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东南之都会”到近代国际大都市

从“东南之都会”到近代国际大都市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因商而兴,因商而立”。上海当时已是“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紧随国际移民之后,全国各地商人、农民移民上海。上海国际、国内移民首先从事的是国际、国内贸易及市内商业。近代国际移民的能量很大。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各国商人在上海大规模办厂。184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开设“墨海书馆”,首次将铅字印刷传入中国。
从“东南之都会”到近代国际大都市_跨越与转型:国际商务视野下的华侨华人与华商

上海原本就是移民城市。上海“因商而兴,因商而立”。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设“上海务”,掌管茶、盐、酒税。以后南宋设上海镇,元代设上海县,都是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而此时从事商业的人全是上海移民。这是因为上海原本就是移民城市,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建华亭县(今松江县)时,今上海市区还是海洋,称“华亭海”。[1]后来的上海市区居民都是周边地区迁移过来的。至清朝中叶嘉、道年间,各地商贾云集,间有日本、朝鲜、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外国商船。上海当时已是“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2]

鸦片战争后,按《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作为通商口岸,1843年11月17日被迫正式开埠,允许英商租地居留。英商首先取得县城北面临江地带(后来就是著名的外滩,当时还是一片田野和芦苇)为租界。美商、法商也相继取得各自的租界。以后租界又有扩大,英美租界合并,称为公共租界。于是上海便存在两个租界和一个华界。开埠之初,上海的国际移民只有26人,以后逐年增多(见表1)。到1942年,国际移民达到15万。至1949年上海解放,国际移民有2.8万人。

表1 1844—1851年上海的国际移民人数[3]

国际移民包括来自英、法、美、日、德、俄、意、匍、波兰、捷克、印度、越南、韩国等近40个国家的人士和无国籍人士。紧随国际移民之后,全国各地商人、农民移民上海。开埠时上海人口,包括县城内、城郊及各个村镇不足25万。县城以北的郊区,也就是后来的“外滩”,只有大约500个居民。到1853年上海人口超过50万,1930年超过300万,1949年达到546万。100多年中增加20多倍,人口迅速增加,反映了移民的快速增长。上海开埠后,商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上海国际、国内移民首先从事的是国际、国内贸易及市内商业。贸易的发展使航运业应运而生。航运业发展推动了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与贸易如影随形的金融业发展起来。而后又推动上海工业的发展。所有这些行业都处于近代大商业、大流通之中,工业也脱离不了大商业范畴。无论是商业(狭义的商业和贸易)资本家、航运业资本家、工业资本家、还是银行家,都统称为商人。近代上海商业活动还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因此吸引了国内外各类文化商人移民上海,形成海派文化。

在国际、国内移民各类商业活动的推动下,从开埠到1936年,上海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五大中心”:中国国际贸易和商业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中国的文化中心。

近代国际移民的能量很大。上海国际移民人数相对较少,除了太平洋战争几年间之外,上海的国际移民人数从未超过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三,但能量很大。首先,国际移民为上海“五大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1)对外贸易。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外商在外滩及其附近设立了各式各样的洋行(即商行),到19世纪中叶已有120多家。上海对外贸易以洋行为核心,集航运、港口、贸易于一体,从国外到国内经济腹地都有自成体系的资源组织和中转、联运、销售的网络。

(2)航运业。上海开埠不久,英、美、日、德、俄、加等国轮船公司纷纷开辟至上海的航线,有些轮船公司进驻上海。上海有20家左右的外国洋行各自有一两艘轮船,航行于长江和沿海口岸。外国专业轮船公司层出不穷地涌现,外国船厂迅速发展,同时浦江两岸仓库、堆栈、码头纷纷设立。

(3)金融业。自1847年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国丽如银行在上海开设以后,到20世纪初,各国在上海开设的银行计有68家。1865年汇丰银行在上海开设分行,它不仅长期垄断中国的国际汇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外汇市价,形成中国的外汇和黄金价格看上海,上海则以汇丰为准的态势。

(4)制造业。上海开埠不久,外商就在上海开始办厂。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各国商人在上海大规模办厂。外商在上海设立的工业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形成几个垄断集团,如怡和集团、英美烟草集团公司、日本东亚兴业会社、日华纺织株式会社、内外棉集团等。外资企业大多设在杨树浦、苏州河西段、普陀一带,杨树浦成为外资企业集中的工业区。

(5)文化教育和娱乐业。上海第一份报纸是1850年英国商人奚安门创办的英文周刊《北华捷报》。1861年也是奚安门创办的《上海新闻》成为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184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开设“墨海书馆”,首次将铅字印刷传入中国。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申报》。许多传教士在上海办学校,传播西学。第一家西式剧院、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家唱片公司等等,都是外商投资兴办。

其次,国际移民推动租界的市政建设。租界内的市政设施建设相继展开,1856年第一条西式马路在法租界外滩建成,到20世纪初西式马路已纵横交错。上海第一条海底电缆于1871年由丹麦大西北电报公司从香港铺设到上海。1882年大北电报公司建立了第一个电话交换所。1865年租界内路灯开始用煤气,1882年开始用电灯。1881年租界内开始用自来水,并对市政管理作了许多规定,例如,行人靠边行走,车辆靠左行驶,不得在公共场地随地便溺,等等。

租界内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上海近代房地产业兴起。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外滩金融区内银行大厦、办公大楼一幢接一幢地矗立起来,到19世纪30年代已形成巍峨参差、鳞次栉比、具有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群,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19世纪晚期,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也是由外商主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