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镜像书写的研究

镜像书写的研究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全性或部分性镜像书写为我国文字的失写症的特征之一。作者认为,镜像书写多见于左大脑半球病变,是失写症的一种特殊表现。以上3组儿童的镜像书写的发生率与左右定向力有无障碍有关。从弱智学龄儿童的定向力差的发生率和镜像书写发生率来看,这两项的发生率介于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之间,更接近于学龄前儿童。37例脑血管病病例中,镜像书写的发生率为9例,占24.3%。

镜像书写指所写的字与正常所写的字左右逆转,好像在镜子中见到的那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镜像书写都发生在左手书写,左利手者则反之。左右侧偏瘫病人、正常儿童、聋哑与智障儿童和左利者中尤为多见。可以是有意识地写出,也可以是自发地写出。镜像书写可能与大脑两半球存在着不同的书写模式有关,是大脑两半球具有功能不对称性和两半球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抑制的又一证据。完全性或部分性镜像书写为我国文字的失写症的特征之一。我国王新德于1985年首次报道了1例左丘脑出血累及内囊后肢的失写症病人,主要表现为镜像书写。作者认为,镜像书写多见于左大脑半球病变,是失写症的一种特殊表现。李漪等于1992年报告了1例汉字镜像书写。王新德等进行了一系列的镜像书写研究,如对健康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弱智儿童、健康成人、健康老年人,以及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老年血管性痴呆和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镜像书写的研究,并观察了镜像书写与大脑功能整合及退化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1.镜像书写的检查方法

(1)用10个测试项目测定病人或健康被试者的利手。

(2)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的书写部分进行检查,嘱病人和健康被试者用右手和左手进行自发书写、抄写和听写。

2.镜像书写的判断标准 以我们所建议的镜像书写的分度,即以书写的总字数中出现镜像书写字数的百分率,将镜像书写分成完全性、重度、中度和轻度。镜像书写占书写字数91%~100%者为完全性镜像书写,占51%~90%为重度,占11%~50%者为中度,占1%~10%者为轻度。

3.弱智儿童组用中国修订比奈测验和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测定

二、镜像书写的研究结果

(一)儿童镜像书写研究

镜像书写在健康成人中是很少见的,而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这是由于大脑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儿童),书写运动-图式和镜像书写-图式在两大脑半球建立不够牢固,特别是视觉形象的整合更为脆弱,同时儿童中左右定向差,所以常常出现镜像书写,随年龄增大而消失。

学龄前儿童左手书写时,镜像书写发生率为45.8%,右手书写时发生率为22.2%;学龄儿童左手书写时镜像书写发生率为10.0%,右手书写时未见镜像书写;弱智学龄儿童左手书写时镜像书写发生率为43.3%,右手书写时也未见镜像书写。以上3组儿童的镜像书写的发生率与左右定向力有无障碍有关。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弱智学龄儿童中,左右定向力障碍分别为42.2%、22.5%和41.7%,镜像书写发生率分别为67.6%、22.2%和40.0%。弱智学龄儿童与正常学龄儿童比较,左右定向力障碍伴镜像书写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弱智学龄儿童镜像书写的发生率在2~6年级分别为55%、50%、50%、30%、20%。正常学龄儿童在1~2年级仍有镜像书写,以后就无镜像书写现象,而弱智学龄儿童中甚至在六年级仍有镜像书写。以上现象说明,儿童书写运动图式和镜像书写图式在两侧大脑半球都建立得不够牢固,特别是视觉形象的整合。从弱智学龄儿童的定向力差的发生率和镜像书写发生率来看,这两项的发生率介于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之间,更接近于学龄前儿童。同时各年龄弱智学龄儿童,其镜像书写的发生率,也随年龄增高有减少的趋势。另外,从年龄角度来看,弱智学龄儿童比正常学龄儿童大,比学龄前儿童更大。这说明弱智学龄儿童出现较高左右定向力差和镜像书写的百分率,是与大脑智力发育缺陷有密切关系的。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初期出现镜像书写而后就消失,这是与大脑发育和其整合功能的逐渐完善有关。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弱智儿童的定期检查镜像书写也可间接反映大脑整合功能情况。

正常儿童的镜像书写与年龄有关,学龄前儿童的镜像书写出现率高,随年龄的增长镜像书写出现的人次和数目减少;镜像书写不仅发生在左手,也发生在右手,左手出现镜像书写比右手多,双手同时书写比单手书写出现的镜像书写多;闭眼时镜像书写增多,说明视觉对镜像书写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各种书写方式下,聋哑人所出现的镜像书写总数及其排列次序与正常儿童的情况完全一样,即镜像书写的机制并不受听觉缺损的影响。

