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卵泡分泌雌激素还是雄激素

卵泡分泌雌激素还是雄激素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女性从胎儿形成到衰老是渐进的生理过程。卵巢形成后,因无雄激素,无副中肾管抑制因子,中肾管退化,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由于中枢系统的调节机制尚不健全,因此月经周期常不规律,多数少女需4年左右时间建立规律性的周期性排卵。此期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易感染而发生萎缩性阴道炎,骨代谢失常而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规律性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女性从胎儿形成到衰老是渐进的生理过程。根据妇女一生的年龄和生殖内分泌变化,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个阶段,各阶段无截然界限。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

受精卵是由父系和母系来源的各23条(共23对)染色体组成的新个体,其中一对染色体在性发育中起决定性作用,称性染色体。性染色体X与Y决定着胎儿性别,XX合子发育为女性,XY合子发育为男性。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若胚胎细胞不含Y染色体即无H-Y抗原时,性腺分化缓慢,至妊娠8~10周性腺组织才出现卵巢的结构。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性索皮质的扁平细胞围绕卵母细胞构成原始卵泡。卵巢形成后,因无雄激素,无副中肾管抑制因子,中肾管退化,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

(二)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受胎盘及母体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泌乳,并因脱离母体环境,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有少量阴道流血,属于生理变化,短期内均能自然消退。

(三)儿童期(childhood)

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称儿童期。10岁之前的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快,但生殖器发育迟缓,为幼稚型。在儿童后期,约8岁起,卵巢内有少量卵泡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但未达成熟阶段,乳房与内生殖器逐渐发育,女性特征开始显现。

(四)青春期(adolescence or puberty)

从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称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青春期发动的时间与遗传、体质、地理环境、精神及心理因素有关。进入青春期的少女最先经历乳房发育,这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也是青春期发动的标志;随着肾上腺雄激素分泌增加,出现腋毛和阴毛;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内、外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外生殖器由幼稚型变为成人型,阴道长度和宽度增加,阴道黏膜变厚并出现皱襞,宫体增大明显,宫体与宫颈比例为2∶1;这一时期的少女生长发育快速,身高增长尤为明显,平均每年可达9cm,月经来潮后增长速度减慢。此外,骨盆横径增宽大于前后径,胸部、髋部和肩部出现脂肪堆积,体型发生改变;月经初潮(menarche)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指少女第一次月经来潮,表明卵巢产生的雌激素(estrogen)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波动,导致子宫内膜脱落而出现月经。由于中枢系统的调节机制尚不健全,因此月经周期常不规律,多数少女需4年左右时间建立规律性的周期性排卵。此时虽初具生育能力,但生殖系统的整体功能尚不完善。青春期少女的心理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容易激动,也易产生自卑感或焦虑情绪,因此,学校、家庭、社区与护理人员应对其开展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其正确理解自身的生理变化,健康地成长发育。

(五)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ty period)

又称生育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

(六)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 period)

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此期长短不一,因人而异,短则1~2年,长至10余年。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为无排卵性月经,但此期妇女仍要注意采取避孕措施,近年来,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应用逐渐增加,对于不吸烟的健康妇女,它不仅可缓解雌激素缺乏引起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降低发生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当卵巢功能完全衰竭时,月经永久性停止,称绝经(menopause)。绝经多发生在45~52岁之间,中国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50岁左右,1994年WHO废除用“更年期”来形容女性这一特殊生理时期,而推荐使用“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这一术语,描述女性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大多数妇女在机体自主神经调节下,无明显症状,少数妇女可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降低而出现潮热、出汗、失眠、抑郁等血管舒缩障碍和精神神经症状,称为绝经综合征。

(七)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 period)

是指女性绝经后的时期。早期由雄激素转化的雌酮为机体主要的雌激素来源。一般60岁后妇女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senility)。此期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老化,易感染而发生萎缩性阴道炎,骨代谢失常而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1.月经(menstruation) 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性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75%月经血来自动脉,25%来自静脉,经血中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前列腺素和纤维蛋白溶酶,故黏稠而不凝,出血多时可出现凝血块。

