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防治胆道疾病是预防胰腺炎的关键。肝分泌的胆汁,首先贮存在胆囊,进餐后由胆囊经一系列管道排至十二指肠,这些管道包括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在非消化期间,胆汁由胆囊贮存起来,当胆道口括约肌较强地收缩时,胆总管内压力增加,而此时胆囊是松弛的,加上胆囊颈、管内有螺旋襞,有助于胆汁反流,于是肝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内。正常情况下胆汁不反流至胰管,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胰管内压较高的缘故。当胆道系统感染时,由于胆汁、胰液分泌增加,胆管口括约肌痉挛或胆石梗阻在十二指肠乳头,都会增加胆总管的压力,致使胆汁、胰液反流到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炎。
(一)营养相关因素
1.营养素在胆石症发病中的作用。过多脂肪摄入将使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导致肥胖。随着血中胆固醇增加,肝脏合成胆固醇也在增加,过多的胆固醇在人体内不易溶解于胆汁中,使胆固醇在胆汁中呈过饱和,从而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摄入富含胆固醇食物后,过多的胆固醇重新分泌进入胆汁,这也为胆固醇结石形成提供了条件。虽然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中胆固醇水平下降,但是它能够加速胆固醇进入胆汁中,有利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大量摄入简单的糖类,如蔗糖、果糖,可使胆固醇合成亢进,亦能促使结石的形成。唯有摄入大量纤维素对胆石形成有预防作用。因为食物纤维能吸附肠道内的胆汁酸,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又能促进肠蠕动,增加胆固醇的排泄。
2.胆道阻塞引起胆汁排泄不畅时,可引起脂肪消化不良,并能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二)饮食原则
急性发作期应予禁食,使胆囊休息,可由静脉补给营养;疼痛缓解时,可根据病情选择清淡流质饮食、低脂高糖流质饮食、低脂低胆固醇半流质饮食或普食。
缓解期应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注意食物搭配,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薯类以及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肉类应选择鱼、禽、牛、羊肉等,少食肥肉和动物油。
(三)饮食要求
1.热量 宜供给正常或低于正常量,每日约2 000kcal。肥胖者宜适当控制热量。
2.低脂肪 每日脂肪摄入量以成人每日20~30g为宜,限制动物脂肪,适量供给植物油,利于胆汁排泄。应将全日脂肪分于各餐中,避免一餐摄入过多脂肪。
3.限制胆固醇 每天膳食中胆固醇供给量一般在300mg以内,低胆固醇膳食中,胆固醇每日供给量应少于200mg。富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包括肥肉、肝、肾、脑、鱼子、蛋黄等。低胆固醇食物包括鱼、蛋清、瘦肉、豆制品等。
4.适量蛋白质 每日供给蛋白质每千克体重1g左右,可多食豆腐及豆制品、脱脂牛奶、酸奶、鱼虾等;动物蛋白可选用牛肉、羊肉、鸡肉等。
5.高糖类 每日供给量为300~350g,其目的是补充热量,增加肝糖原形成,保护肝细胞。对肥胖者、高脂血症者和冠心病患者量不宜过大。
6.丰富的维生素 要供给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K。
7.禁食刺激性食物和酒类,忌煎、炸食物
(四)食谱举例
早餐:粥、花卷、豆腐干;
中餐:青菜、虾仁、瘦肉、馄饨;
晚餐:粥、清蒸鱼、青菜;
如两餐间需加餐,可进食藕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