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是细胞内重要阳离子,主要存在于骨组织,仅约1%的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镁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肾是体内镁的主要排泄途径,也是血浆镁水平调节的主要器官。镁的生理功能:Mg2+与ATP分子的β、γ-磷酸基构成螯合物,降低ATP分子的电负性,参与一切需要ATP的生化反应;Mg2+是300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广泛参与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包括蛋白质、脂肪、糖及核酸的代谢,并与膜离子转运、线粒体细胞及所有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有关;镁离子通过激活膜上的Na+-K+-ATP酶,保持细胞内K+的稳定,其改变也影响钙的代谢,可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具有维持心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镁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定方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血清镁被镧-盐酸溶液稀释后,稀释标本被送入乙炔火焰,基态镁原子吸收来自镁空心阴极灯的特征谱线,用光电管或检测器检测吸光度,光吸收强弱与镁离子浓度呈比例。此法是参考方法,虽然准确、精确,但分析条件要求高,难以在临床实验室普及。
2.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碱性溶液中,甲基麝香草酚蓝与镁离子生成蓝紫色复合物,在600nm左右比色测定,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可掩盖钙离子的干扰。此法简便、经济,是卫生部推荐的常规方法,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其他阳离子、胆红素、溶血和脂血干扰。
3.Calmagite比色法(钙镁试剂法) 在碱性溶液中,钙镁试剂与镁离子生成紫色复合物,在530~550nm比色测定,EGTA可掩盖钙离子的干扰。
4.酶法测定 根据镁离子为酶激动剂原理进行血清镁离子测定,如丙酮酸激酶偶联乳酸脱氢酶法、己糖激酶偶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法、葡萄糖激酶偶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法、甘油激酶偶联甘油-3-磷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法等。
【参考范围】
0.75~1.0mmol/L
【临床应用价值】
1.增高 ①急性、慢性肾功能不全。②过量摄入抗酸药以及含镁灌肠液。③肾上腺摘除、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等。
2.减低 ①肾脏疾病导致丢失过多,如高度利尿、肾盂肾炎、肾盂积水、肾硬化症、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多尿期、肾移植后等。②消化系统疾病,如长期进食不良、慢性腹泻、脂肪性腹泻、长期呕吐、小肠切除、消化液长期引流、消化道造口、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肠炎及长期服用泻药。③内分泌紊乱,如原发性醛固酮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④其他,如饥饿、酒精中毒、应用肾毒性药物以及原发性低镁血症等。
【影响因素】
静脉压迫时间过长,可出现镁假性升高。红细胞中镁约为血清镁的3倍,所以溶血将会导致假性升高。不能用可与镁结合的抗凝剂的采血管采血检测。脂血标本需去脂处理后测定,否则会出现假性升高。ALP、CK、CK-MB等试剂含有较高浓度的镁离子,对结果可产生明显的正干扰,所以分析顺序对测定结果很重要,防止交叉污染,根据情况对被干扰项目特殊对待,必要时单独进行测定。
(罗 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