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的特点,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面疗效卓著,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1.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法 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症见:身、目、小便俱黄,发热,恶心欲呕,腹胀纳呆,身倦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用龙虎汤(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或用茵鸡黄草汤(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治疗,疗效甚佳。
2.活血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瘀阻型。症见:发热口渴,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有灼热感,身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数。笔者用自拟方(茵陈、赤芍、牡丹皮、丹参、栀子、桃仁、郁金)治疗黄疸型肝炎40例,总有效率为98%。
3.温阳化湿,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症见:身目发黄,色暗淡,尿黄,纳少,恶心,腹胀痛,大便稀溏,倦怠,舌淡,苔白腻,脉沉。方用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疗效颇佳。
4.通腑泻浊,利胆退黄法 本法用于腑实壅滞型。症见:巩膜皮肤黄染,小便短少,如浓茶色,大便燥结,腹满或胀,两胁下胀满拒按,口中热臭,舌红,苔黄厚腻或黄燥,脉弦滑数。方用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黄、红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满意。
5.清热蠲湿,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并重型。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腻,脉滑。方用茵陈四苓汤(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加薏苡仁、车前子、杏仁等治疗,效果满意。
6.和解少阳法 本法适用于少阳邪热,枢机不利型。症见:身黄、目黄、小便黄、口干口苦,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炙甘草、人参、生姜、木香、砂仁、茵陈)。
7.芳香化湿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型。症见:身、目、小便俱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干口苦,舌红苔白腻,脉濡或濡数。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白蔻、木通、苍术、连翘、茯苓、泽泻、茵陈、薄荷)治之,疗效卓著。
8.健脾化湿法 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症见:身目萎黄晦暗,不思饮食,腹脘胀满,恶食,小便短黄,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缓。方以六神散加味(党参、茯苓、白术、扁豆、炙甘草、山药、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黄芪)治疗成人脾虚及小儿急性肝炎,效果满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