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管理在整个实验室运行中占用很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化和自动化技术进展很快的今天,重视实验室质量管理是实验室工作中的重点。由于大量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使检验科室以往的手工操作方式逐步被各种精密仪器、标准试剂为主要手段的自动化检验方式所取代,因此需要对全体人员、检验工作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何为实验前质量管理?这解释起来其实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和做好却非常难。实验前质量管理就是从医生提出检验申请开始到标本采集完毕送达实验室之间的所有程序,都属于实验室前质量管理的范围。现已有大量实践和案例证明,在已经严格实施了实验室内质量管理的前提下,关于检验结果的不符和错误,其80%以上的案例来自于实验前质量管理不到位。因此为保证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这包括实验前质量管理、实验中质量管理和实验后质量管理三个阶段,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一)实验前质量管理
实验前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医生正确填写申请单,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储存、运送、处理等过程。实验前所出现的误差和差错是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和检验技师再认真努力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实验前质量管理一定需要在医院有关部门的统一要求下,临床医生和护士的配合下,才可做好。例如在患者准备方面,临床医生有必要首先向患者介绍检验的目的和要求,取得患者的配合,然后需要了解所有可能干扰检验结果的服药史、治疗措施、生理状态、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标本采样时间的选择等,此外还需要向患者介绍有关采集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留取标本方法的重要内容。护士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也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个过程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采血的部位、止血带的使用。采血后标本的处理包括需要抗凝的标本的混匀、某些实验中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关系、防止标本溶血的措施等。护士采血完毕后,还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采血时间或在HIS系统中确认采血时间。
此外还应重视标本的运输和储存,如果医院有专门的标本传输系统,可立即通过系统进行递送标本,如果是人工送检标本,需要对负责送检标本的人员进行培训。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测,时间耽搁得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因为标本储存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和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渗透作用、光学作用、气体扩散等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
(二)分析中质量管理
简单地说就是进行一起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并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这其中还包括对新投入使用和维修后仪器的应用评价、校准、保养等工作。目前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检验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已经大大提高,由仪器因素所造成的检验结果差错问题则已经大大减低。
坚持每日的室内质控检测,以保证每日设备使用正常,试剂质量过关,人员操作正确,检测结果准确。实验室每日将定值质控血清与病人标本同批操作,随机插入适当位置,记录测得结果并标于质控图上。坚持定期参加各级检验中心开展的室间质评活动。室间质控样品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同时在公布结果前,不能进行室间交流。在日常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室内质控,可以评价检验结果的稳定性,而室间质控可以评价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临床要求的水平。医务处定期检查检验科的质控成绩,并作为检验科考核项目和内容,以达到提高检验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的目的。
(三)分析后质量管理
检验结果得出后,应及时填写于检验报告单和登记本上,填写时字迹清晰、完整、简明、正确。检验报告是提供临床各科作为确定诊断、判定疗效、探索病因、科学研究的指标和数据,应严格检查核对后再行发出。应保证检验科必须及时、准确、可靠地将所检测的项目、检验结果报告给临床,同时负责提供可靠“参考值”或“参考范围”。门诊各科的各种化验单汇集供病人统一查询和管理;病房的各种化验检查报告也由专人负责,保证快速、及时送到病区,大大减少了丢失报告单现象。
检验后需要立即做的工作包括:及时审核和签发检验报告单,将结果尽快送至患者和临床医生,对有疑问的结果进行复查,或者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检验科还应定期与临床进行沟通,了解临床的需求、正确对待投诉、切实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杜绝责任事故和差错的发生。检验后还应注意检验后标本的保管、储存和消毒处理。向临床提供新开检验项目的介绍,特别是用途、要求和参考范围,同时应对本科开展的所有检验项目提供咨询服务。
检验后的工作还应包括检验结果的存档保存,检验后标本的保存、消毒、处理,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等工作。
(四)实验室间质量评价
包括某个临床检验中心或机构组织的国际、全国或地方性以及行业性质量评价体系。例如全国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地方性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国际上(如ICSH、CAP)等专业学术机构组织的某些临床检验项目的评价。参与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一个方法,参加各种级别的实验室质量评价工作对提高本实验室检查水平具有明显的帮助。
(张时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