2.月经期临床表现 正常月经具有规律的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出血的第1日为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间隔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期,一般2~7日。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称经量,月经来潮第2~3日经血量最多,第3日后迅速减少,正常经量为30~50ml,若经量超过80ml即为病理状态。一般月经期无特殊症状,但由于经期盆腔淤血及前列腺素的作用,有些妇女可有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或子宫收缩痛,也可有胃肠功能紊乱(腹泻)症状。少数妇女出现头痛、精神抑郁、易激动、鼻黏膜出血以及皮肤痤疮等症状。

【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具有产生成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和局部调节因子的功能。卵巢从青春期到绝经前,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卵巢周期由卵泡期和黄体期组成。

(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人类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始于胚胎时期,胎儿5个月至出生后6个月,卵巢内陆续形成许多始基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为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也是惟一的卵细胞储备形式,新生儿出生时约有200万个,至青春期只有约30万个。卵泡自主发育和闭锁的机制尚不清楚。生育期妇女每月有3~11个卵泡发育,但只有一个发育成熟而排卵,其余的卵泡自行退化,即卵泡闭锁(atretic follicle)。妇女一生中,能发育至成熟而排卵的卵泡有400~500个。远在月经周期起始之前,始基卵泡已开始发育,从始基卵泡到形成窦前卵泡需9个月以上时间,从窦前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需85日,卵泡的最后生长阶段需15日左右,为卵泡期。卵泡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窦前卵泡(preantral follicle) 是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发育完全的阶段。此阶段出现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和睾酮(testosterone,T)受体,是卵泡生长发育必备的3种特异性受体。此外,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卵泡内膜和卵泡外膜,内膜细胞出现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受体,有合成甾体激素的功能。

2.窦状卵泡(antral follicle) 是在雌激素和FSH协同影响下,卵泡液增加,卵泡增大,成为窦状卵泡。在其发育后期,相当于此次卵巢周期的早期及前一个周期的黄体晚期,血清FSH水平及其生物活性超过一定阈值,一批窦状卵泡开始进入“生长发育轨道”,称为募集(recruitment),其中FSH阈值最低的一个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dominant follicle),在月经周期第11~13日,优势卵泡增大,雌激素分泌增多,颗粒细胞内出现LH受体和催乳激素(prolactin,PRL)受体,形成排卵前卵泡。

3.排卵前卵泡(preovulatory follicle) 为成熟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也称格拉夫卵泡(Graafian follicle)。卵泡发育成熟,体积显著增大,直径为15~20mm,并移行至卵巢表面,呈透明的小泡状。成熟卵泡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透明带。

(二)排卵

排卵(ovulation)是指卵泡膜溶解破裂,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卵丘一并排出的过程。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及输卵管黏膜纤毛活动等的协同作用进入宫腔。排卵一般发生在28日的月经周期中间,或下次月经前14日左右。排卵可由两侧卵巢轮流发生,或连续由一侧卵巢排出。

排卵与排卵前血中出现LH/FSH峰密切相关。LH峰使卵泡产生少量孕酮,LH/FSH峰与孕酮协同作用,激活卵泡液中的蛋白溶酶,溶解卵泡壁隆起部分的胶原,形成排卵孔,同时,显著增加的前列腺素也促进卵泡壁释放蛋白溶酶,有助于排卵。

(三)黄体形成和退化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壁塌陷而出现许多皱襞,卵泡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向腔内侵入,周围被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corpus luteum)。在LH峰的作用下,卵泡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分别转化,形成颗粒黄体细胞与卵泡膜黄体细胞,排卵后7~8日,黄体的体积与功能达高峰,直径约1~2cm,富含血管,色黄。若卵子受精,则黄体继续发育为妊娠黄体,到妊娠10周后退化。若卵子未受精,黄体于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体积萎缩变小,黄色消退,周围结缔组织和成纤维细胞侵入,最终纤维化,色白,称白体(corpus albicans)。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四)卵巢合成及分泌的性激素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两种女性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progesterone),也分泌少量雄激素。

