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东方背景毕竟不会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美国华侨华人文化传播功能的发挥总是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阻挠,诸如不利于中华文化传播的美国国内文化环境和政治氛围、华侨华人新生代出现严重的失根失语现象、华文教育存在着教学状况急需改善、使用字体语言不统一的问题、华侨华人社团的整体实力发展有欠缺。这些问题影响了华侨华人在美国的生存发展,阻碍了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不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5点对策:
(一)帮助华侨华人正确认识自我,促使华人后裔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一些华人觉得越早忘记美国排华历史,越早忘记自己的文化、语言、生活习惯和自己的华人身份,就越能被主流社会所吸收。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个人经济上的成功并不自然地意味着会被主流社会完全接纳[65],无论他们的言行举止多么美国化,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明显不同,他们还是遭受社会隔离、经济歧视和法律的不公。[66]正如一位年轻华裔说:“大学毕业后,我试图在一些公司谋职,但是我得不到任何机会。我被告知,因为我是华人所以他们无法雇用我”。[67]这种种令人无奈的状况会使华裔陷入自我身份的困惑之中,会让自身变得不自信,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及华侨华人的身心健康。
对此我认为可以鼓励并帮助那些成长在双重环境中的美国华裔青年建立更多的“中华文化俱乐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环境去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促使他们思索自己的文化之根,帮助华裔找回自我,摆脱迷茫,确立并增强信心;同时在国内开辟有利于华侨华人回国工作的创业平台,大力鼓励华裔青年返回中国,告诉他们中国有无数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因为种族背景而遭到拒绝;并且出版并推广建立在“多向分层同化理论”[68]基础上的宣传册,告诉华裔贫困社会环境中移民子女最好不要完全吸收美国文化、摒弃民族文化,因为他们的族裔社区可以帮助自身免于陷入贫穷[69],双文化意识不会产生叛乱,相反还使得移民子女有更卓越的表现[70];另外还要建立专业的华人心理咨询机构,建议处于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的华人采用一种双重文化身份,也就是“自身的种族身份感随所在环境和与其相处的人的改变而改变”[71],即“当他们与其父母或同种族的成员在一起时,他们按中国方式行为;当他们与主导社会的成员相处时,就按照西方文化的习惯来行为”。这种文化适应的类型是最理想的,因为两种文化价值的冲突程度最低,也就最少形成心理疾病。[72]同时告诉他们,“种族不是回顾祖籍国的方式,而是成为美国人的方式,一种将自身放入美国一直都存在的多元文化之中的方式”[73],兼有两种文化,把主流社会的精华和本民族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对自身的发展会更为有利。
(二)宣传中国和谐思想,促使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环境的改善
“中国威胁论”、“排华思想”等氛围确实不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此我认为要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以下内容:
一要正确宣传中国提升软实力这一行动,指出中国提升软实力不是为了抗衡美国软实力,中国发展自己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国家庞大人口的生活水平,减少因经济和其他社会不公原因造成的不满情绪等[74],中国的崛起是13亿中国人参与全球化的产物和中国提高13亿人民人权的必然要求[75],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中国是以“零和”[76]的竞争方式与美国产生正面冲突[77],中国在软实力发展之路上的所作所为客观上也有助于美国的某些利益,从而改变美国民众认为中国软实力威胁到美国的思想。
二要及时宣传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我国和谐文化的精华,指出我国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方式都是建立在和平基础上的,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并不是民族沙文主义或文化侵略的表现,我们不要把简单的文化交流渲染上太多的政治意义,不要把文化间的差异视为异端,认为是无法接受和可憎恨的,而要将其视为共同生活的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对全人类有价值的教导和信息[78],从而改变美国民众认为我国利用华侨华人或孔子学院等进行文化渗透的思想。
最后还要广泛宣传华侨华人对美国做出的贡献,指出所谓的“华人经济圈”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世界,并用事实证明越是鼓励支持本国华侨华人发展经济的国家,就越能利用世界各国华侨华人的经济力量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反之,就会把本国华侨华人的人才、资本拱手相让[79],从而改变美国民众认为华侨华人效忠中国以及华侨华人经济消极影响了美国经济的思想。
(三)加大对外文化传播力度,促使中国本土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对外传播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华文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毕竟力量弱小,而且随着华裔的增多,对中国感情的减弱,这种力量会更加变小,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传播中国本土文化,不仅促使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也帮助华人后裔培养对祖籍国的感情。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第一,政府增加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投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投入不大,文化产业仅占国家GDP的3%,而发达国家占10%以上[80],如美国就占20%以上[81],所以我们要加大经济投入。
第二,促进精华文化产品的出口。如前文所述,我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远远少于进口,因而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生产发掘更好的更适合海外环境的书籍、影视、音乐、游戏,出版更多的双语作品,开辟更多的渠道,将这些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例如,政府可以创造条件促使有实力的国内出版集团去美国设立出版社或与当地出版社联合,就地了解大众需求,组织编辑出版适合美国华侨华人和其他族裔人种的文化产品。
