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多是在胆囊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胆囊胆固醇样息肉是常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本症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黏膜固有层巨噬细胞内,逐渐形成了黏膜表面突出的黄色小结节,称之为胆固醇沉着症。结节的分布以局部型多见,也有弥漫型的。局部型呈息肉样改变,故又叫胆固醇性息肉。
临床症状往往和胆石症及慢性胆囊炎相似,不易诊断。
胆固醇性息肉的声像图表现:胆囊形态大小一般是正常的;胆囊壁可轻度增厚;息肉形态多呈颗粒状或乳头状,多有长短不等的蒂,或基底较窄,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和一般息肉特点相同);息肉的回声呈强回声或中等回声,但后方无声影;体积较小,有的仅为强回声点,最大者多小于10mm;一般为多发性,多见于胆囊体部。炎症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基本相同,很难区别,惟前者内部回声稍低,且常合并慢性胆囊炎。蒂较细的息肉可以从囊壁脱落并从胆囊排出,故在手术前1d应复查B超看息肉是否仍存在。
胆固醇性息肉体积较小,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靠临床表现较难诊断,目前超声诊断为胆固醇性息肉诊断的重要手段。
胆囊良性腺瘤也是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较为常见的。胆囊良性腺瘤可发生在胆囊或胆道的任何部位,常为单个的,低而扁平,质地坚实,边缘清楚,瘤体直径0.5~4mm不等,大的可达15mm。胆囊腺瘤可分为单纯性和乳头状,呈圆形或乳头状,偶可有蒂。
肌腺瘤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位于或靠近胆囊底部,突出于黏膜层下。
乳头状腺瘤有恶变倾向,是癌前病变。
纤维瘤体小而质地坚实,早期即可阻塞胆管发生黄疸。
胆囊良性腺瘤常伴发慢性胆囊炎和结石,常有慢性胆囊炎症状,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厌油腻、大便次数增多、右上腹不适。无异常体征。胆囊造影腺瘤部分显出透光的充盈缺损。
瘤体小的胆囊良性肿瘤,一般不产生症状。
腺瘤的声像图表现:腺瘤是自囊壁向腔内隆起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基底较宽,偶尔有蒂,好发于胆囊颈部和底部,有的可多发。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性息肉大,多数超过15mm,无声影,无移动性,这一点与结石(多移动)是有区别的。
对于腺瘤大于10mm的结节,要高度警惕其恶性的可能。
要正确对待胆囊良性息肉一样病变。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一般分为5种:胆固醇性息肉(又称胆固醇沉着症);炎性息肉;胆囊腺瘤(包括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胆囊肌腺瘤(腺肌增生症);错构瘤,也有人称之为腺癌。
无论是哪种类型,其超声波声像图均可见胆囊壁有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团突入胆囊腔内。该回声团不伴声影,此点和结石伴声影不同,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此点和结石可移动也不同;可以是单发或多发;部分回声团表面不光滑,少数可见表面有乳头状突起,少数回声团可与胆囊壁以蒂相连。
胆囊息肉样病变属于声像图诊断,从病理诊断看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胆囊癌。
有人报道36例患者,手术前均诊断为胆囊息肉,但对少数回声团较大而形态不规则者,曾提示不除外胆囊新生物。术后病理确诊属癌前病变的胆囊腺瘤伴不典型增生者2例,4例乳头状腺瘤与胆固醇性息肉合并发生。
这36例中无1例为恶性病变,但提示部分腺瘤存在恶变倾向。因此,声像图中病变结节较大,形态欠规整时,应警惕有恶性病变的可能。
有人认为胆囊息肉小于1cm者以胆固醇性息肉常见,尤以小于0.5cm时应首先考虑胆固醇性息肉,1.0~1.3cm多数为胆囊腺瘤,大于1.3cm首先考虑胆囊癌。
按病理分型,病变大小的平均值依次为: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炎性息肉<单纯性腺瘤<乳头状腺瘤。
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特点相似,一般回声团较小,易多发。胆囊的两种腺瘤带蒂者较多,若见形态不规则乳头状或菜花状回声时,要多考虑乳头状腺瘤,此型若基底较宽时在病理上常合并发生胆固醇性息肉。肌腺瘤罕见,声像图上与腺瘤很难区别,仅靠胆囊壁的改变来区别是不够的。
凡是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几乎均合并慢性胆囊炎,影响胆囊功能,患者临床表现往往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相同。
B超发现较小的胆囊息肉样病变要定期随访,如肿物在短期内明显增大,则诊断可以成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进行胆囊穿刺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都有增生倾向,且少数有恶性倾向。一旦声像图有典型的息肉样病变表现时,应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