热病;胆经腧穴能治头、眼、耳、胁和发热病;肝经腧穴能治胸、胁、肝的病。

总之,头、面、躯干的穴位主治是以分部为主;四肢,尤其是肘、膝以下的,以分经为主。四肢分经腧穴和主治,见图15~19。

3.疾病的主要刺激点(穴)

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疾患取上星、囟会、百会、通天、承光、后顶、哑门、风池、天柱、完骨诸穴位;末梢性疾患取其病变范围之附近穴位与沿其神经干线之穴位。

鼻部病取上星、通天。

喉头部取风池、天柱、肩井。

肺与气管病取身柱、肺俞、魄户、膏肓、督俞。

预防感冒取风门、身柱。

心脏病取厥阴俞、心俞、督俞、食窦。

血液循环疾患取关元、气海。

淋巴循环疾患取膈俞、章门。

消化道疾患,如胃肠诸疾患,取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上髎、足三里、上巨虚。

泌尿生殖系统诸疾患取命门、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八髎、关元、气穴、水道。

内分泌中生殖腺之强壮取百会、命门、腰阳关、关元。

运动系统诸疾患取百会、陶道、大杼、腰阳关、上髎。

五官疾患,以耳、目为主者取肝俞、肾俞、命门、关元。

以上各疾患和穴位均为强壮之用。

头面五官之炎症取后溪、合谷、足临泣、至阴。

口腔咽喉之炎症取少商、鱼际、内庭、照海。

心肺之炎症取内关、大陵、列缺、太渊。

胸腔之炎症取少府、内关、阳陵泉、丘墟。

胃肠炎症取足三里、公孙、内庭、行间。

肝胆炎症取丘墟、太冲、外关、合谷。

泌尿系统炎症取列缺、照海、曲泉、阴陵泉。

痉挛性、上冲性之症状取天突、中脘、气海、太渊、内关、足三里、公孙、大敦、三阴交。

通便取大肠俞、天枢、水道、支沟、承山。

利尿取中极、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发汗取大椎、合谷、外关、经渠。

非结核性淋巴结肿取肝俞、天井。

非淋菌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取承山。

脾大取、肓门、脾俞。

肺结核取身柱、肺俞、督俞。

心脏病取心俞、神门、通里、内关。

肾脏病取三焦俞、肾俞。

膀胱病取次髎、膀胱俞、中极。

肛门病取长强、郄门、承山、百会。

胃病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

大肠病取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小肠病取气海、关元俞、小肠俞。

卵巢、子宫病取水道、中极、三阴交。

目疾取风池、太阳、睛明、攒竹、肝俞。

鼻病取上星、迎香、合谷。

耳疾取翳风、听宫。

口腔疾患取大陵、中冲。

齿痛取下关、合谷。

咽喉病取少商、鱼际。

上肢病取陶道、大杼、肩髃、曲池。

下肢病取膝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

精神病、癫疾患取鸠尾、上脘、神门、丰隆。

疟疾取大椎或陶道。

黄疸病取至阳、腕骨。

凡病痛之疾,均可取阿是穴(局部及上下周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