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分析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就以印度尼西亚华文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实力最强的《国际日报》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考察它在中国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所起到的舆论导向作用。其次是对其中一些典型个案进行内容分析,从一些具体的报道内容来表现这些年《国际日报》对中国开展公共外交起到哪些方面的推动作用。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分析_跨越与转型:国际商务视野下的华侨华人与华商

东南亚地区是海外华侨华人传统的聚居地,也是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方,同时,海外最早的华文媒体也诞生在这里。可以说,东南亚是迄今为止除中国之外,华文媒体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地区。因为华文媒体是华人社会重要的一种信息传播媒介,所以它们对当地华人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不仅是维系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的纽带,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是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随着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其发言权也越来越大,从而能对当地社会的公众舆论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东南亚华文媒体通过影响当地的华侨华人进而影响当地人民,所以能成为中国政府开展公共外交的中介。而在各种媒体中,报刊作为一种纸质媒体,是文字的载体,它将信息传递给所在国的国民,从而起到影响所在国公众舆论的目的,因此成为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印度尼西亚华文报刊的发展历程

虽然东南亚地区一直是海外华文报刊的中心,但是其中大多数国家都出现过华文报刊由盛转衰、再由衰转盛的阶段,这主要和当地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变化有关。这种现象在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报刊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报刊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即在泗水创刊的《泗滨日报》;随后,《新报》、《侨声日报》、《工商时报》等20几份华文报纸在印度尼西亚陆续出现;在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后,华文报刊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达到顶峰。[4]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报刊就开始受到压制,1965年苏哈托上台后更是关闭了所有华文报刊,仅由官方出版了印华双语的《印度尼西亚日报》,印度尼西亚华文报刊进入衰落时期。1999年瓦希德当选印度尼西亚总统后,对苏哈托时期实行的华文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禁止出版30多年的华文传媒迅速复苏,报纸杂志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报纸主要有雅加达的《世界日报》、《印度尼西亚商报》、《和平日报》、《新生日报》、《国际日报》,泗水的《千岛日报》、《龙阳日报》、《诚报》,棉兰的《印广日报》、《华商报》,西加里曼丹的《坤甸日报》等11家;杂志有《印度尼西亚与东协》、《群岛月刊》、《南风》等[5],而其中报纸的影响力以《国际日报》为首。

《国际日报》是印度尼西亚华文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发行量基本上在3.5万份左右。这份报纸是由美国国际日报集团于2001年4月斥资创办,一直以来都本着“立足华人社区,为华人服务”的办报宗旨。在《国际日报》创刊之初,它积极寻求和中国国内媒体合作,例如,每天与《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东南亚版》同步发行,并且在每周日与福建的《福建侨报》随刊发行,这种发行方式对《国际日报》本身来讲可以节省其人力、财力,并且能迅速扩大其影响。而对中国政府而言,由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中共中央的政策,报道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再加上《国际日报》的新闻稿源相当一部分来自新华社(网)、中新社(网)、人民网等,这就有助于其将中国的政治态度、政治理念以及立场准确、不被歪曲地传播到印度尼西亚,进而传播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从而起到正面宣传中国的作用。

本文就以印度尼西亚华文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实力最强的《国际日报》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考察它在中国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所起到的舆论导向作用。

(二)对《国际日报》的定量分析

对《国际日报》进行定量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对《国际日报》2004—2010年这7年间的报纸进行抽样分析,抽取时间是每年双月的15日(如遇特殊情况,双月的15日无法抽取,则顺延一天,直到可以抽样为止),即:每两个月抽取一天样本,每年一共抽取6天。通过统计每年所抽取的《国际日报》中关于中国(两岸三地)新闻报道数量的变化,来窥探中国对该报的影响以及该报对塑造中国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图2为《国际日报》2004—2007年间每年抽取的中国新闻报道总量变化情况。通过图2可以直观地看到在这7年时间里,《国际日报》关于中国新闻报道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其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强。同时,可以明显地看到在2008年抽取的样本中,关于中国新闻的报道数量十分突出,这与当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有关,如台湾“大选”、西藏“3·14事件”、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等等。这种报道内容、数量与中国国内发生事件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充分体现出中国对《国际日报》的影响之大,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对中国的关注度来开展公共外交,塑造良好的中国海外形象。

图2 中国新闻报道数量变化

(三)对《国际日报》的定性分析

除了以上对《国际日报》的定量分析外,本文还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也就是对这7年来报纸内容的分析。

