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表皮肤电极记录人的胃肠电活动,称为胃肠电图(EGEG),其变化与胃肠运动有密切关系。随着无线电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弱电流放大技术的改进,以及近年来对胃肠道生理、病理生理规律及基本理论研究的发展,目前EGEG已应用于临床,但多用于成人及年长儿。
【基本原理】 胃肠电图是应用体表皮肤电极描记胃肠电活动的电生理检测方法。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自主节律性,通过胃肠道平滑肌可以记录到两种基本电节律,即慢波和快波。慢波是一种周期性自发的节律性活动,无论在活体或离体情况下均能记录到一种自发的、缓慢的、节律性的去极化波,存在于整个胃肠道中。胃肠电慢波与胃肠平滑肌收缩无直接关系,胃肠平滑肌无论在静息还是收缩状态下,都有慢波存在。快波称为峰电位,持续时间较短,约10~20ms,如成串出现称为峰簇,它是起步电位诱发环肌层的平滑肌去极化产生的峰电位,它的出现与平滑肌收缩有关,与慢波节律性相一致,快波是在慢波基础上,由钙离子内流产生的。
【检测方法】 对所测器官体表投影位置,是通过对正常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的X线钡餐或钡灌肠透视、摄片、尸体解剖及动物实验而确定食管中、下段及胃肠道等各器官在体表投影及电极在体表安放位置。食管中段选择胸骨体中点,食管下段在胸骨体上2/3与下1/3交界处;胃体置于左肋缘与锁中线交点至正中线的中点,胃窦设在右乳头与脐连线的中点。小肠分别放在脐水平上下各1.5~2.0cm处;升、降结肠则放于经脐水平线与左右锁骨中线垂直线的交点处;乙状结肠置于左腹股沟中点上方2~2.5cm处;直肠肛管则置电极于骶尾关节和尾骨尖处。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分别置于受试者的右前臂近腕部和右内踝上部1.5~2.0cm处。
【判断标准】
1.胃肠电活动的频率 其频率因胃肠道的部位而异,与受检者年龄无关。食管、胃电频率为3次/min左右,空肠电频率为8~9次/min,回肠电频率为7~8次/min,升降结肠电频率为6~7次/min,直肠电频率为5~6次/min。小肠电频率近端较快,远端逐渐减慢,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2.胃肠电活动的幅值(电压) 胃肠电活动的幅值与年龄、部位均有关系,新生儿期电压最低,生后2个月开始上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3岁后基本稳定,如回肠电图电压新生儿期为(200±58)μV,3岁小儿为(246±52)μV。近心端食管,胃电图电压较低,越远离近心端电压越高。小肠电压明显低于结肠、直肠电压。
3.EGEG的波形 因胃肠道的部位而异,但与年龄无关。正常儿食管、胃电图呈慢波波形,多较圆滑,时程较长(1~2s),多为单相波;小肠电图慢波波形,多呈圆滑,时程较短,多为单相波;结肠电图慢波波形呈锯齿波,按电压大小分大锯齿波(440~680μV)和小锯齿波(230~440μV),此波形上常出现双峰波。
【临床应用】 近年来,EGEG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小儿外科领域,如通过对一些上消化道梗阻患儿的手术前后胃电图检测,发现患儿术前食管中下段、胃体及胃窦部电压明显高于正常儿,术后则明显下降甚至可恢复正常。其原因可能为远端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导致近端器官功能代偿增加,肌紧张度增高,因而使平滑肌肌电活动增加,尖峰波和双峰波出现是慢波中混有快波所致。故认为食管、胃电图可为幽门狭窄和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诊断提供参考指标,同时还能为观察术后食管和胃肠功能恢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此外,一些研究发现,急腹症患儿治疗前后肠电图也有明显改变,根据肠电图电压的增高或降低,可作为判断梗阻性或炎症性疾病的参考指标。另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术后的肠电图检测,对其病变范围、术后疗效评价均有一定帮助。
因此,EGEG可作为诊断某些外科消化道疾病的参考指标,亦可作为观察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程度和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