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管免疫母细胞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细胞淋巴瘤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亦称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淋巴肉芽肿病X和弥漫性浆细胞肉瘤病。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白细胞可增高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淋巴结活检有诊断意义,显示结构破坏,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消失,并有免疫母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树枝状小血管明显增生,血管内皮肿胀和间质嗜酸性物质沉积的三联征为诊断必备。18%可转为大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亦称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IBL)、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淋巴肉芽肿病X和弥漫性浆细胞肉瘤病。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占所有NHL中1%~2%,中、老年患者多。男女发病相等。

1.临床表现 多样,90%有全身淋巴结肿大,80%发热,65%肝脾大,75%贫血多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45%有皮疹常瘙痒,65%有多克隆高丙球蛋白血症,晚期可为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白细胞可增高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可有水肿、胸水、腹水、肺实质浸润,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85%LDH增高。抗人球蛋白试验、冷凝集素、类风湿因子、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等可阳性。淋巴结活检有诊断意义,显示结构破坏,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消失,并有免疫母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树枝状小血管明显增生,血管内皮肿胀和间质嗜酸性物质沉积的三联征为诊断必备。此外,还有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组织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并可见里-斯样细胞。高内皮细胞小静脉丰富。浸润细胞主要为成熟TCD4/CD8细胞,以CD4细胞多,浆细胞为多克隆性,滤泡树突状细胞CD21常围绕高内皮细胞小静脉有助于诊断。>75%有TCR重排,10%有Ig基因重排,与扩增的EB病毒阳性B细胞有关,常见染色体核型异常为+3、+5、+X。

60%~90%有BM受累。为结节性骨小梁旁浸润,细胞有不典型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嗜酸粒细胞、CD20的B细胞等多形性浸润。有的多克隆浆细胞增生,可高达50%,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有的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或PRCA或网硬蛋白纤维化,说明BM象的异质性。

外周血中出现不典型淋巴细胞,形态多样,胞质中可有较粗的嗜天青颗粒或多数小空泡而呈泡沫状,核分叶或凹陷,核周浅染,免疫表型:CD2、CD4、CD5、CD10,而CD3、CD7、CD16、CD56,有TCR重排,为本病的白血病期。

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75%EBV,其他为HTLV-Ⅰ、肝炎病毒C、HHV-8等。18%可转为大细胞淋巴瘤。

2.治疗 单用泼尼松2mg/(kg·d),29%~56%可CR,44%~67%可PR,中数生存11~20个月。复发再用皮质激素仍可CR。联合化疗64%~85%可CR,15%~27%可PR,中数生存19~60个月。IFNα40%有效,但缓解期短,多<7个月。其他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嘌呤类药、CsA均有效。目前看法是:①无克隆性或无症状者可暂缓治疗;②有危及生命状态者如巨大纵隔淋巴结肿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或急性溶血、重症血小板减少应立刻治疗;③治疗以泼尼松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较单用泼尼松或化疗药物好;④本病常有高丙球蛋白血症和自身免疫状态,瘤组织中常有CD20B淋巴细胞,提示B细胞高刺激状态,故治疗方案可加用利妥昔。

3.疗效标准

(1)痊愈:局灶性及受累部位不广泛,手术能完全切除者有望治愈。

(2)CR:病变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全部消退,持续1个月。

(3)PR:病灶缩小达≥50%,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持续1个月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