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导管的家庭维护

常见导管的家庭维护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带管时间可达6个月至1年,所以,家庭维护是必不可少的。6.携带PICC者可以洗澡,但须注意不要将敷料弄湿,淋浴前可以用保鲜膜将导管包裹严密,上下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敷料有无浸湿,如浸湿则应请专业人员予以更换。8.注意观察导管的肝素帽/正压接头有无脱落,当出现肝素帽/正压接头丢失时,应立即将导管暂时折叠并用胶带固定在皮肤上,清洁导管接头连接处,立即更换清洁的肝素帽/正压接头。

一、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肿瘤化疗及晚期癌症患者,事实证明,PICC在使用中确实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因带管时间可达6个月至1年,所以,家庭维护是必不可少的。PICC携带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如下: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应及时请专业人员更换。

2.PICC携带者应每7天由专业人员对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正压接头等维护。

3.如对贴膜有变态反应而必须更换通透性更高的敷料时,应相应缩短更换敷料和消毒穿刺点的时间间隔。

4.携带PICC者可以进行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但要避免使用同侧手臂提取过重物体,或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5.如为儿童携带者,家长应嘱咐儿童不要玩弄导管的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将导管牵拉出体外。

6.携带PICC者可以洗澡,但须注意不要将敷料弄湿,淋浴前可以用保鲜膜将导管包裹严密,上下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敷料有无浸湿,如浸湿则应请专业人员予以更换。

7.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红肿、疼痛、渗出,当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寒战、发汗或导管出口部位有渗出物,穿刺点有恶臭、疼痛或发热以及儿童出现活动减少、不舒服等表现时,应及时打电话咨询专业人员或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8.注意观察导管的肝素帽/正压接头有无脱落,当出现肝素帽/正压接头丢失时,应立即将导管暂时折叠并用胶带固定在皮肤上,清洁导管接头连接处,立即更换清洁的肝素帽/正压接头。切忌重复使用旧的肝素帽/正压接头。

9.避免在导管附近使用剪刀或尖锐物品,注意观察导管体外部分在手臂弯曲时有无打折、破损。如出现导管破损,应立即在导管断裂处折叠并用胶带固定,若导管断裂发生在穿刺点处,可小心将导管向外拔出3~5厘米并将导管折叠,用胶带固定,再由专业人员马上修复导管。

10.发现导管有回血时应及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以防导管堵塞,若患者活动频繁宜增加冲管次数。

11.居家患者不能及时回到原置管医院进行维护时,必须于当地正规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不可自行处理。

二、膀胱造口管

因下尿路梗阻等原因不能经尿道排尿时,需用手术方法将导尿管直接插入膀胱引出尿液,这就是膀胱造口。长期携带膀胱造口管的患者,面临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但是当掌握了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解决生活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社会活动。

(一)膀胱造口管的常规护理

1.皮肤的护理 造口形成窦道后,每周换药2次,待2个月后,观察伤口无分泌物时每周换药1次。每次换药以消毒棉签由内向外清洁造口周围,防止感染。此时须注意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局部可涂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予以保护,如出现潮红、湿疹等,可涂以溃疡粉或遵医嘱应用相关药品。换药后可将纱布剪口包围并垫于造口下,以与皮肤隔离。

2.造口的观察及护理 膀胱造口较常出现血尿、血块、絮状物、脓性尿、浑浊尿或堵塞等情况,最简单的避免堵管的方法是多饮水和经常挤捏造口,如出现絮状物、脓性尿等要及时到医院行细菌学检查,积极治疗感染。

临床一般采用膀胱冲洗的方法,由于膀胱冲洗需要专业的操作,故主张返院处理。

3.集尿袋和造口的更换 集尿袋应每周更换,更换集尿袋时要严格消毒造口末端。日常生活中注意集尿袋位置不可高于膀胱水平面,以防止尿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

造口应在尿垢沉着前更换,一般每6~8周更换1次,膀胱造口应避免扭曲、压迫,以免影响尿液引流,引起感染或继发结石。换管可在社区医疗站或医院进行,如造口管出现堵塞,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二)携带膀胱造口的居家注意事项

1.保持个人身体及所处居室的卫生,每日观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2.多饮水、多排尿,饮水量大约每天2 000毫升,以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

3.注意异常情况的观察。如尿液浑浊、脓性或血尿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气囊破裂则可导致造口管脱出。

4.造口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水平面,防止尿液反流造成逆行感染。

5.间断轻轻挤压引流管以促进沉淀物的排出,发现阻塞后不要自行冲洗,应随时就诊。

6.注意保护造口周围皮肤,防止机械性外伤及不良刺激。

7.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或脱落。

8.家中备消毒棉签或棉球,以备换药及更换引流袋用。

(三)长期留置膀胱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膀胱造口周围皮肤红肿 留置膀胱造口管会对周围组织产生炎性刺激,加上体位频繁变动,管道与周围组织产生摩擦,易引起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炎性反应,出现红、肿、热、痛等,针对上述情况,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减少摩擦,定期换药。

2.膀胱炎 长期留置膀胱造口管使膀胱内环境发生改变,变闭合性系统为开放性系统,易引起膀胱炎。针对此种情况,平时应增加饮水量,以稀释尿液,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形成。一旦出现膀胱炎,应遵循医生指导,可静脉滴注氧氟沙星,此药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药物可直接黏附于膀胱内膜,有预防和减轻炎症的作用。

3.膀胱萎缩 长期留置膀胱造口管易发生膀胱萎缩,使膀胱容量减少。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需避免持续放尿,应将造口管末端夹闭,根据饮水量情况,一般每3~4小时放尿1次或有尿意时放尿,使膀胱保持一定充盈状态。此法既可预防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又有利于自律或反射性排尿的建立。

4.管道阻塞 长期留置膀胱造口管,由于各种药物的解析、尿碱的沉淀、黏膜的脱落等原因,易导致造口管阻塞。应注意定期更换造口管,可使用挤压引流管的方法或请专业人员进行膀胱冲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