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妊娠期黄疸伴皮肤瘙痒的常见疾病,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妊娠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黄疸与瘙痒可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瘙痒主要是由于血清胆酸浓度升高所致。
【疾病特点】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 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尤其以妊娠晚期更多见,属妊娠期特有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雌激素、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其发生率为0.8%~12.0%。临床上以黄疸、皮肤瘙痒、肝功能损害及胆酸升高为特征,实验室检查血清胆酸常于妊娠30周时显著升高,产后5~8周恢复正常。主要临床症状为瘙痒伴失眠、食欲缺乏及恶心呕吐,瘙痒呈持续性,昼轻夜重,通常从手掌与足掌开始,逐渐向肢体近端发展,可累及面部,分娩后消失,再次妊娠可复发。查体可见巩膜及皮肤黄染,黄疸可与瘙痒同时发生或稍后出现,可触及肝脏肿大,质软,有轻度压痛,皮肤有明显抓痕,尿色加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常发生羊水粪染、胎心异常、胎儿窒息或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显著增加。由于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减少,导致孕妇凝血功能异常,易发生产后出血。
2.妊娠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因不清,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妊娠前患病抑或妊娠期间患病,预后均不良。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不久出现黄疸或黄疸与瘙痒同时发生,腹泻较重,粪便颜色变浅,尿色加深,皮肤黏膜有散在出血点,可触及肝脾肿大、质硬、压痛不明显。
【治疗原则】
对症处理,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妊娠结局。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嘱患者左侧卧位休息,增加胎盘血流量;间断定时吸氧;摄取高维生素及高能量饮食。嘱患者勤洗手,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溃感染。
2.母儿监护 配合医师做好妊娠晚期母儿监护,密切观察胎动及胎心变化,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或宫内窘迫,立即报告医师。
3.缓解瘙痒症状 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帮助患者更换宽松、纯棉的内衣并做好皮肤清洁,缓解瘙痒症状。遵医嘱用药,常用的药物有考来烯胺(消胆胺)、苯巴比妥及熊去氧胆酸等,可降低血清胆酸浓度,改善瘙痒症状。告知患者禁止使用含激素的外用止痒药物及含化学刺激成分的皂液或沐浴液。
4.配合终止妊娠 掌握终止妊娠指征:①孕妇出现黄疸,胎龄达36周。②羊水量逐渐减少。③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终止妊娠的必要性及终止妊娠的方式,为减少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以剖宫产为宜。
(崔英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