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柯萨奇病毒抗体检查

柯萨奇病毒抗体检查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LISA法可检测病人血清中IgG和IgM抗体,尤其是特异性IgM抗体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提示近期感染。1.ELISA法 大多数成年人血清中可检出柯萨奇病毒的IgG抗体,但IgM抗体仅在血清中存在2个月左右。伴有口咽部疱疹和皮疹的急性热病中,79%为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7.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常发生柯萨奇病毒的感染,这可能是院内感染或母婴垂直传播引起。

柯萨奇病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呈球形,直径为17~30nm,核心为线状单链RNA。柯萨奇病毒分为A、B两组共30个血清型,其抗原性复杂,不仅型别多,而且型内还有抗原变异,因而给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学鉴定带来困难。柯萨奇病毒除少数几个型别必须在乳鼠中增殖外,其余都能在猴肾细胞和人源传代细胞中生长,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

【测定方法】

1.病毒分离与鉴定 病毒分离需原代或传代猴肾细胞或人源培养细胞,根据出现CPE情况收集病毒液。病毒鉴定要依靠血清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型别鉴定的组合血清共有8个组,可对肠道病毒42个型别进行鉴定。

2.抗体检测 包括ELISA法和免疫印迹试验,后者是确证试验。ELISA法可检测病人血清中IgG和IgM抗体,尤其是特异性IgM抗体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提示近期感染。免疫印迹法特异性高,不易出现假阳性,但成本较高。

【参考范围】

1.ELISA法 大多数成年人血清中可检出柯萨奇病毒的IgG抗体,但IgM抗体仅在血清中存在2个月左右。所以如果病人的血清中IgM抗体为阳性,或者IgG抗体滴度在双份血清中有4倍以上升高,都表明近期感染柯萨奇病毒。

2.血清学检查 应于发病时和2周作对比,若补体结合试验抗体滴度升高大于4倍为阳性。

【临床应用价值】

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在咽和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潜伏期为7~14d,病毒经过两次病毒血症而侵入靶器官(脊髓、脑、脑膜、心肌和皮肤等),产生溶解性感染,靶器官出现继发性炎症。柯萨奇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为100∶1,出现症状者也大多为轻型或顿挫型,严重感染者少见。

1.无菌性脑膜炎和轻瘫 已多次证明,几乎所有柯萨奇病毒(B1~B6,A7和A9等)与脑膜炎有关。

2.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表现为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黏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等。伴有口咽部疱疹和皮疹的急性热病中,79%为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

3.手足口病 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16型引起,是造成暴发感染的重要病原,特点是口腔黏膜和舌上出现红疹与水疱,口腔内形成溃疡等损伤,继而出现手、足部位的水疱,病毒可在水疱液中检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可见于柯萨奇病毒A4、A5、A9、A10和B5型。另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流行,应予以鉴别。

4.流行性胸痛 常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症状为突发性发热和单侧胸痛,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有时扩展为双侧胸痛或腹痛。

5.心肌炎和心包炎 柯萨奇B组病毒是原发性心肌疾患的主要原因,疾病可直接破环感染细胞,宿主的自身免疫应答也可导致心肌组织损伤。

6.眼病 柯萨奇A组24型病毒可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的流行,少数人患有亚急性充血性结膜炎,常需1~2周方可恢复。

7.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常发生柯萨奇病毒的感染,这可能是院内感染或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患儿出现嗜睡、喂养困难、发热、呕吐,严重者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呼吸窘迫或胸膜炎、脑膜炎等,死亡率高。

【影响因素】

标本采集时注意病程早期取粪便、直肠拭子和咽拭子,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人取脑脊液,少数病人根据症状可采集水疱液、尿液、结膜拭子等。柯萨奇病毒对热敏感,50℃能迅速破坏病毒,紫外线和干燥也能使其灭活,因而标本运送过程中要求密闭、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机体感染该病毒后数天,血清依次出现IgM、IgG。IgG为中和抗体,能阻止病毒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并将病毒清除,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在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双份血清抗体升高4倍或4倍以上或特异性IgM阳性有诊断意义。

(荣 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