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管内皮损伤的证据

血管内皮损伤的证据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功能失调是子痫前期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发生在出现临床症状前2~4周,是子痫前期多器官损伤的病理基础。平衡失调导致患者发生广泛的小血管痉挛及血小板聚集倾向,引起各主要器官的缺血及纤维素沉积。子痫前期时血管内皮受损,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使内皮素释放增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功能失调是子痫前期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发生在出现临床症状前2~4周,是子痫前期多器官损伤的病理基础。临床表现为血管通透性增高、内皮细胞源性血管舒缩物质失衡[内皮素、血栓素A2(TXA2)]、血栓调节素、一氧化氮代谢物、前列环素(PGI)、血小板聚集以及标志物增高[细胞型纤连蛋白、Ⅷ因子相关抗原、内皮素、血栓素A2(TXA2)、血栓调节素]或降低(一氧化氮代谢物、PGI)。

1.前列腺素 前列环素(PGI2)主要在内皮细胞内由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催化生成,它可提高平滑肌和血小板内cAMP水平,导致血管扩张,并抑制血小板聚集,内皮细胞受到机械和化学损伤后刺激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释放,如搏动压力或缓激肽、凝血酶等化学物质均可刺激血管生成前列腺素。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A2也是由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化酶催化生成,其作用与PGI2相反,可收缩血管和促进血小板聚集。

与血压调节关系密切的前列腺素主要有两组PGE2/PGF2α和PGI2/TXA2。后者作用比前者强4~8倍。PGE2和PGI2有抗AⅡ的缩血管作用,使血管扩张。PGF2α和TXA2有缩血管作用,两者形成平衡。TXA2还有活化血小板作用,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实验发现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及尿内PGE2和PGI2的水平低,而PGF2α和TXB2含量显著升高,PGE2/PGF2α和PGI2/TXA2的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孕妇。平衡失调导致患者发生广泛的小血管痉挛及血小板聚集倾向,引起各主要器官的缺血及纤维素沉积。

2.内皮素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活性肽,ET还能刺激肾小管Na/H和Na/HCO3交换,调节肾近曲小管钠的重吸收,并可降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减少。子痫前期时血管内皮受损,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使内皮素释放增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组织缺血缺氧,使儿茶酚胺和神经肽增加,刺激了ET-1的合成与释放,受损内皮细胞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ET-1的合成与分泌,加重了病情。

3.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血管舒张因子,对维持妊娠期适当的血管舒张十分重要。NO可以激活钙依赖的钾通道,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使血管舒张;NO可调节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及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损害使NO产生减少,胎盘NO合成酶基因表达下降,也是NO合成减少的原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用一氧化氮的底物——左旋精氨酸治疗可改善患者围生儿预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