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分为三期,病程可持续多年。Ⅰ期3~6周,Ⅱ期18~24周,以后为Ⅲ期。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清中可产生两种抗体,即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也称为反应素,是IgA与IgM型混合抗体,能与哺乳动物心肌提取的心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对机体无保护作用,但可供血清学诊断筛选试验用。另一为抗苍白密螺旋体的特异抗体,在厌氧条件下和有补体存在时,能抑制活的梅毒螺旋体运动,并能将其杀死或溶解,可以用来对梅毒进行确诊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主要分为过筛试验和确认试验。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血清进行过筛试验,出现阳性者,用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细胞凝集法(MHA-TP法)做确诊试验。
【测定方法】
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验) 原理:使用重悬于甲苯胺红的类脂抗原制剂可与血清或血浆中的反应素发生凝集。
2.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细胞凝集法(MHA-TP法) 原理:用抗原致敏红细胞做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是检测抗体最简易的方法,所用抗原是用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提取物去致敏经醛化处理的绵羊红细胞,患者的血清与非致病性reiter株密螺旋体及其他吸收剂和稳定剂等混合吸收,然后将血清加入微孔反应板内,并加致敏红细胞。血清中若含有抗体便可与这些细胞形成平铺孔底的凝集;用非致敏红细胞做对照,以除外非特异性凝集。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应用价值】
1.非密螺旋体反应素试验敏感性高,其反应素效价与病变活动有关。第一期梅毒病变出现后1~2周可测出反应素,阳性率可达76%~80%,第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反应素效价最高,阳性率可达95%~100%,晚期梅毒稍低,可达70%~90%,隐性患者阳性率也可达70%~80%。先天梅毒较难诊断,可用PRP半定量试验每月检测1次,连续6个月,检测反应素效价。如效价增高或稳定在高水平,表明是先天梅毒。如抗体是来自母体IgG,通常在2~3个月消失。
2.对先天梅毒很难诊断,可用PRP半定量试验每月检测1次,连续6个月,或用VDRL定量试验查抗体效价变化。如效价增高或稳定在高水平,表明是先天梅毒。
【影响因素】
1.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中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常见于麻风、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一些发热性疾病及免疫接种后,但效价一般≤1∶8。
2.老年人和吸毒者也可有这种假阳性反应。
3.待测血清须新鲜、无污染,否则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陈 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