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指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LDCS)为并指树突状细胞恶性增生所致。极少见。最常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结外病灶亦不少见,如皮肤、肝、脾、胃肠道、BM、肾、软组织等。可无症状,亦可类似LCH。
瘤细胞增生呈簇束状或轮生,细胞呈纺锤体形至卵圆形,胞质丰富轻嗜酸性,核呈梭状至卵圆,染色质细松有小至大明显核仁,可见分裂相。免疫表型:S-100蛋白阳性、CD1a+,CD68、溶酶体和CD45可弱阳性,CD21-、CD35-、MPO-、CD34-、CD30-、EMA-、B系和T系抗原亦阴性。超微结构无Birbeck颗粒,可有散在溶酶体。
Gaertner等报道4例,男女各2例,无淋巴结肿大,而在鼻咽部、小肠、肠系膜、睾丸有肿物,硬,边界相对清楚,1.5~6cm大小。1例伴发B-NHL,浸润细胞为中等至大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圆或卵圆有深凹,常有明显核仁,有的核分叶,亦可有大、多核细胞,分裂相多见。免疫表型:S-100蛋白和溶菌酶均阳性、CD3-、CD21-、CD30-。CD45RB多阳性,CD45RO-、CD68+、CD20-、P53+、vimentin+。超微结构细胞长形,有明显指间突起,核锯齿状,不规则,多有粗内质网和溶酶体,无黑色素体或Birbeck颗粒。有1例还可见成纤维网状细胞。并认为诊断IDCS最简便指标为S-100、CD68、CD45RB阳性,如CD45RB阴性则需超微结构来确诊。文献中IDCS以淋巴结受累多,很少有系统症状,1/3有肝脾受累,BM受累少,可表现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可伴发其他恶性血液病,如蕈样真菌病、TALL、滤泡中心淋巴瘤、B-CLL/小细胞淋巴瘤等。
病变局限者预后较好,多系统受累预后差,治疗同LCH。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