第三,打造有影响的大众媒体。在美国华文媒体数量较多,但有的媒体的受众有局限性,如《侨报》是以来自中国大陆的受众群体为主,《星岛日报》是以来自香港和早期的广东、福建的受众群体为主,《世界日报》是以台湾的受众群体为主。[82]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受众限制,建设一些更有影响力、更具广泛性的报刊或电子媒体。这要求我们加强对华文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提高他们的中华文化修养,同时要办好国内有关涉侨的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还要加强国内媒体与华文媒体之间以及各华文媒体间的相互合作和支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华文媒体的健康发展。
2.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
第一,建立更有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例如,法国除了驻各国使馆的文化处之外,还在91个国家建有151个文化中心,这些中心被称作体现法国“软国力”的核心机构。再如,韩国设立了许多机构推广韩国文化,包括在首尔建立“韩流发祥园地”,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韩流体验馆”等。[83]我们应该吸收百家之长,加派文化官员,促使各国中国大使馆、领事馆担当起文化中心的责任,促使更多文化中心的建立。
第二,扩大文化宣传活动的规模。中国政府应该加大经济投入,由政府主导扩展文化交流活动的规模。在国家主导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时,还可以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或有实力的文化艺术团体在节庆时前往华侨华人所在国慰问演出。
第三,加强与各种华人社团和华裔的交流。国家有关部门可以“请进来”,经常邀请一些著名的华人社团领袖或者华裔政治领袖访问中国,定期邀请一些华裔科技精英到中国高科技区考察或一些年青华裔到中国参加夏令营等文娱活动;也可以“走出去”,在海外开展“文化中国”系列活动,继续组派各种文化小组深入华社进行演讲、才艺培训、文化展演等活动,将更多饱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化产品奉献给海外同胞。
第四,建立一个可以坦率地讨论中国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系统,使外国人能够从一个国家的好与坏中找到适合自己了解中国的途径,中国要明白其品牌不是自己所决定的,而是其他人怎么认为的。[84]
(四)支持华文教育,促使中华文化在美国的延续
华文教育是联系中国和华侨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可谓“海外的希望工程”。
1.师资方面
在师资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紧密结合,不仅选派优秀教师前往华校任教,还要邀请华校老师来华培训;另一方面要做好筹资工作,鼓励和引导海外华校加强同当地教育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争取到他们的经济支持,也要努力实现华文老师的本土培训,以节约培训经费。
2.教材建设方面
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不仅大力加强出版中英双语读物、中英文优秀文学经典的音像制品,还要扩大输出渠道,并鼓励民间、私营机构加入汉语推广队伍中来。据悉,国内英语教育的最大品牌“新东方”已提出:“只要给政策,他们可以做到如同推广英语一样推广汉语”。我们应该相信民间私营机构能更快地适应市场,打开市场。而且,我们也可以帮助外国人来编汉语教材,这样中国式的教材才能彻底变为本土式的教材。
3.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要尽量创造一个适合海外儿童的汉语学习环境,教课时考虑到孩子们的生长背景以及美国的文化教育,采用快乐教学的方式。同时,可以由我国国务院侨办指导,在美国华校当地举办类似于中国国内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让更多的华裔在学校内部就能体验与中华文化相关的项目。
4.文化环境方面
在文化环境方面,除了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的环境外,我们更要促使华人家庭为子女创造一个讲中文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有研究证明,“使用本族裔语言在一个人族裔特性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孩子说母语的能力只有在父母说母语时才得以加强”。[85]而根据贝蒂·孙的研究,“在纽约有17%的华人高中生一周之内都不曾见到他们的母亲,父亲与孩子间的联系就更少了”。[86]因而我们有必要号召华侨华人家长能多花一些时间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多用母语与孩子交流。另外,从科学角度讲,儿童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要大大超过成年人。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同时说两到三种语言是轻而易举的事[87],因而我们可以鼓励华人家长尽早教孩子学习中文。
(五)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促使传播中华文化力量的壮大
一般认为,硬实力属国家政府所有,而软实力并不能完全为政府所掌控。软实力的发展除了政府行动外,还应该包括大众的参与,即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旅游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联盟等方式参与。[88]尤其是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公共外交,对政府的外交工作有相辅相成的支持性意义,有时甚至比政府行为更能促进软实力的发展。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很好地运用了非政府组织推进民主文化发展。像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制片公司、吸引全球学生和学者来美的名牌大学、遍布世界各地的美国跨国公司等广大非政府组织,在传播美国的大众文化、价值观、知识、生活方式以及政治制度各方面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甚至超过美国政府的影响力。[89]而对于中国来说,有人曾提出中国软实力最大的空白之处就是在国际舞台上缺乏非政府组织。[90]
对于我国来说,我们一方面可以把海外华人社团当作可利用的非政府组织,通过构建和谐社群来提升华侨华人软实力和中国软实力;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国内的各种文娱社团、新闻传播媒体、经济组织、教育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正确引导它们走出国门,壮大传播中华文化的民间力量。
