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妊娠早期胎盘形成阶段,滋养细胞是在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中发育的,低氧可抑制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的浸润能力。随着绒毛间隙血流的增加,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在孕10~12周达高峰。滋养细胞的浸润功能受到诸多因子的调控,若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不足,则可以导致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过浅,造成胎盘着床过浅。
缺氧诱导因子(HIF-1)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异二聚体结构,其中α亚单位是随氧浓度变化而调控并决定HIF-1的活性的关键部位。HIF-1的3′端具有可识别缺氧反应的缺氧反应元件区,在缺氧条件下可以活化,激活该基因的转录,使HIF-1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增加,与HIF1β形成的异二聚体结构的数量也增加,HIF-1活性增大。HIF-1可以通过调节滋养层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来影响胎盘血管重铸,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控绒毛滋养层细胞的凋亡来影响胎盘着床。
HIF-1α参与了对滋养细胞分化及侵蚀能力的调控,其异常高表达与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病有关。绒毛的体外培养发现,缺氧可诱导妊娠早期绒毛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增加,滋养细胞表达的侵蚀表型(整合素α1β1)减少,而在降调HIF1α表达后,绒毛外滋养细胞表达的侵蚀型表型增加,同时侵入细胞外基质中的滋养细胞数也增加。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胎盘绒毛组织HIF1α表达明显较正常妊娠妇女增高,而当氧浓度恢复到常氧浓度时,HIF1α的表达并无明显下降,仍处在高表达水平,因此有学者提出,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病因是在妊娠早期胎盘形成时,滋养细胞对氧浓度的增加不敏感或感知障碍,孕10~12周氧浓度增加时,HIF1α仍持续呈高表达,抑制了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使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过浅,而导致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也有学者认为胎盘组织中HIF-1表达过高也可能是胎盘组织缺血、缺氧所导致的结果。
综上所述,子痫前期患者细胞滋养细胞黏附表型转变模式存在明显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子痫前期患者细胞柱各区细胞滋养细胞均有持续高水平的整合素α6β4、αvβ6和E-钙调素表达;但是缺乏αvβ3、α1β1、VE-钙调素、血管黏附分子及血小板黏附分子等的表达;从而,不能完成黏附表型的转变,即不能由上皮表型拟合形成血管内皮表型并获得浸润表型,导致细胞滋养细胞分化浸润受阻,不能浸润蜕膜、肌层及螺旋小动脉,使胎盘血管网络生长发育不良,造成胎盘浅着床和胎盘缺血、缺氧的子痫前期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最终发展成为子痫前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