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ALP)是催化有机单磷酸酯水解的非特异性酶类。分布于很多组织的细胞膜上。含量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脏、胎盘、小肠和骨骼肌,肌肉和红细胞中无活性。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生长期儿童血清内ALP大多数来自成骨母细胞和生长中的骨软骨细胞。尿中ALP并非来自血液,而是直接来自肾小管细胞。其检测方法常用速率法。
ALP可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与ALT结合可鉴别诊断黄疸。在畸形性骨炎、维生素D缺乏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转移性癌肿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有不同程度地增高。
【测定方法】
1.速率法 以磷酸对硝基酚(4-NPP)为底物,2-氨基-2-甲基-1-丙醇(AMP)或二乙醇胺(DEA)为磷酸酰基的受体物质,增进酶促反应速率。4-NPP在碱性溶液中为无色,在ALP催化下,4-NPP分裂出磷酸基团,生成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后者在碱性溶液中转变成醌式结构,呈现较深的黄色。在波长405nm处监测吸光度的增高速率可计算出ALP的活性单位。此种方法现在应用较广泛。
2.比色法 在pH=10的反应液中,ALP催化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游离酚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氨替比林结合,并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的醌的衍生物,根据红色深浅计算酶活力的高低。
【参考范围】
男性(37℃):1~12岁<500U/L
12~15岁<750U/L
>25岁4~150U/L
女性(37℃):1~12岁<500U/L
>15岁4~150U/L
【临床应用价值】
1.生理性增高。妊娠期间,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因为有胎盘ALP的增加,血清ALP呈现生理性增高。发育中的儿童由于骨ALP的增加亦有生理性增高。
2.肝胆疾病会使ALP的活性增加。约60%的肝脏或胆管疾病的病人,ALP呈病理性升高。它与AST、ALT和GGT联合检查可鉴别诊断胆汁淤积状况。ALP在胆汁淤积性肝病时敏感性很高,在GGT活性增高的肝脏疾病中,对于区分胆汁淤积性疾病和酒精相关性肝损害来说,碱性磷酸酶的水平是一个很好的诊断标准。与GGT相关的ALP水平不升高或相对轻度升高,提示有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在肾梗死、肾衰竭和孕期并发症患者中,ALP的活性也可增加。
3.原发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源性骨肉瘤、侵入骨骼的霍奇金病等患者,血清中的ALP可能升高。
4.偶见血清ALP下降,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贫血等,临床意义不大。先天性ALP缺乏或减少症在临床上罕见,可引起骨中矿物质严重缺乏,并易发生骨折。
【影响因素】
成骨细胞中含有丰富的ALP,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ALP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ALP具有年龄分布,应注意区分儿童期、孕期的生理性增高。
血清置室温(25℃),ALP活性显示轻度升高。例如:室温置6h,酶活性约升高1%;置1~4d,酶活性增高3%~6%。血清贮放于冰箱(4℃),酶活性亦出现缓慢的升高。冷冻血清,ALP活性降低,但当血清复温后,酶活性会慢慢恢复。检测时需注意保存温度及时间。
速率法应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测定:抗凝剂如草酸盐、枸橼酸钠和EDTANa2能抑制ALP的活性,不能使用这类抗凝血浆做ALP活性的测定。
在大多数ALP测定方法中,释放出的磷酸酰基转移给水分子,生成磷酸,此时ALP的酶促反应属于水解反应。使用某些氨基酸缓冲液时,ALP酶促反应速率增强。常用于ALP测定的缓冲液有三种:①惰性型,如碳酸盐缓冲液和巴比妥缓冲液;②抑制型,如甘氨酸缓冲液;③激活型,如AMP(2-氨基-2-甲基-1-丙醇)、Tris、DEA(二乙醇胺)、EAE(ethylaminoethanol)和N-methyl-D-glucamine(N-甲基-D-葡胺)等缓冲液。激活型缓冲液,缓冲物质作为酶的一种底物(磷酸酰基的受体),参与磷酸酰基的移换反应,因此能增进酶促反应速率。使用最适浓度的激活型缓冲液时,所测得的ALP活性比使用惰性型缓冲液时高2~6倍。DEA的激活作用比AMP的激活作用更强。因此,使用不同缓冲液测定ALP活性时,其参考区间不同。
(邸 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