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而其中50%~6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质疏松。胰岛素具有促进骨形成、促进骨蛋白的合成及骨基质的形成、维持钙、磷代谢的正常的作用,故发生糖尿病时可出现钙磷代谢障碍及骨代谢失调,使骨矿含量减少、骨密度减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糖尿患者多尿,钙亦随尿大量丢失,有人统计糖尿病由尿而丢失的钙较正常人高7倍,使钙代谢发生负平衡,它又可促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又促使骨钙溶入血里,而血里的钙又经尿排出体外,此外患糖尿病时,大量热量丢失,营养不良,肾功能降低都影响骨内环境的稳定。糖尿病时微血管易病变,影响骨内的胶原,肾功能不佳影响肾内羟化酶对维生素D的活化作用,血内胰岛素的缺乏,影响骨重建,所以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自己是否并发骨质疏松。糖尿病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已被多数学者所公认。
(一)糖尿病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1.高血糖时大量葡萄糖从尿液排出,对于肾钙排出有重要影响,渗透性利尿作用将大量钙、磷、镁离子排出体外而使其血液浓度降低;低钙、低镁刺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增加,溶骨作用增强。糖尿病与骨和钙、磷代谢的关系复杂,与诸多因素有关。胰岛素受体缺乏和高血糖状态下的代谢紊乱是影响骨和钙、磷代谢的主要因素。
2.在成骨细胞膜表面存在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有促进骨细胞内氨基酸蓄积,刺激骨胶原合成和核苷酸形成的作用。胰岛素或胰岛素受体缺乏使成骨细胞数目减少,活性降低,通过对骨细胞的多种代谢作用而影响骨的形成和转换。
3.胰岛素对维生素D的合成起重要作用,当胰岛素缺乏时可影响肾脏1,25-(OH)2D3合成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长期糖尿病引起肾功能损害时,肾小管的滤过功能和再吸收功能减退,肾脏1-α羟化酶缺乏或功能受限,使生成减少,肠钙吸收减少。
4.糖尿病加重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由于控制饮食,从食物中摄取的钙、磷、镁等营养物质均不足。因此,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糖尿病本身及营养不良等诸多因素有明显关系。
(二)糖尿病与骨代谢
1.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分解增多合成减少 糖尿病与骨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骨吸收增加,骨形成缓慢与减少,骨吸收过程大于骨形成过程,使骨矿物质含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由于胰岛素受体缺乏,可直接影响骨形成和骨转换,致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有学者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钙、磷代谢研究发现,代谢紊乱者出现高尿糖、高尿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矿物质含量减低,改善代谢控制,可使尿钙排泄和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正常。
2.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引起BMD下降已成定论。与糖尿病有关的代谢异常使BMD降低,糖尿病患者骨形成减少,骨的累积生长延迟,血糖控制不良的结果导致骨吸收和骨丢失增加,骨转化降低。若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肾病、神经-血管病变、性功能减退等对骨骼都有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