首先从《国际日报》版面的总体布局来看,它分为A1~A8、B1~B8共16个版,这16个版的内容涉及“国际要闻(头版)”、“国际新闻”、“工商/广告”、“中国新闻”、“师生园地”、“体育/广告”、“印华论坛/副刊”、“广告”、“印度尼西亚要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华社新闻”等,这些版面基本上是固定的;除此之外,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其他版面。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开始增设“奥运专版”,并一直持续到奥运会结束;再如,每逢台湾“大选”,就会增加“台湾要闻”、“台湾社会”以及“海峡两岸”等版面。从《国际日报》的这些版面布局,可以看到单独关于中国新闻的报道占据了很大比重,并且从笔者翻阅的这7年间的报纸来看,几乎所有的头版都有关于中国的新闻,由此可见它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之深。

其次是对其中一些典型个案进行内容分析,从一些具体的报道内容来表现这些年《国际日报》对中国开展公共外交起到哪些方面的推动作用。

1.展现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中国威胁论向中国机遇论转变

中国威胁论一般是指中国的崛起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的观点理论和思潮。[6]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地理位置邻近,受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的“朝贡体系”的影响,再加上西方媒体的不实渲染,使得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地区有广泛的市场,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如中国战略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和中国生态威胁论等。各种形态的中国威胁论都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政治互信薄弱。

而《国际日报》中大量关于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友好合作的报道,使得这种中国威胁论逐步向中国机遇论、中国责任论转变,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例如,2009年4月15日的报纸中刊登了题为“中国继续贷款15.4万亿盾协助我国直至2011年完成1 000万千瓦电力工程”的新闻报道,报道指出:“经过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两国政府坦诚的会谈之后,中国数家银行决定继续为我国1 000万千瓦电力工程提供13.54亿美元或等于15.4万亿盾的资金援助,这项巨额贷款的供应直至2011年,即全部的工程竣工为止”。又如,2010年4月16日题为“增进传统友谊,加强经贸合作”的报道中指出:“2010年5月26日至29日将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贸易周2010印度尼西亚中国技术设备和商品展。”文中还引用了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随员黄曦的讲话:“近年来,中印度尼西亚双边经贸往来、投资、基础设施合作硕果累累。今年年初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为中印度尼西亚两国创造更多的商机……”。此外该文章还提到:“2010年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60周年,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双方政府将今年确定为‘中印度尼西亚友好年’……”。

此外,在2008年8月15日的印度尼西亚“国庆专栏(一)”的整个版面中都是关于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友谊关系的图片和事件回顾。整个版面以“庆祝印度尼西亚63年国庆,展现印中友谊万岁”为标题,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友谊关系发展历程的图片。例如,“195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接受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中国首任特命全权大使莫诺努图递交国书,并与使馆人员合影”的照片、“1955年4月18日至24日,首届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照片,以及“1955年4月,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应邀正式访问印度尼西亚并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交谈”的照片等,充分显示了对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友谊关系的重视。

以上这些报道、图片都表达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信息,中国的发展并不会给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其他国家带来威胁,反而是促进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从而有力地反驳了“中国威胁论”,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

2.及时澄清外媒诽谤中国的不实言论,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近几年西方国家利用中国国内发生的一些负面事件谴责中国的人权,并借助一些媒体歪曲地报道中国,给中国造成很大的困扰。例如,2008年8月8日《国际日报》援引新华网的一篇题为“外交部坚决反对利用人权、宗教等干涉别国内政”的文章,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理念:“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对于中美两国在人权、宗教等问题上的分歧,我们一直主张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以增进了解、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同时指出西方国家制造这些不实言论的真正原因是想借机干涉中国内政。

在2008年4月1日的报纸中,题为“学者分析:达赖集团为何选择此时策动暴力事件”的文章分析了“3·14”暴力事件是达赖集团策动已久、企图分裂国家的破坏活动。另一篇题为“偏见、成见与双重标准——评某些西方人对西藏事件的伪善态度”的文章提到:“西藏骚乱发生后,西方媒体和人权组织如获至宝,以图文形式发布了大量歪曲事实、攻击中国的报道,企图制造中国没有人权、压制民主自由,进而达到抵制北京奥运会的不可告人的阴谋……后经知情者披露,原来这些图文不少是假新闻、假照片。它们违背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准则,采取了裁剪、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混淆视听、断章取义等手法,把在印度或尼泊尔发生的照片说成是拉萨骚乱的照片,把武警抢救伤员的照片歪曲为镇压藏人……种种事实表明,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犯罪事件,而绝非达赖所说的‘和平示威’和‘非暴力行动’。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理。”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揭示了此次西藏骚乱事件的真正原因是藏独势力与不愿看到中国强盛的西方反华势力沆瀣一气,企图利用西藏事件破坏奥运会的进行,将奥运会政治化。这两篇文章的刊登使当地读者了解到西藏骚乱事件的真相,对污蔑中国的言论进行了驳斥,有助于帮助中国澄清事实。

