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1.血液系统疾病。对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血病、骨髓瘤、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瘤有直接的诊断作用。
2.非血液系统疾病。某些原虫感染,某些代谢病如高雪病、尼曼-匹克病,某些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在骨髓涂片中查到相应的病原体或特殊细胞而明确诊断。
3.其他原因不明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做骨穿以帮助诊断。
4.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5.血液系统疾病与其他疾病病情转归的监测与疗效观察。
【方法】 穿刺前熟悉病情,核对姓名,测血压、脉搏,做好解释工作。
(一)髂后上棘穿刺术(适用于6岁以上小儿)
1.患儿俯卧位或侧卧屈腿。
2.骶椎两侧突出部位即为髂后上棘。
3.碘酒和乙醇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巾。
4.术者持针垂直骨面刺入,达骨膜后可轻轻旋转几次,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表示已达骨髓腔。
5.抽出针芯,用5ml或20ml注射器抽吸约0.2ml骨髓液,置于玻片上,此时患儿有痛感。
6.连同注射器一同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片刻,胶布固定。
(二)髂前上棘穿刺术(适用于年长儿)
1.患儿仰卧于床上,暴露髂前上棘。
2.髂前上棘后1~2cm的最宽处为穿刺点。
3.以下步骤同髂后上棘穿刺。
(三)胸骨穿刺术(适用于年长儿)
1.患儿仰卧于床上,颈后及肩部稍垫高。
2.部位。胸骨正中线,第2肋骨平面为穿刺点。
3.碘酒和乙醇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骨膜。
4.术者持骨穿针于胸骨柄交界处正中空刺点与胸骨成45°~60°刺入,有落空感时表示已达骨髓腔。
5.以下步骤同髂后上棘穿刺。
(四)胫骨穿刺术(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儿)
1.患儿仰卧于床上。
2.部位。胫骨粗隆下1cm之前内侧为穿刺点。
3.以下步骤同髂后上棘穿刺。
【注意事项】
1.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禁忌骨穿。
2.局部麻醉必须至骨膜,以使穿刺无痛感。
3.抽取骨髓量<0.2ml,以避免混血。
4.胸骨穿刺术严防穿透胸骨,避免损伤纵隔血管而引起大出血。
5.胫骨穿刺术应注意避免穿刺点滑出骨外造成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