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对肝炎的治疗原则

中医对肝炎的治疗原则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湿热蕴结于脾胃,影响胆汁的正常输送,外溢于皮肤,则发为黄疸。如受邪较轻,或抵抗力较强,或湿热对胆的影响较少,则无黄疸,只有胁痛、食少纳呆、厌恶油腻等症状。如外邪重而机体抵抗力差,或治疗失时、不当,则病情迁延不愈而成慢性。久之则脏腑失和,脉络受阻,血行不畅,可引起积聚(肝脾大)。

肝炎属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范畴。本病多因脾胃正气不足,机体抵抗力减弱,湿热邪毒入侵而发病。

如湿热蕴结于脾胃,影响胆汁的正常输送,外溢于皮肤,则发为黄疸。如受邪较轻,或抵抗力较强,或湿热对胆的影响较少,则无黄疸,只有胁痛、食少纳呆、厌恶油腻等症状。如外邪重而机体抵抗力差,或治疗失时、不当,则病情迁延不愈而成慢性。久之则脏腑失和,脉络受阻,血行不畅,可引起积聚(肝脾大)。

本病的辨证,首先鉴别有无黄疸。

1.有黄疸的,若皮肤、巩膜色黄而明亮如橘子黄的,为“阳黄”,属于湿热实证;若色黄而晦暗无光泽的,为“阴黄”,多属于寒湿之证;若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发热、烦躁、谵语,甚至昏迷者,为“急黄”。治黄疸多以茵陈为主药,治阳黄则应根据湿热的偏重,配合清热去湿之药;治阴黄配合温寒祛湿药;治急黄配合清热解毒祛湿通窍药,并需中西医结合抢救。

2.无黄疸的急性期,虽然多属湿热之证,但宜用板蓝根与大青叶为主药,配合去湿或舒肝之剂。

3.慢性期病情较为复杂,病人多有气血两耗、湿热未清、闭郁未解、虚实交错等证,宜斟酌辨证运用化浊祛湿健脾(如佩兰、茯苓、山药)、解郁清热舒肝(如合欢花、竹茹、郁金)、活血祛瘀通络(如丹参、赤芍、蒲黄、鳖甲)或养血柔肝补益(如女贞子、何首乌、桑椹、枸杞子)等法治疗。

一般用药的原则是:疏泄不可太过,补脾不可太壅,祛湿不可太燥,清热不可太寒,祛瘀不可太破,养阴不可太腻。必须照顾到正邪双方,切不可攻伐太过,应时刻注意保护和恢复肝脏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