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常用医嘱如下:
(续 表)
【概念】 泌尿系统感染指尿道、膀胱、肾盂、肾实质的感染。小儿不易定位,故统称为泌尿系感染。女多于男。尤有先天泌尿系畸形或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更易反复感染。
【病因】 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少数为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真菌、支原体等也可致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急性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小儿时期常见部位为肾盂或膀胱。①婴儿多数起病急、高热、呕吐、尿液明显浑浊;②儿童寒战、高热,可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
(2)复发性或慢性尿路感染: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者,应做X线、B超、静脉肾盂造影、TC等检查,以除外尿路结石、先天畸形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
2.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新鲜中段离心尿WBC>10个/HP,可有管型及微量蛋白。部分病人尿中可有不同程度RBC。
(2)晨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菌落计数:菌落>10万/ml有诊断意义;如菌落在1万~10万/ml为可疑,应重做培养。若菌落<1万/ml多是污染。
(3)清洁中段尿直接涂片找菌:显微镜下有细菌表示有感染;油镜下每视野有1个以上的细菌,即说明尿液每毫升细菌数在10万以上。
【鉴别诊断】 应与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白天尿频综合征、出血性膀胱炎相鉴别。
【医嘱方案】
1.一般疗法 多饮水,加强营养,对症处理。
2.药物治疗 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根据感染部位、感染途径、药物组织浓度分布的特点、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最好选用强效杀菌剂,使细菌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并且选择对肾功能损害小的药物,抗生素疗程一般为10~14d。
3.外科治疗 有尿路畸形、狭窄、结石者宜行外科手术。
【疗效及预后评估】 应用敏感抗生素后疗效确切,对于尿路畸形患儿应及时矫治尿路畸形,防止尿路梗阻和肾瘢痕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