综上所述,华侨华人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我们有必要把华侨华人纳入我国软实力构建领域中来。当然,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也要充满信心,要相信在我国政府的极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华侨华人的大力配合下,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华侨华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会依然是我们在海外的坚强后盾和支持力量,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有更强大的硬实力作为软实力发展的基础。而强大的硬实力又会吸引更多的华侨华人主动积极地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继续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把保护发展民族文化作为核心,把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力度作为手段,把海外华侨华人作为重要资源,把促进经济政治发展作为基础,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让文化成为促进政治价值观、国家发展模式、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吸引力的直接推动力,以文化优势引领中国软实力提升。
(本文作者李其荣为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教授;沈凤捷为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
【注释】
[1]从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后,国际上就掀起了研究软实力的热潮。国内外关于这个领域的著作文章举不胜举:约瑟夫·奈在“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等众多文章中发表了对中国软实力的看法;美国学者乔舒亚·柯兰奇在《中国的魅力:中国软实力的影响》这本探讨中国软实力问题的专著中,系统梳理了中国软实力在亚洲乃至世界崛起的历程和影响;新泽西大学丁胜在博士论文《软实力与中国的崛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软实力评估》中,分析了软实力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上海社科院出版的《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一书也着重对中国软实力进行了评估;陈正良主编的《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一书被认为是国内近几年开始的软实力研究的拓展和深化。除此,许多专业杂志和报刊也刊载了讨论中国软实力的文章,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学界研究中国软实力重点在于探讨软实力理论、中国软实力资源与建设、中国软实力及其外交等问题,而专门探讨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关系的文章却寥寥无几,经搜索大致只有王志章的“硅谷华人社区软实力研究”一文和陈正良等人合写的“析海外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国软实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文。鉴于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有目共睹,并结合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言论,本人因此选择从华侨华人与中国文化软实力这个新视角来行文,试图探索华侨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构建之路上的作用及影响。
[2]Joseph S.,Nye 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1990,p.164.
[3]按照约瑟夫·奈的解释,与一个国家所谓的经济、军事这些硬实力相对应,文化、外交政策、政治价值观的感召力就是软实力,软实力资源包含多个要素,多数学者认为文化力是其核心要素。
[4]Lai Hongyi,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Going for Soft Power,EAI Background Brief,NO.308,2006,p.5.
[5]“文化软实力”在约瑟夫·奈构建的软实力国际政治理论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概念定位,但在十七大报告之后,它便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将其定义为“文化本身所张扬出来的那种创生力量”,即“文化的凝摄自固力、竞争力、传创力和感召力的整合表达”。其实,“文化软实力”概念存在着广义和狭义含义的区分:广义是指文化、外交、政治制度等因素都包含在内的软实力对他国的影响力;狭义则是指构成软实力的基本要素——文化对他国的影响力。十七大报告及以上提到的定义便属于狭义含义。基于这种狭义定义,本文所理解的“文化软实力”只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6]英国广播公司曾在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3的人希望美国价值观传播到本国,相比而言,多两倍的人更相信中国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引自Joshua Kurlantzick,China's Charm: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Policy Brief,2006,p.6.)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最新民意调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敬重的前5个国家之一。”
[7]自2004年11月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海外合作建立的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成立,至2009年中国已在81个国家和地区建成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
[8]据统计,到2006年全世界非华人学汉语人数已达到3 000万。(引自Sheng,Ding,Soft Power and the Rise of China:An Assessment of China's Soft Power in Its Modernization Process,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2006,p.128.)