3.反对台独,传播两岸和平统一的正义声音

《国际日报》对中国两岸关系的报道占有很大比重,从其内容来看,大多数是关于两岸关系的正面报道,表达了其对中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愿望。例如,2005年3月17日该报发表题为“《反分裂国家法》必实现中国和平统一伟业”的文章,指出:“《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民意要求,反映了全世界华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和平统一中国的意愿,为今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现中国统一大业奠定了法规基础……只要两岸人民遵循法令中的原则,按部就班地实施,和平统一必然实现,两岸人民必然能够回归一家,实现中华民族国家统一和伟大复兴的理想。”2005年4月2日该报再次发表题为“国共再次合作,完成和平统一大业”的文章,指出:“台湾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共同体,台湾的繁荣安定与和平一定要与大陆结合为一体才能保障和发展……只有民族败类与美日走卒才企图搞分裂活动……国民党现任领导人应当勇于面对现实,敢于抓住机遇,克服台独派的围剿和党内各种杂音,致力于化解对立、促进合作,按照《反分裂国家法》的原则,走向两岸和平统一。”

而在2008年4月2日《国际日报》刊登题为“台媒:两岸农业贸易合作互惠双赢前景大好”的文章,该文章引用台湾《联合报》的内容:“由于当局宣布取消大宗物资关税,现在中国大陆便宜的玉米已开放来台,未来禽畜产品的价格将会逐步回稳。证明两岸的农业贸易与合作是一种双赢与互惠的作法。”4月3日该报在“海峡两岸”版面中用非常醒目的标题写到“马英九称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大陆领导人见面”,彰显了两岸友好的氛围。

所有这些报道、评论都站在盼望两岸和平统一的立场上,传达出台独是不得人心的,和平统一才是有利于两岸互利共赢的明智之举,这些无疑都对促进祖国统一起到必不可少的舆论导向作用。

4.关注高层动态,塑造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

一直以来,中国国内媒体都是报道中国政府高层动态的主力军,但是与大量报道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西方社会对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始终持一种排斥态度,这就使中国政府的海外形象塑造遇到困难,然而海外华文媒体在这时候却可以凸显其巨大作用。因为他们长期在海外居住、与外国民众接触,由他们发出的言论就容易被当地民众接受。通过他们对中国政府的正面报道,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在海外塑造起来,东南亚的华文媒体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例如,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5月14日的《国际日报》用大量篇幅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除了关注灾情以外,还专门报道了中国政府对这一灾害的处理,发表了题为“胡锦涛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全面抢救伤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温家宝总理:要不惜任何代价先救人,尽快解决灾区三个突出问题”的两篇文章。而在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该报在4月16日又刊登了题为“为有力开展青海玉树严重地震抗震救灾斗争,胡锦涛提前回国、温家宝推迟出访”的报道。《国际日报》对中国政府高层关注灾情、关注百姓安危的报道,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政府人性化的一面,因而起到正面塑造中国政府形象的作用。

5.推广汉语、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虽然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这只是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世界性语言却是英语。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国际会议、国际赛事中统一使用的语言都是英语,这足以说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强盛及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虽说是世界性的大国,却不是世界性的强国,而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汉语的推广必不可少。因为如果一个国家想变得更强大单纯依靠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增长远远不够,它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软实力。[7]而本国语言的推广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国外民众来说,只有学会了一国的语言,才有助于他们了解并认同该国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受到该国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中国也只有通过对汉语的国际化推广,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软实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并且每年有大量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教授汉语。这些仍然不够,因为这些汉语项目大多数只是针对国外的在校学生,覆盖面有限,华文媒体则可以弥补其不足之处,成为推广汉语的有效手段。对于这一点,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报纸做得很好。例如,《国际日报》设有专门的文学副刊,刊登不同的华文文学杂志,(如《绿岛》、《寻根》、《耕耘》、《印华文学》、《赤道火花》等)内容,这些华文文学杂志分期刊登在《国际日报》中,内容涉及散文诗、唐诗赏析、中国古代名人传记等,对于传播中国文学很有帮助。除了文学副刊外,《国际日报》还设有“学生园地”,主要是刊登一些华文书法作品,以及连载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面还设有“师生来稿”一栏,这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华文起到了辅助作用。例如,在2008年12月15日的报纸中就有一篇来自北干市新英学校中专一年级林如意的“我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来稿。2010年6月15日刊登了一位参加苏北高中生华语比赛的同学的演讲稿,题目为“快乐学汉语”。此外还有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学习汉语的形式,如在2008年6月15日和8月16日的报纸中,“师生园地”版面分别开设了“填字游戏”(即成语填空)栏目和关于绕口令的文章。

除了推广汉语、华文文学外,《国际日报》还经常根据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有针对性地报道相关节日的新闻、介绍相关节日的知识。另外,还开设“中国医药”专版来介绍中医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扩大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