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石症的常见原因

胆石症的常见原因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防胆道蛔虫病,同时也有预防胆石症的意义。为达到预防胆道蛔虫所致胆石症发生的目的,在平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以减少肠道蛔虫感染的机会。胆石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众所周知,女性胆石症发病率高。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的比例,远较非肝硬化患者高,在尸检及近年B超检查中发现,其发病率为14.8%~30%。

(一)胆道感染与胆囊炎

胆囊炎是形成胆石的常见原因,有人统计3 984例胆囊炎患者中有胆石症者为2 398例,占60.2%,一般在65%~75%。而在国外,胆囊炎合并胆石症者可达85%~90%。胆囊炎和胆石症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胆囊炎尤其慢性胆囊炎必然影响胆囊壁的功能。发生胆囊炎时胆汁成分、代谢都受到影响,这些改变均成为形成胆石的基础。凡是胆囊炎,不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经久不愈,迟早要形成结石。相反,胆石症也会影响胆囊功能和代谢,也容易合并胆道感染。胆囊炎和胆石症二者可互为因果,也常常同时存在。

在治疗和预防上,有胆石症者要预防感染,患胆囊炎者要积极治疗,防止变成慢性感染,预防合并胆石症。对胆道感染者治疗感染的同时要利胆,有胆石者要溶石并进行排石治疗。治疗胆道感染和治疗胆石症要相互兼顾。

(二)胆道蛔虫病与胆石症

蛔虫病是人体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农村儿童多发,有的地方感染率可高达96.6%。一般来讲,症状不很严重,故往往不被重视。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有喜碱恶酸的习性;蛔虫的幼虫需要在有氧环境中生存,而成虫需要在缺氧条件下生存;蛔虫对热抵抗力弱,在70℃水中或在直射日光下,瞬间即死亡。由于蛔虫喜钻孔,所以一旦遇到某些条件改变,常窜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

有人曾总结8 468例蛔虫移位病病例,其中胆道蛔虫病4 556例,蛔虫肠梗阻2 337例,哮喘病1 352例,阑尾炎和肠穿孔143例,脓肿7例。其他少见的有胰腺炎、蛔虫卵伪结核性肉芽肿、胸膜炎、气管阻塞、心血管阻塞、尿道排出等。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它虽然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儿童及30岁以内的青壮年多见,农村尤为多见。本病痛苦很大,发作时腹痛难忍,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很多原因可诱发胆道蛔虫发生。

肠内蛔虫逆行爬入胆总管或进入胆囊或继续爬至双侧肝胆管造成两种情况,一为胆道被蛔虫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胆汁排出受阻;一为与虫体黏着在一起的病菌造成这个部位感染性炎症,发生胆道、胆囊炎,甚至肝脓肿。

当蛔虫死亡后,常常阻塞胆道引起胆汁流出不畅。以蛔虫的残体和细菌为核心,渐渐有胆汁等一些成分沉积成结石。有人解剖413例结石,发现以蛔虫残体为核心而形成的结石占70%~84%。这份报告虽然缺乏代表性,但从一个侧面反映蛔虫感染特别是胆道蛔虫与胆石形成密切相关。

预防胆道蛔虫病,同时也有预防胆石症的意义。为达到预防胆道蛔虫所致胆石症发生的目的,在平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以减少肠道蛔虫感染的机会。一旦发生胆道蛔虫病要及时到医院看病,按医生要求吃药,彻底治疗。

治疗胆道蛔虫病也是根据蛔虫习性进行的。如蛔虫喜碱恶酸,所以发生胆绞痛时,给醋或酸性药可使蛔虫安定下来。又如成虫有厌氧习性,可采取氧气驱虫。由于成虫可带细菌到胆道,故用一些抗生素与利胆药物,可使胆汁通畅,防止细菌繁殖。

用B超协助诊断之后,采用十二指肠镜将未完全钻进胆道的蛔虫夹取出来,可避免蛔虫残体的残留。

(三)肥胖者易得胆石症

胆石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认为容易得胆石症的人是40岁以上的人、女人、胖人、生育多的人。肥胖人容易得的胆石症,其胆石成分主要是胆固醇,称为胆固醇结石。

肥胖人多数血脂高,而血脂中主要为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经研究发现,在正常人胆汁中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它之所以能保持这处状态,就是因为胆汁中有足够量的胆汁酸盐和卵磷脂存在的缘故。它们以一定的比例关系存在着,使之保持平衡。胆固醇不沉积,也就不容易形成结石。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胆固醇增多或胆盐、卵磷脂减少,胆固醇就会在胆汁中逐渐结成团块,形成胆固醇结石。

因此肥胖者应限制脂肪入量,减少热量的摄入,减轻体重,这样不仅可预防心血管病、脂肪肝的发生,也可预防胆石症的发生。

国外的一些研究资料表明,控制饮食减肥的人有10.7%~26%发生胆石症,手术减肥者胆石症发病率还要高得多。研究者还发现,减肥前体重越重,减肥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胆石症。原因可能是由于减肥后热量供应显著减少,沉积于组织中的脂肪大量消耗,胆固醇随之移出,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明显增加并析出和沉淀。另外,控制饮食后胆汁分泌减少,胆囊收缩减弱,收缩不完全,不易排空胆汁,胆汁淤积而形成结石。所以肥胖者减肥速度不宜过快。