[9]据统计,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110 000~140 000人。(引自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7,p.1.)
[10]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在国际上票房很高,其中《卧虎藏龙》是美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非英语电影。(参见Sheng Ding,Robert A.Saunders,Talking Up China:An Analysis of China's Rising Cultural Power and Global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East Asia,2006,p.15.)
[11]2004年5月,英国专家乔舒亚·库珀·拉莫提出“北京共识”,定义如下:一心一意地进行创新和试验,积极主动地捍卫国界和国家利益,以及深思熟虑地不断积累非对称权力手段。目标:在实现增长的同时保持独立。他认为北京的全球发展模式吸引追随者的速度几乎与美国模式使他们敬而远之的速度一样迅速。(参见乔舒亚·库珀·雷默著,张达文译:“北京共识”,《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7期。)
[12]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136—138页。
[13]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131—132页。
[14]Sheng Ding,Robert A.Saunders,Talking Up China:An Analysis of China's Rising Cultural Power and Global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East Asia,2006,pp.21-25.
[15]David Shambaugh,Power Shift: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p.16.
[16]Yanzhong Huang,Sheng Ding,Dragon's Underbelly:An Analysis of China's Soft Power,East Asia,2006,p.31.
[17]Bates Gill,Yanzhong Huang,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 Soft Power,Survival,2006,p.27.
[18]王英杰:《论软力量的价值及中国软力量的构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3页。
[19]刘艳房:《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82页。
[20]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第28页。
[21]Joseph S.,Nye Jr.,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2005,p.1.
[22]Stephen Castles,Mark J.Miller,The Age of Migratio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Hampshire:Palagrave Macmillan,2003,p.21.
[23]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5页。
[24]李未醉:《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25]王焕芝:“新时期华侨华人文化发展趋势探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69页。
[26]Joseph S.,Nye Jr.,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2.
[27]Jimmy Wales,Chinese American,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American.
[28]任贵祥主编:《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380页。
[29]任贵祥主编:《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380页。
[30](美)彼得·邝著,杨立信等译:《新唐人街——当代美国华人社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31]罗晃潮:“中华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八桂侨史》,1997年第2期,第31—32页。
[32]乔钟:“美国唐人街牌楼:古老而鲜明的中华民族建筑风格”,《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3月20日。
[33]李未醉:《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冲突与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88—89页。
[34]任贵祥主编:《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382页。
[35]沈燕清:“美洲华侨与中医药的发展”,《八桂侨史》,1998年第3期,第56—57页。
[36]王志章:“硅谷华人社群软实力研究”,http://buddykingsky.blog.163.com/,2008年10月10日。
[37]Gordon C.K.Cheung,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Flux in View of China's“Peaceful Rise”,The Copenhage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08,p.11.
[38](美)宋李瑞芳著,朱永涛译:《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70页。
[39]Mary Roberts,Coolidge,Chinese Immigration,New York:Holt and company,1909,pp.34-37.
[40]王志章:“硅谷华人社群软实力研究”,http://buddykingsky.blog.163.com/,2008年10月10日。
[41]Joel Wuthnow,The Concept of Soft Power in China's Strategic Discourse,Issues &Studies,2008,p.12.
[42](美)宋李瑞芳著,朱永涛译:《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95页。
[43]蔡扬武:“华侨华人在体育传播中的作用”,《体育文化导刊》,1993年第5期,第22页。
[44]荆福生主编:《华侨华人与体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1页。
[45]罗晃潮:“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岭南文史》,1998年第2期,第85页。
[46]廖悦清:《近代广东旅美华侨华人与中美文化交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4页。
[47]连锦添:“海外同胞:在国外如何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2月15日。
[48]Sheng Ding,Robert A.Saunders,Talking Up China:An Analysis of China's Rising Cultural Power and Global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East Asia,2006,p.6.
