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黄疸前期 数日至2周。常见症状为食欲缺乏、恶心、厌油腻、呕吐、上腹不适及腹胀,少数有肝区痛、腹泻或便秘等。这些说明症状除有共性外,尚有各自的特点。2.黄疸期 为2~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出现和加深。某些患者可有短期梗阻性黄疸表现,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多有明显损害。黄疸达顶峰后开始消退,消化道症状改善。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及乏力,常称为肝炎后综合征。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起病一般较急。临床经过大致分为3个阶段。

1.黄疸前期 数日至2周。多数症状缓慢出现,先有全身不适及乏力,小儿常伴低热。约1/3的患者起病急,有轻、中度发热,也有高热伴寒战者。常见症状为食欲缺乏、恶心、厌油腻、呕吐、上腹不适及腹胀,少数有肝区痛、腹泻或便秘等。有人根据患者起病时的突出症状分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发热、头痛及上呼吸道症状开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剧痛伴寒战、高热、黄疸及白细胞增多起病的胆道疾患型;早期以肌肉关节酸痛兼发热的风湿型;有恶寒、弛张热、迅速见黄疸的败血症型;还有部分患者起病类似疟疾或脑炎;4%~5%的患者可见荨麻疹、丘疹及红斑样皮疹。儿童可见颈后淋巴结肿大。这些说明症状除有共性外,尚有各自的特点。

2.黄疸期 为2~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出现和加深。先有尿色变深黄,继见巩膜及皮肤黄染,黄疸加深在1~2周内达高峰。此时多数不再发热,但消化道症状和乏力明显加重,大便色泽变浅,肝大并有叩痛,皮肤瘙痒,心动过缓。某些患者可有短期梗阻性黄疸表现,大便呈陶土色,肝功能多有明显损害。黄疸达顶峰后开始消退,消化道症状改善。

3.恢复期 2周至4个月,平均为1个月。以上各种症状多在2周左右逐渐消失,儿童病程较短,恢复快,1~2个月即康复。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及乏力,常称为肝炎后综合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