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

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有多种类型,包括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少年型息肉病等,因类型不同,其病理改变、好发部位及恶变率也有差异。内镜及钡灌肠可证实息肉及其范围。本病须与溃疡性结肠炎所引起的假性息肉病鉴别。假性息肉病为周期性发病,无家族史。钡剂检查,可见胃、肠内,特别小肠内多发性息肉。

小儿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有多种类型,包括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少年型息肉病等,因类型不同,其病理改变、好发部位及恶变率也有差异。

一、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年。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约44.8%~68.5%的患儿有明显家族史。

【临床表现】 本病症状出现缓慢,早期仅出现排便异常,如大便次数增多,为黏液便或黏液便伴新鲜或陈旧性血便。有间歇性腹部不适或腹痛。直肠部位的息肉可在便后脱出于肛门外,患儿的全身情况逐渐恶化,出现食欲缺乏、乏力、消瘦、皮肤苍白。化验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对有长期腹泻、便血、腹痛病史者,应考虑到本病,尤其有家族史者,更应警惕。直肠指诊可以触得大小不等的息肉。内镜及钡灌肠可证实息肉及其范围。

钡灌肠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摄片可见肠腔有多个圆形充盈缺损,在排空后显影更清晰,尤其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比摄片,显示密度增加的环形阴影。结肠镜检查更可直观地看到息肉部位和分布情况。

本病须与溃疡性结肠炎所引起的假性息肉病鉴别。假性息肉病为周期性发病,无家族史。息肉可自行消失,而在炎症的一定时期又复出现。假性息肉多呈圆形,直径一般<0.5cm。钡灌肠可见结肠袋消失,黏膜呈粒状,有圆形和条状阴影。晚期由于肠壁纤维化,肠腔狭窄和局部肠曲膨胀性扩张,病理变化主要为炎性细胞广泛侵入肌层,使肌纤维及神经节细胞受破坏,致肌层薄弱或无力,结肠明显扩张。

【治疗】 因本病癌变发生率很高,故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为尽量彻底切除病变,同时保留排便功能,防止长期腹泻,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病变性质、范围和程度而定。可行部分结肠切除、半结肠切除、结肠次全切除术,行结肠端端吻合。长期以来对是否切除直肠,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学者主张切除全结肠、直肠,作永久性回肠造口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这种手术对患儿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不易被家长所接受。另一些学者主张,作全结肠全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保留了肛门排便功能,本术式缺点是保留了最容易发生癌变的直肠黏膜。

近来,有人采用结肠切除、剥除直肠黏膜、经直肠肌鞘内拖出肠管,即Soave手术。在游离结肠系膜后,于腹膜返折以上1~2cm处,环形切开直肠浆肌层,向下剥离直肠黏膜,直至接近肛管。然后于齿状线上切开黏膜向上剥离,使黏膜完全游离。肌鞘内拖出直肠黏膜及结肠一并切除,回肠与肛管吻合。该手术彻底切除全部病变部位及直肠黏膜,未损伤盲肠肌鞘及神经支配,保存了肛门括约肌功能。

对于行全结肠切除的病例,为解决术后腹泻问题,目前国际上采用回肠袋肛管吻合术的较多,即将回肠末端30cm肠管折叠吻合,制成J形回肠袋,其末端开口在齿状线水平与肛管作吻合。

二、色素沉着-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病

本病又名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上罕见,多数病例有家族史,特点是,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与息肉的关系尚不清楚。息肉往往分散在胃肠道的几个部位,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胃、食管均可受累。以空、回肠发病率最高,占90%以上。对这种息肉的性质还有争论,有人认为是一种良性腺瘤病,部分病例可恶变。也有认为,是类似错构瘤的组织肉赘。

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色素斑多分布在口和肛门的皮肤黏膜交界处,唇颊黏膜,手足的掌面,呈蓝黑色、蓝褐色、棕色或灰色,在同一患儿身上有不同的颜色,斑点很小,一般直径小于5mm,有圆形、椭圆形、梭形、线形或不规则形多种形态,边界清楚,斑点间不融合,不突出皮肤,表面无毛。色素斑可在生后不久或幼年时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上的色素斑可逐渐变浅或于青春期后消退,但黏膜上的色素斑不退。有的病例排黑粪或大量血便,患儿贫血,严重者生长发育障碍。偶见息肉诱发肠套叠,多为小肠套叠,套叠较松者可自行解套,以后仍可复发,间隔时间不定。钡剂检查,可见胃、肠内,特别小肠内多发性息肉。

本病为全消化道多发性息肉,其恶变率低,仅2%~3%,故其治疗原则以非手术对症疗法为主。如有下列情况则应用手术治疗:①经常阵发性腹部绞痛,经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影响患儿生长发育;②肠梗阻或肠套叠不能自行缓解;③大量失血或长期慢性失血。一般主张用纤维内镜或作多处肠切开摘除息肉。如息肉集中在某一肠段或肠套叠肠坏死时作肠切除吻合术。

三、Gardner综合征

在20世纪50年代Gardner首先描述,主要包括结缔组织病变(纤维瘤)、皮肤病变(皮脂腺囊肿)、骨肿瘤及下消化道多发性息肉。有显性遗传规律。有人发现本综合征在第5对染色体长臂上5q21~22有缺陷。结肠息肉的癌变率较高。皮脂腺囊肿一般在青春期前即出现,即使切除息肉段结肠后,也继续增大。骨肿瘤多为良性,可发生在任何骨骼,但以下颅骨、颧骨、管状骨为最常见,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增生。

由于癌变率较高,一旦确诊本症,应行结肠直肠切除术以防癌变。对体表、面部肿瘤应行手术切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