弱智儿童(8~15岁)的左右定向力和左手书写时镜像书写出现的百分率介于学龄前儿童(5~7岁)和学龄儿童(6~8岁)之间,即左右定向力比学龄前儿童好,比学龄儿童差。由于研究中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儿童组的年龄都比弱智儿童组小,所以可以推论,弱智儿童镜像书写的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亦即镜像书写与大脑的智力发育、大脑的成熟程度有密切关系。

(二)健康成人镜像书写研究

健康成人镜像书写检查的结果未见左右定向力差。40名右利手者用左右手完成各项检查,其中仅1名有部分镜像书写,占2.5%,而右手书写时则无镜像书写。

(三)老年人镜像书写研究

日本文献中报道的老年人镜像书写都是脑卒中、高血压和痴呆时出现的,实际上未涉及健康老年人年龄增长与镜像书写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测试了86名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为了避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都选择大学毕业的健康老年人)。检查结果表明,60~69岁组30人中未发现为有镜像书写;70~79岁组28人中仅发现镜像书写1人,占3.6%;80~85岁组28人中有6人出现镜像书写,占21.4%。3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别为29.9±0.3分、29.5±0.7分和29.1±0.8分。以上现象说明人进入高龄,脑部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虽然MMSE的评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但仍检出镜像书写。这表明镜像书写是比较敏感的,它反映了老年人脑部的整合功能有所退化,若能动态地测定,也可反映老年人大脑整合功能退化的情况。

(四)神经系统疾病时的镜像书写研究

1.脑血管疾病 在一项研究中,共检测了37例脑血管病病人,其中27例伴有失语症,10例未伴有失语症。在失语症病人中,9例能用右手书写,其余18例由于右侧偏瘫,仅能用左手书写;在无失语症病人中,6例左侧偏瘫,书写用右手完成,4例右侧偏瘫,书写仅能用左手完成。结果显示:10例无失语症病人中,用右手书写的6例皆无镜像书写,4例用左手书写者中有2例为部分性镜像书写;27例失语症病人中,9例右手书写未发现镜像书写,18例右侧偏瘫病人用左手书写时有6例呈部分性镜像书写和1例完全性镜像书写。37例脑血管病病例中,镜像书写的发生率为9例,占24.3%。左右半球出(缺)血均可能出现镜像书写现象,左半球出(缺)血者镜像书写出现的较多。

2.帕金森病 在一项研究中,共检测35例帕金森病病人和35名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智力、视空间知觉及视觉记忆[包括MMSE、标准推理测验(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PM)、知识、领悟、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enton visual retention test,BVRT)、棒框、体位图及线方向]。帕金森病病人中镜像书写发生7例,占20.0%,而健康对照组中仅3名,占8.6%。帕金森病病人虽BVRT和视觉形状辨别测验(visual form discrimination test,VFDT)评分低,但镜像书写与无镜像书写组统计无差异,所以这不是导致帕金森病病人镜像书写原因之一。棒框测验表明,镜像书写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视空间知觉差有关,但也不能除外与肌张力增高和震颤有关,两者都会影响手部的动作。35例共随访4年,死亡8例(25.7%),失访1例(2.9%)。第一次随访出现镜像书写5例,占19.2%;第二次随访出现镜像书写13例,占50.0%。结果说明,帕金森病的镜像书写的发生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同时,智力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发生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3.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年病人的镜像书写 33例老年性痴呆组中有镜像书写17例(51.5%),血管性痴呆组中有镜像书写23例,占76.6%。老年性痴呆组与血管性痴呆组镜像书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性痴呆的镜像书写(5.69%±3.74 %)的严重程度比血管性痴呆组(3.75%±2.99 %)重(P<0.05),但前者的文化程度比后者高,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2.52±4.12)年和(9.97±3.53)年。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病人镜像书写的发生率较健康老年人高。所以镜像书写可作为脑功能衰退的筛选检查,其结果也间接提示痴呆的程度。

三、镜像书写的发生机制

一般对镜像书写的发生机制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镜像书写的发生机制是书写运动-图式(graphic motor-schemas)。在正常情况下,可学会右手写字,也可学会用左手、右足或牙齿咬笔写字。这是由于书写运动-图式能使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诱发相应的书写动作。例如,用左手写字时,通过胼胝体将左大脑半球额叶第二回与右大脑半球的运动皮质联系起来。在正常右手书写练习时可能在右大脑半球无意识地形成镜像书写运动-图式(mirror writing motor-schemas)。这样,健康右利手者左大脑半球的书写运动-图式比右大脑半球镜像书写-图式占优势,所以书写是正常的。但当左大脑半球的书写运动-图式发生障碍而右大脑半球镜像书写运动-图式占优势,则左手书写时就会出现镜像书写。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者由于病变影响原已建立的大脑整合功能而引起上述2种图式的优势改变,最后导致镜像书写的出现。

