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标准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健康标准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对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尚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一个人是否健康一定要从这3个方面进行判断,单纯称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或心身健康都是不完整的、部分的或不科学的称谓。

心理健康标准问题是健康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量表的制定、心理健康的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等,无一不建立在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然而,由于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每个人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心理健康又不像躯体健康那样具有比较客观的指标和检测手段,所以,我们不能像测量血压或体温那样划出心理健康与否的明确界限。而且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对心理健康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尚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当今中外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积极探索,提出了众多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国际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乃是一种身体、心理与社会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体弱。”这是最权威机构对“健康”下的一个完整定义。李心天教授认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维的健康定义是符合神经信息论观点的,既指个体(man)也指群体(men),它包含了身体、社会和心理3个要素,也可分别称为身体健康、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但具体到每一个人或每一个体,身体、社会和心理三者是融合在一起而不能分割的。一个人是否健康一定要从这3个方面进行判断,单纯称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或心身健康都是不完整的、部分的或不科学的称谓。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学者把人的心理划分为3个层次:即心理(感觉、知觉、记忆、表象、回忆、再认、形象思维、需求、情绪、本能和习得行为),精神(语言、意识、抽象思维、认知事物意义、想像、情感、动机、直觉、印象、应激、态度、灵感、激情、顿悟、智慧,道德、自觉能动性、意志),心灵(理想、信念、信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心理现象,会引起一连串连续性活动,称为心理活动。对人来说,这些都是人脑的功能,精神一词包含了人的一切心理功能,没有必要在健康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心理一词之外再加上道德、智慧等词。20世纪70年代以来,统治世界医学界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医学界已经认识到人的身体疾病和康复、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与人的整个心态、主动应对和积极行动有关,必须全方位地把个人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视为一个整体。为此,李心天教授提出了“整体健康模式”以替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整体健康模式优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处在于:后者将3种属性整合或综合为一个混合整体,而前者将3种属性融合为一个全方位和全息的整体。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也论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并且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②应该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并且要能上能下,心胸开阔,不至于因为很小的事就耿耿于怀;③必须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并且善于休息;④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⑤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反应速度快,并且有高度的适应能力;⑥看上去眼睛炯炯发光而有神,眼球转动灵活,善于观察等。

二、国外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马斯洛和密特尔曼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H.A.Maslow & Mittelman)提出衡量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受到心理卫生界的普遍重视,并因其直观和较强的指引性而被广泛引用: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⑩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

(二)阿尔波特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学家阿尔波特(Allport)提出衡量心理健康的6条标准:①力争自我成长;②能客观地看待自己;③人生观的统一;④具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⑤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统一;⑥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事物的爱。

三、国内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心理健康”,但在有关“人”“如何做人”以及论述理想人格等方面,体现了心理健康者的特点。有学者分析了儒家、道家、墨家及佛教对心理健康者的描述,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和谐,包容封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终极关心的问题是“教人如何真正成为一个人,如何成就一个完美的人格”。《十三经注疏》中对《诗经》的评价:“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一种与万物和谐、与万物同在、与万物共生的人格得到了肯定。这是一种容纳与封闭的和谐。

2.中庸处世,踅摸环境 “中庸”作为适中、折中调和的代名词,已经积淀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更多地关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此外,会“踅摸”人的内心,“踅摸”事情,“踅摸”环境的人才是聪明而健康的人。

3.慎独内省,自我调整 在心理控制上,儒家强调通过日常内省、自我调整维护自己身心健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则强调立志养浩然之气:“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也就是说,通过内心的休养、内心的调整,就能够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心理健康的境界。

4.人顺自然,阴阳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用一个“和”字概括。儒家强调“和为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作用。

5.超越自我,心通九境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强调人的主体精神,尊生主动,弘道修德,参赞化育,体仁爱物。在道德上超越人己物我之间的鸿沟,达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的真善美境界,实质上也就是人格健全完整、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

(二)国内现代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王效道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下列8条标准:①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②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④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⑤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应协调;⑥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⑦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生理要求得到满足;⑧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此外,他认为心理水平也可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甚至道德痛苦等方面加以衡量。

王登峰、张伯源提出心理健康应具备的8条标准: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⑥人格完整和谐;⑦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常用的心理健康标准

1.有无心理症状 如焦虑、强迫、抑郁等。

2.有无有价值的心理品质 如幸福感、和谐、自尊感、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3.用心理测验的方法来判断 如果属于极端的心理特质,则往往是不健康的。

4.依据社会或文化的标准 如果是被目前社会或文化环境接受的行为,则是健康的。

虽然国内、外众多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提出了衡量标准,但标准并非绝对。事实上,心理健康水平范围很广,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并无质的改变。即使健康的人,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异常反应。所以,应从总体上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大致判断。

四、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标准重适应轻发展 心理健康标准是按“适应标准”还是“发展标准”,关系到心理健康的导向问题。心理健康的诊断、心理健康量表的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无一不是根据心理健康标准来进行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注重的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按此标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只会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国际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向越来越倾向于发展的标准,强调在生活目标、抱负水平、潜能发挥、人格塑造以及持续的发展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达到内外高度协调,为社会、为人类创造更大价值的完满境界。

2.心理健康研究重理论轻实证 近年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方面,缺乏有价值的实证性研究。国外研究多集中于主观幸福感、自我概念、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国内研究则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就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有关理论进行探讨,这类研究采取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辨性强,以分析、解释、经验总结为主;二是用某种测量工具或问卷就心理健康的某一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强调数据、实验和临床性,具有一定的实证研究色彩。但这类研究只属于现状描述,对解释事物的本质规律无疑还有距离。

3.心理健康测量工具问题 虽然国内有关心理健康的标准很多,但多参照国外的标准,缺乏对本土情况的研究。如目前对大、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诊断,多采用SCL-90。该量表用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只能测查一段时期内心理健康与否,无法衡量成长性、发展性等状况。

(王效道 顾瑜琦 张银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