1.雌激素 由卵泡的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分泌,主要为雌二醇和雌酮。E2为卵泡功能活动的激素标志,也是女性体内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的分泌量较少,随着卵泡的发育成熟,分泌量逐渐增高,至排卵前达高峰,以后稍减。随着黄体分泌雌激素量逐渐增加,血循环中雌激素水平上升,黄体成熟时达第二次高峰,但低于排卵前第一次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月经来潮前降到最低水平。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生殖系统发育:调节卵母细胞的成熟及颗粒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子宫内膜增殖、肌层增厚;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宫颈管黏液分泌量增多,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于精子通过;增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有利于受精卵的输送;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细胞内糖原增多,保持阴道呈弱酸性;使阴唇丰满,色素加深。

(2)促进第二性征发育:促使乳腺腺管细胞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乳房组织中脂肪积聚,并促使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3)促进代谢:促进水钠潴留;促进肝脏合成高密度脂蛋白(HLD),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合成;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促进骨中钙的沉积。

(4)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通过对下丘脑与垂体的正负反馈双重调节作用(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5)对其他系统的影响:扩张血管,维持血管张力;促进神经细胞代谢与神经元修复;促使表皮增殖,减缓结缔组织内胶原分解。

2.孕激素 孕酮是卵巢分泌的主要孕激素。排卵前,成熟卵泡才开始分泌少量孕酮,排卵后,黄体分泌孕酮量逐渐增加,至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月经来潮前达最低水平。孕激素需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发挥其生理作用。

(1)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抑制颗粒细胞增殖;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以利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抑制宫颈黏液分泌,并使其黏稠,不利于精子通过;抑制输卵管蠕动;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2)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3)促进水钠排泄。

(4)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月经中期增强雌激素对垂体的正反馈作用,黄体期与雌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此外,可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BBT)轻度升高,排卵后可上升0.3~0.5℃,是临床上判断排卵日期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3.雄激素 妇女体内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卵泡内膜细胞和卵巢间质细胞可以产生少量雄烯二酮和睾酮。排卵前雄激素水平升高。雄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阴毛和腋毛生长;大量雄激素对雌激素有拮抗的作用,减缓子宫发育,以致阴道上皮增生与角化;促进蛋白合成,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可使女性生殖器发生一系列周期性改变,其中以子宫内膜最为显著,可发生组织学和生化学的改变,本节主要阐述组织学的变化。一般将子宫内膜组织学的变化分为3期(按28日为1个月经周期为例)。

1.增殖期(proliferative phase) 月经周期的第5~14日,为卵泡发育的成熟阶段。受雌激素影响,子宫内膜表面上皮、腺体、间质和血管均处于增殖过程,称为增殖期。根据增殖程度分为早、中、晚3期,至增殖晚期,子宫内膜厚度由月经后的0.5mm增殖至3~5mm,腺体弯曲,腺上皮细胞变为高柱状,小动脉增生,呈螺旋形,结合形成疏松的血管网。

2.分泌期(secretory phase) 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为黄体期。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及雌激素,共同作用于已增殖的子宫内膜,使之继续增厚,腺体更加弯曲,细胞出现分泌现象,称分泌期。根据腺体分泌活动分为早、中、晚3期。至分泌晚期,腺体弯曲扩张,间质疏松水肿,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小动脉高度弯曲螺旋化,由于受到压迫,可出现血流不畅。至排卵后第13日(月经周期的第27日),子宫内膜可分为3层:①基底层为贴近子宫肌层的不到1/4的组织;②位于中间的海绵层,是子宫内膜中最厚的一层,约占50%,含有高度水肿的间质、高度螺旋的螺旋动脉和扩张的腺体;③位于海绵层之上的致密层,约占25%,致密层与海绵层合称子宫内膜功能层。

3.月经期 月经周期的第1~4日,即月经来潮期。由于雌、孕激素撤退,子宫内膜萎陷,螺旋动脉节律性舒缩,继而发生远端血管壁及组织缺血坏死,子宫内膜功能层崩解脱落,脱落的组织碎片与血液自阴道流出,形成月经血。