第二种解释:镜像书写的发生机制是“熟练理论”。认为上述理论还不能充分解释为什么不同年龄组出现不同的镜像书写,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同样的数字或文字出现镜像的频率也不一样,因而提出了镜像书写的熟练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认为儿童开始用右手练习写字时,在教师按一笔一画先后顺序的指导下从左到右反复练习,通过视觉和手指、手臂肌肉形成的运动觉在大脑中不断地神经反馈。在左右两半球中形成相同的书写运动模式,并不是互为镜像,但通过胼胝体传到对侧的都是镜像传导,正常情况下受到两半球协同的抑制。对某字书写不熟练,即这种图式的不稳定可导致镜像书写。如在儿童测验中“妈”这个字出现镜像书写的次数比笔画较少但相对不常见“打”字为少。正常的书写方式是用右手从左到右进行书写,书写方式的改变,如双手同时书写、左手书写、从右往左书写都是不熟练书写。所以在实验中发现,除正常书写外,其余各种书写方式在各年龄组中均出现镜像书写。

除了上述两种解释外,还有多种解释镜像书写的理论,如空间扫描理论、肌肉运动理论、镜像中枢理论等。李心天、徐震雷等认为,研究比拼音字母更为复杂的汉语方块字所出现的镜像书写现象更能说明它的发生机制。为此,他们先后在幼儿园大班,小学一、三、五年级以及大学中选出5~12岁右利儿童133人、聋哑右利儿童113人和大学本科生60人,对其在不同书写条件下出现的镜像书写情况进行统计,以此来考查这些理论,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除部分支持空间扫描、肌肉运动理论外,还发现双手同时书写比单手书写时出现镜像书写的情况多。当左手同时参与书写时,右脑通过胼胝体到左脑的镜像传导抑制被削弱,使右手也出现较多的镜像书写,说明左右脑存在着相互间的镜像传导,而不是存在一个镜像中枢。经分析,这与儿童对所书写的字的熟练程度有关,因而提出了镜像书写的熟练理论。

他们又进一步研究聋哑儿童的镜像书写。聋哑人很难与正常人进行言语交流,其中有一部分人进入了聋哑学校,利用手语与人交流,并学会书写。他们入学的年龄一般都比正常儿童晚,且参差不齐。实验结果表明:聋哑儿童因听力障碍只能在视觉通道的调节和控制下练习书写,仍然出现与正常儿童相似的镜像书写特点,即镜像书写的机制并不受言语听觉缺损的影响,说明了本实验方法的可重复性。在正规教育条件下,正常儿童一般在幼儿园大班(5~6岁),聋哑儿童一般在聋哑学校一年级开始反复练习写字。聋哑小学课本的文化水平比正常儿童的低2个年级,所以正常幼儿园大班可与聋哑一年级儿童比较,正常小学儿童一、三、五年级与聋哑儿三、五、七年级比较,分析其书写熟练程度,发现两者镜像书写结果惊人的相似。但为什么两者同时开始练习写字,正常儿童的镜像书写平均人次(10.7±3.5)比聋哑儿童的(7.5±3.0)多(差异显著,P<0.05)?这是由于聋哑儿童入学晚,一年级的人均年龄为9.7岁,其大脑的发育程度比5~6岁者更趋完善,控制肌肉运动和镜像书写的能力要强。正常儿童(9~10岁)的镜像书写(4.2±2.3)与同龄聋哑儿童(7.0±1.7)的镜像书写有显著差异,说明了后者刚开始练习写字,还不熟练。实验结果不仅进一步支持了有关镜像书写的熟练理论的假设,同时也发现存在大脑对镜像书写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机制。因此,他们提出镜像书写存在两个关键期的假说:一个是对字体熟练程度的关键期一般取决于受教育的最初1~2年;另一个是大脑对镜像书写的调节和控制的关键期取决于大脑的发育程度,一般在6岁左右。

为了进一步探讨镜像书写的机制,将右利大学生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对照两组。对实验组加以注意干扰。研究表明:没有一个被试者不出现镜像书写,说明在特定条件下镜像书写的出现是一种普遍现象。对镜像中枢理论做深入分析,认为在左右半球各存在一个书写运动程序(motor programme for writing,MP),两侧分别向对侧镜像传导,形成另外两个镜像书写运动程序(mirror motor programme for writing,MMP)。MP、MMP组成一个稳态系统(homeostasis system)。正常书写时,一侧的MMP总是受同侧的MP双重抑制,处于非运行状态,MP处于运行状态。在上述各种因素影响下书写时,原稳态系统可能暂时失衡,MMP摆脱了MP,处于运行状态,MP处于非运行状态,即出现镜像书写。

(王新德 李心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