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居有常 肝病患者的生活应顺从人体生物钟的节拍,吃饭、睡眠、学习、休息、适量工作和活动,都要有一定规律,按部就班,养成习惯。生活有序,在大脑皮质就会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以保证内脏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促进肝脏功能恢复正常。
2.睡眠充足 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肝病患者每晚睡8h,中午保证午休1h就可以了。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下降,营养障碍,气血不畅,筋脉不舒。所谓“久卧伤气”很有道理。睡眠姿势除饭后外一般以右侧卧为佳,使心脏不受压迫,促进胃肠蠕动排空,另外全身肌肉放松,可使睡眠安稳、舒适、自然。睡眠时还应注意不要用手置于胸前压迫心前区,造成梦呓。那种张口呼吸、蒙头大睡的方式显然亦不符合睡眠卫生。睡眠前切勿饮浓茶、咖啡或刺激性饮料。晚饭宜清淡,切勿过饱过咸。入睡前用热水泡脚,做几节保健按摩操,都可诱导入睡,保证睡眠质量。
3.情绪乐观 中医认为,七情不可为过,过激会损伤脏器,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之说。肝病患者应该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稳定情绪。如对肝病缺乏斗争的信心,过分忧郁,感情脆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造成其他器官功能调节的障碍,直接或间接影响肝脏功能的康复。慢性肝病患者,如果性格顽强,心胸开阔,情绪饱满,就会减轻病痛,促进免疫机制的增强,将有利于康复。乐观情绪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保持内环境稳定是肝病患者自身精神治疗的要旨。
(一)肝病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
1.悲观失望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尚缺乏根治办法,恢复较慢,且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患者思想负担重,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
护理措施:耐心教导患者,讲清慢性乙型肝炎的特点,介绍疾病的治疗过程及有关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采取鼓励和必要的保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治疗依从关系;列举成功治疗的病例,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持,改变其不良心理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或减轻失望情绪;当病情变化时,不放过任何疑点和微小变化;对疗效不明显的患者要细心观察情绪变化,防止因悲观失望而发生意外。
2.焦虑忧郁、敏感偏执 患者的性格一般内向,对某些事情的变化比较敏感、比较烦躁,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初发病患者对周围环境生疏又因患病之苦,角色转变不能很快适应,往往焦虑或恐惧,不肯轻易透露心事,常常表现为闷闷不乐,不愿和他人交谈。
护理措施:耐心倾听患者诉说,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疏导,多与患者交谈,多关心体贴病人,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之消除焦虑忧郁心理,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3.孤独、压抑、自卑 由于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使患者行动上受到一定的约束,与外界相对隔离,担心自己患病给家庭、经济、婚姻、事业等方面带来影响,害怕自己的病传给家人,不愿与外界接触,因而思想负担重,有孤独、压抑、自卑感。
护理措施:尊重患者,同情理解其心理感受,与患者建立信任可靠的关系,讲解并指导患者家属怎样消毒隔离,比如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被褥衣服进行曝晒,各种食具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或煮沸消毒,家庭实行分餐制或碗筷隔离等;讲解疾病恢复期的护理,注意饮食休息,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减轻其不必要的担心。
4.急躁情绪 一些病人因治病心切,往往听信不实广告或宣传,胡乱用药,甚至误以为药品越贵越好。个别青年患者对病情盲目乐观,往往出现不再认真执行医疗护理计划,不按时吃药等现象,这些都是急躁情绪的表现。对此类病人,我们应该体贴,耐心讲解慢性肝炎的病程规律及治疗原则,劝其按医生的指导用药,避免急躁,促进康复。
(二)保持好心情,积极应对肝炎
肝炎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看待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利于早日康复。情感的变化对肝炎患者的病情影响极大。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或持续不解,会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成为致病之因。而出现与肝病密切相关的胀、嗳气、纳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等,诱发或加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总之,肝病患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遇事自我宽慰,避免情绪过激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三)正确对待性生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应绝对禁止性生活,以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以及通过性接触传染他人。因为性生活时,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工作负荷加大,血压升高,脉搏增快,呼吸急促。有资料表明,一个人性生活所付出的能量,相当于参加100m短跑比赛。这样大的体力消耗,对于需要休息的肝炎病人是极为不利的。中医认为,肾藏精,肝肾同源,肝脏在肾精的滋养下,才能正常的工作,肾精不足则肝失其所养,导致肝血不足,从而使病情加重。患肝炎的妇女应避免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必须在肝脏内分解灭活,进而加重肝脏负担。对于急性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肝炎稳定期,性生活宜节制,并以使用避孕套为佳,以防止传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