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人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AChE),又称真性胆碱酯酶,分布于红细胞、神经组织、肌肉、肺等处;另一种是丁酰胆碱酯酶(BuChE),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称拟乙酰胆碱酯酶(PChE),分布于肝、脑白质、胰腺、心脏、血浆及淋巴结处。临床常规检查的胆碱酯酶即指后者,简称为ChE。
ChE常用比色法和速率法测定。ChE在肝脏合成后立即分泌入血,是检测肝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指标。血清ChE减少主要见于肝病和有机磷中毒,增加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
【测定方法】
1.比色法 以乙酰胆碱为底物,未被水解的剩余乙酰胆碱与羟胺作用生成乙酰羟胺,乙酰羟胺与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形成棕色铁复合物,根据颜色深浅计算剩余乙酰胆碱的量,推算出水解乙酰胆碱的酶活力。此法显色不稳定,特别是室温过高时影响明显。
2.速率法 ChE催化丁酰硫代胆碱水解成丁酸和硫代胆碱,硫代胆碱还原黄色的六氰基高铁化合物为无色的六氰基亚铁化合物,410nm吸光度的降低与ChE呈正比。本法简便、快速,易于自动化,目前应用广泛,但只能测定血清ChE,不能测定红细胞ChE。
【参考范围】
比色法:30~80kU/L
速率法:10~15kU/L
【临床应用价值】
1.ChE负责乙酰胆碱水解,经过神经腱完成神经刺激的传输。ChE可被有机磷化合物包括对硫磷、沙林、焦磷酸四乙酯的焦磷酸盐所抑制。另外吗啡、奎宁、焦磷酸盐、胆汁盐、柠檬酸盐、氟化物和硼酸盐也能抑制ChE。如果吸入这些物质足量造成神经组织中的ChE被抑制,将出现死亡。有40%血清ChE下降早于出现临床症状,80%血清ChE下降出现在神经肌肉症状前。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时,血清ChE明显降低,并与临床症状一致。测定血清ChE与测定全血ChE一样,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
2.肝脏合成PChE,故血清ChE活性的测定也可用于肝脏合成能力的检定。30%~50%的降低出现在急性肝炎中,进一步肝硬化和转移癌出现50%~70%的减低。
3.胆碱酯酶的升高可能出现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Ⅳ型高脂蛋白血症等,其水平为正常范围的2~3倍,临床意义不大。慢性肝炎、轻度硬化和明显黄疸时ChE正常。
4.在使用琥珀胆碱类型肌肉松弛药物之前,提示胆碱酯酶变异体的存在。
【影响因素】
1.新生儿时期和随后的几周内,ChE在血清中的浓度约为健康成人的50%,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6岁时达到成人水平,约在青春期趋于稳定,此后终生保持不变。
2.在怀孕初期3个月内,ChE活性下降20%~30%,在整个怀孕期间会保持下降水平,在产后几周内恢复正常。使用口服含炔雌醇的避孕药可以导致ChE活性下降20%。
3.在测定过程中,血清稀释后PChE容易失活,如需稀释必须在测定前进行。
4.标本需采用血清或肝素血浆,轻度溶血不干扰,但需离心除去红细胞及影细胞;使用乙酰硫胆碱作为底物时,溶血会导致血清的ChE水平假性增加,因为红细胞中的乙酰胆碱乙酰水解酶也可以被测到。
(邸 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