[49]廖悦清:《近代广东旅美华侨华人与中美文化交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4页。
[50]Gordon C.K.Cheung,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Flux in View of China's“Peaceful Rise”,The Copenhage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08,p.12.
[51]尚文:“‘四海同春’彰显中国软实力”,《侨务工作研究》,2007年第1期,第29—31页。
[52]任贵祥主编:《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374页。
[53]李原,陈大璋:《海外华人及其居住地概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第359页。
[54]李炜娜:“唐人街变化:折射出华人移民海外历史足迹”,http://chinese.people.com.cn/GB/42314/4927761.html,2006年10月17日。
[55]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14—215页。
[56]李原,陈大璋:《海外华人及其居住地概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第25—27页。
[57]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编著:《华侨华人概述》,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58]孔秉德,尹晓煌:《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69页。
[59]李原,陈大璋:《海外华人及其居住地概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第25—27页。
[60]刘权:“建立全球华人研究信息联系模式探讨”,《研究学者网络月报》,2008年第2期,第2页。
[61]任贵祥主编:《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第348—349页。
[62]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第745页。
[63]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57—158页。
[64]李原,陈大璋:《海外华人及其居住地概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第28页。
[65]Min Zhou,James V.Gatewood,eds.,Contemporary Asian America,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p.353.
[66]Benson Tong,The Chinese Americans,London:Greenwood Press,2000,p.65.
[67]Lei Jieqiong,A Study of American-born and American-raised Chinese in Los Angel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31,pp.68-79.
[68]“多向分层同化理论”强调3个方面:“第一,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并不意味着自身社会地位的升迁,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融入美国社会结构中哪一层。第二,移民成功地改善其社会经济地位及其子女成功地融入主流社会的中上层,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源,还取决于族裔凝聚力和支持力。第三,抛弃祖籍语言文化并非改善移民自身及其子女社会经济的良方,父母子女共同学习英语和美国文化,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维系自己的母语及文化传统,才是移民第二代读书成功和改善经济的良策”。(引自周敏著,郭南审译:《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3页。)
[69]Yu Xie,Emiliy Greenman,Segmented Assimilation Theory:A Reformulation and Empirical Test,Univerdity of Michigan,2005,pp.4-28.
[70]Min Zhou,Growing Up American:The Challenge Confronting Immigrant Children and Children of Immigrants,Annual Reviews Sociol,1997,p.86.
[71]Phinney Jean S.,Chavira V.,Parental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Adolescent Coping With Problems Related to Ethnicity,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995,p.92.
[72]滑明达:《文化超越与文化认知——美国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7页。
[73]Min Zhou,Ibid,p.73.
[74]Thomas Lum,Coordinator etc.,Comparing Global Influence:China's and U.S.Diplomacy,Foreign Aid,Trade,and Invest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CRS Report for Congress,2008,p.19.
[75]Rosita Dellios,China:The 21st Century Superpower?,Lecture,Casa Asia,Barcelona,2005,pp.11-14.
[76]所谓零和,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意味着一方得益、一方吃亏,双方没有合作机会。
[77]Gordon C.K.Cheung,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Flux in View of China's“Peaceful Rise”,The Copenhage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2008,p.15.
[78]Javier Pérez de Cuéllar etc.,Our Creative Diversity,UNESCO Publishing,p.25.
[79]汪抗等:《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的明星——海外华侨、华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27—129页。
[80]唐慧云:“国内学术界中国软实力研究现状述评”,《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9页。
[81]赵磊:“当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远见》,2008年第5期,第61页。
[82]王志章:“硅谷华人社群软实力研究”,http://buddykingsky.blog.163.com,2008年10月10日。
[83]曾河山:“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2期,第53—55页。
[84]Joshua Cooper Ramo,Brand China,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7,p.46.
[85]Kuo,Wen.H.,Family Socializ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Among Chinese American Pre-adolescents,History Resource Center:World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2000,p.463.
[86]Ronald L.Taylor,Edited:Minority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Prentice Hall,2002,p.150.
[87]雷东瑞编辑:“守护文化的大动脉”,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8-05/06/content_8111845.html,2008年5月6日。
[88]Roger L.Janelli,DawnheeYim,Soft Power,Korea,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7,p.1.
[89]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第23—24页。
[90]Yiyi Lu,Blind Spots in China's Soft Power,The Straits Times,2007,p.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