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hyroxine,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 thyronine,T3)。T3主要来源于在周围组织经5′-脱碘酶作用于T4远端酚环脱碘形成T3,甲状腺也直接分泌一小部分T3,约占20%。T3分子量为651,生物活性比T4大3~5倍,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血中T3分为蛋白结合型(占99.7%)和游离型(占0.3%),二者统称为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TT3血清浓度依赖于不同个体蛋白结合力的变化,然而,与T4相比,T3在随蛋白结合力改变影响方面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它与蛋白结合力弱10倍,而且FT3与TT3之间的关系,不像FT4和TT4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除了甲状腺分泌和蛋白结合力影响,血清中TT3和FT3浓度主要反映了T4向T3的转化状况。
【测定方法】
甲状腺激素的测定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以及电化学发光法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化学发光法(CLIA)和电化学发光法(ECLIA)。ECLIA法的原理是待测抗原、生物素化的TT3竞争性地与钌标记的抗TT3抗体结合,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性微粒与免疫复合物相结合,在磁场的作用下,结合免疫复合的磁性微粒被吸附至电极上,其他游离成分被吸弃。电极加压后产生光信号,其强度与样本中的TT3成反比。
【参考范围】
1~3d婴儿:1.2~4.0nmol/L
3d至1个月:1.2~4.0nmol/L
1~12个月:1.7~3.5nmol/L
1~13岁:1.8~3.1nmol/L
13~18岁:1.5~2.8nmol/L
成人:1.4~2.2nmol/L
妊娠前3个月:1.5~2.5nmol/L
妊娠后3个月:1.4~2.3nmol/L
由于实验方法与试剂生产厂家不同,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临床应用价值】
1.TT3测定的临床意义基本同TT4,其水平与TT4呈平行变化,但在T3型甲亢、轻度或亚临床型甲低,两者变化不平行,需互相补充。
2.T3测定对甲亢的诊断以及甲亢治疗后复发的监测比T4灵敏。
3.低T3综合征,伴有rT3的明显增高,TSH不增高,可以与甲低相鉴别。
4.在甲状腺肿和甲减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中或甲状腺手术后治疗中,TT3可用于治疗监测,防止药物过量。
5.在非甲状腺的严重疾病(肝、肾、心脏、消化、呼吸、传染病、恶性肿瘤、外伤)、手术应激、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均可发生低TT3综合征,疾病缓解后T3恢复正常。
【影响因素】
1.老年人的T3浓度较年轻人低。怀孕妇女产前TT3会上升近1.5倍,产后1周恢复正常。
2.药物中利福平、特普他林、丙戊酸等会引起TT3升高;水杨酸盐、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硫脲啶等可导致TT3降低。
3.甲亢患者治疗过程中若服用甲状腺片治疗,测定前必须停药。
4.标本应尽快检测,否则应离心后血清放入-20℃冻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5.甲状腺激素测定中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类风湿因子等会干扰结果。
(秦绪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