脂肪肝与胆石形成有密切关系。

脂肪肝形成与脂肪摄入和代谢异常有关。其中胆固醇代谢异常是重要原因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胆汁酸的代谢。

实验证明,必需脂肪酸缺乏时,肝中胆固醇合成增加,引起胆石性胆汁亦增加,如果补充亚油酸则可使胆石形成率下降。必需脂肪酸缺乏,也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

卵磷脂的不足,打破了胆汁中胆固醇、结合胆酸和磷脂酰胆碱的平衡关系,使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不能稳定地分散在胆汁中,慢慢地从胆汁中析出微晶,并以此为核心集结沉淀,最后形成结石。这种结石化学成分以胆固醇为主。

胆碱合成下降,三磷腺苷生成减少,活性甲基减少,必需脂肪酸供给减少,均可导致卵磷脂下降。

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的肝损伤,如乙醇、四氯化碳、乙醚摄入过量及缺氧的情况下,肝卵磷脂合成也减少。以上均说明脂肪肝与胆石形成有密切关系。

(四)雌激素与胆石症

众所周知,女性胆石症发病率高。女性进入绝经期,要出现一些症状,如精神抑郁,也可出现生殖系统(包括子宫、阴道)萎缩。由于这期间的妇女雌激素是减少的,给予雌激素属于替代治疗。用替代疗法可以对上述改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骨质疏松症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但是雌激素可以降低胆汁中鹅脱氧胆酸,使胆盐沉积,因而形成结石。有人对54 845例进入绝经期的妇女,给予雌激素治疗。观察8年,其中1 750例做了胆囊切除术(3.2%),比没有用药者增加了很多。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雌激素与胆石形成是有关系的。

(五)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胆石症

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胆石症,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容易伴发胆石症。

有人统计,糖尿病患者死后解剖,发现女性合并胆石症者占38.5%,男性为17.9%;非糖尿病患者胆石症发病率女性为21.7%,男性为8.7%。

糖尿病患者进行急诊胆道手术时死亡率高达22%,出现术后并发症者达51%。所以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如拟手术治疗,需术前控制血糖,做好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术后也要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并给予认真治疗,促使术后恢复。

糖尿病容易伴发神经病变,有胆石症者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胆囊运动功能障碍,显示大而松弛空虚的胆囊。

(六)病毒性肝炎患者易患胆石症

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的比例,远较非肝硬化患者高,在尸检及近年B超检查中发现,其发病率为14.8%~30%。这是由于慢性溶血或胆红素结合缺陷,致使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增高所致。而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正常机体的肝胆系统各部分器官组织之间,在结构上组织严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组成一个完善的实体。在胆汁的分泌与成分、胆汁的理化特性与液体力学的各个环节上,彼此密切配合,互相制约,不断调节,保持一定范围的动态平衡。所以正常人胆道内不产生结石。只有机体遭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尤其是患感染性炎症时,肝胆系统局部或全部发生功能性的或器质性的改变,才会破坏“自稳态”的生理效应,为胆石的形成创造最基础的条件和环境。

胆道感染性炎症能改变胆汁的成分、理化特点和流体力学状况;炎症刺激胆道内膜,引起肿胀、溃烂、增生和纤维化,使管壁增厚,胆道与胆囊管狭窄,或不完全梗阻;奥狄括约肌炎性水肿、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致使胆汁滞留,为结石成分的沉积创造条件;炎性刺激胆道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物质、黏多糖、黏蛋白和钙增加;糖蛋白、非结合胆红素与金属离子结合成难溶化合物而沉淀析出;炎症促使胆汁酸化、酸碱度改变,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产生和活性增强,葡萄糖二酸-1,4-内酯活性降低,有利于胆红素钙形成。这些沉淀物与炎症组织脱落的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残体形成结石核心,胆固醇结晶、胆色素钙颗粒及其他难溶性化合物沉积在核心表面,不断增大,逐渐形成混合结石。

(七)精神因素与胆石症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神经调节方面,人的大脑活动异常影响消化系统,造成胆汁各种成分间比例异常,有利于胆石的形成。迷走神经兴奋能引起胆囊收缩和奥狄括约肌舒张,交感神经则与其相反。精神紧张、急躁、易怒,可使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导致血脂、胆汁成分等发生异常,促进胆石的发生和发展。

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这些情绪因素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使其痉挛,使胆汁的流动和分泌均受影响,促进胆石的形成。有胆石的人情绪因素也可促进胆石发展,或发生胆石症、胆绞痛,或促进胆石移动。

基于上述原因,胆石症的发生发展与情绪因素关系很大,精神情绪因素是形成胆石原因之一。稳定自己的情绪,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自己情绪和精神的影响,对预防胆石症发生是有益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