(二)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1.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上皮细胞受雌激素影响,纤毛细胞体积变大;非纤毛细胞分泌增加,为卵子提供营养物质。雌激素还促进输卵管发育及节律性收缩。孕激素则能减低细胞的分泌功能,抑制输卵管的收缩幅度。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保证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顺利运行。

2.宫颈的周期性变化 宫颈黏膜周期性变化不如子宫内膜明显,但其腺细胞分泌黏液却有周期性变化。月经期过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宫颈黏液分泌量也少。随着雌激素不断增多,宫颈黏液分泌量逐渐增多,且稀薄而透明,状如蛋清,至排卵期黏液可延展拉成细丝状,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将黏液涂于玻片上干燥后,显微镜下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在月经周期的第6~7日开始出现,至排卵期结晶形状最典型。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黏液分泌量减少,黏稠而浑浊,延展性差,拉丝时易断裂。涂片干燥后镜检,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消失,代之以呈条索状排列的椭圆体。依据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可以了解卵巢的功能状态。

3.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以阴道上段变化最明显。在排卵前,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影响下,底层细胞增生,逐渐变成中层与表层细胞,使阴道上皮增厚,表层细胞角化程度增高。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经阴道乳酸杆菌分解形成乳酸,使阴道内保持酸性环境,抑制致病菌繁殖,发挥阴道的自洁作用。排卵后,阴道上皮表层细胞在孕激素作用下,加速脱落。临床上常根据阴道脱落细胞变化了解卵巢功能。

【月经周期的调节】

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使生殖器官出现有利于生殖的周期性变化,在灵长类,雌性若未受孕,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周期性的月经,因此,生殖周期也称为月经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激素的相互作用与女性生殖周期具有明确的动态关系,包括下丘脑-垂体激素对卵巢功能的调节及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分泌生殖激素的反馈调节,即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 axis,H-P-O axis)的内分泌调节轴。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控制腺垂体FSH和LH的释放,进而控制性腺发育与性激素分泌,而卵巢性激素对中枢生殖调节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神经细胞能将接受的神经冲动转化为合成激素的信息,分泌并释放激素到血循环中,因此称为神经内分泌。生殖轴的调节为神经内分泌调节。

(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产生的GnRH,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GnRH呈脉冲式分泌,平均每60~120分钟分泌一次。GnRH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与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还可分为长反馈、短反馈与超短反馈,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为长反馈;垂体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为短反馈;GnRH本身对其合成的负反馈为超短反馈。此外,一些神经递质也可调节GnRH的分泌,如去甲肾上腺素促进其释放,5-羟色胺与内啡肽抑制其释放,多巴胺则有促进与抑制其释放的双重作用。

(二)腺垂体生殖激素

腺垂体在GnRH作用下产生的直接与生殖有关的两类激素,分别为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和催乳激素(PRL)。促性腺细胞脉冲式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两者均为糖蛋白激素。FSH为卵泡生长发育所必需,使颗粒细胞合成并分泌雌激素,并与雌激素协同作用,使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为排卵与黄素化作准备;LH主要促进卵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并排卵,维持黄体功能,并促进雌、孕激素的分泌。PRL具有促进乳汁合成功能,PRL分泌受下丘脑释放的多巴胺(PRL抑制因子)调节,多巴胺与GnRH对同一刺激或抑制作用常同时发生效应,因此,当GnRH分泌受抑制时,可出现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PRL水平升高。此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也促进PRL的分泌。

(三)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

小剂量雌激素对GnRH产生负反馈作用,抑制其分泌。大剂量雌激素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反馈作用。排卵前,卵泡分泌的大量雌激素促进下丘脑GnRH和垂体LH、FSH的释放,形成FSH和LH峰,为正反馈作用;排卵后,高水平的雌激素与孕激素协同作用,抑制LH和FSH的合成与分泌,为负反馈作用。当黄体萎缩时,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下降,解除对LH、FSH释放的抑制作用,垂体分泌的LH和FSH将逐渐增加,卵泡又开始发育,开始新的卵巢周期。

(李文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