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泪器的概述

泪器的概述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为基础分泌腺,分泌的泪液量很少,是正常情况下维持角膜、结膜湿润的基本分泌,能减少眼睑和眼球间摩擦。睁开眼睑时,眼轮匝肌松弛,泪小管和泪囊因自身弹性扩张,腔内形成负压,泪壶的泪液通过重新开放的泪小点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鼻泪管阻塞常可引起泪囊继发感染,是常见的泪器疾病,并构成对眼的潜在威胁。泪囊疾病相对少见,主要为炎症及肿瘤。

泪器在结构上分为泪液分泌部和泪液排出部,泪液分泌部分为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外分泌腺。泪腺为反射性分泌腺,在受到外界刺激(如角膜异物、化学物质刺激等)或感情激动时分泌大量增加,起到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为基础分泌腺,分泌的泪液量很少,是正常情况下维持角膜、结膜湿润的基本分泌,能减少眼睑和眼球间摩擦。泪液排出部(泪道)包括上、下泪小点和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在正常情况下,除了很少量的泪液通过蒸发消失外,大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泪道排出。在眼睑闭合时,泪小点暂时封闭,眼轮匝肌收缩,挤压泪小管和泪囊,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睁开眼睑时,眼轮匝肌松弛,泪小管和泪囊因自身弹性扩张,腔内形成负压,泪壶的泪液通过重新开放的泪小点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是流眼泪,其原因有二:一是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排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称为溢泪;二是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出而流出眼睑外,称为流泪。临床上区分是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溢泪还是因眼表疾病刺激引起的高分泌性流泪十分重要。鼻泪管阻塞常可引起泪囊继发感染,是常见的泪器疾病,并构成对眼的潜在威胁。此外,泪液基础分泌不足是引起眼表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泪囊疾病相对少见,主要为炎症及肿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