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器官较少运动(除肾及输尿管),很少受呼吸和肠蠕动的影响。CT能准确地显示盆腔内诸器官的解剖结构,是检查子宫、卵巢、膀胱、精囊、前列腺和直肠病变的主要手段。
(一)肾脏CT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肾脏良、恶性肿瘤:包括肾癌、肾胚胎瘤、肾淋巴瘤、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2)肾囊性占位病变:包括囊肿和包虫囊肿等。
(3)肾炎性占位病变:肾脓肿和肾周脓肿等。
(4)肾外伤:包括肾破裂、肾内血肿、肾包膜下血肿、肾周血肿、尿外渗、肾血管蒂扭转和断裂等。
(5)先天性畸形:包括肾重复畸形、马蹄肾、异位肾等。
(6)肾梗死。
(7)肾盂肿瘤。
2.一般适应证
(1)肾结石。
(2)肾积水。
(3)慢性感染:包括肾结核、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及其所致的肾萎缩情况等。
(4)肾血管病变:肾动脉瘤、肾动静脉瘘、肾血管狭窄和闭塞及其所致的肾缩小和萎缩等。
3.非适应证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综合征。
【禁忌证】 造影剂有关禁忌证。
【并发症】 造影剂有关并发症。
【器械准备】
1.全身CT机。
2.注射器及注射针。
3.遥控(可调节注射速度及压力)压力注射器。
【药物准备】
1.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60%纯泛影葡胺溶液(282mgI/ml)100ml(高危人群慎用);或300mgI/ml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
2.1.5%泛影葡胺溶液1000ml。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检查前1周内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排空后检查。
2.检查前3d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如钙片等。
3.如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者,则检查前先做药物过敏试验。
4.增强扫描病人需空腹4h。
5.检查前半小时口服1.5%~2%泛影葡胺溶液500~800ml,上机前再服用200~300ml。
6.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要领。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自剑突至L4~5水平,要求能观察到肾外形的轮廓,扫描必须包括肾上、下极。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
(3)扫描范围:肾上极至肾下极。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
(5)扫描显示(FOV):30~42cm。
(6)扫描层厚:5~10mm,薄层1.5~5mm。
(7)扫描层距:5~15mm,薄层3~5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扫描时间2~3s。
2.造影增强扫描
(1)注射方式:静脉加压快速滴注或团注60~100ml(速度2ml/s),注入造影剂2/3后开始连续扫描。
(2)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大多数病人可以考虑只做增强检查而省略平扫。必要时需行同一层面不同时相的动态增强扫描。
(4)增强扫描时,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反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摄片要求】
1.依腹部软组织窗和骨窗顺序观察扫描图像,为区别病变组织中的脂肪成分和空气可使窗宽加大。
2.按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和增强片的各层扫描图像。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有利于病变定性。
4.为明确病变同周围脏器的关系可行冠状面、矢状面重建。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二)输尿管CT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先天性畸形:输尿管重复畸形、腔静脉后输尿管、输尿管先天性狭窄和输尿管囊肿等。
(2)输尿管肿瘤:尤其对肾功能丧失或无法插管者更具优越性。
(3)观察腹膜后纤维化对输尿管的影响。
2.一般适应证
(1)输尿管积水。
(2)输尿管结石。
(3)输尿管结核。
【禁忌证】 同肾脏CT检查。
【并发症】 同肾脏CT检查。
【器械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药物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检查前1周内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排空后检查。
2.检查前3d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如钙片等。
3.如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者,则检查前先做药物过敏试验。
4.增强扫描病人需空腹4h。
5.检查前2h及30min各口服1.5%~2%泛影葡胺溶液500ml。
6.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要领。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自肾门至耻骨联合下缘。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
(3)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向上至肾门水平,必要时可参考尿路造影片。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
(5)扫描显示(FOV):30~42cm。
(6)扫描层厚:5~10mm。
(7)扫描层距:5~15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扫描时间2~3s,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2.造影增强扫描
(1)注射方式:静脉加压快速滴注或团注30~80ml(速度2~4ml/s)60%造影剂。
(2)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摄片要求】 同肾脏CT检查。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三)膀胱CT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膀胱和脐尿管肿瘤。
(2)膀胱肿瘤与前列腺肿瘤或前列腺增生鉴别。
2.一般适应证
(1)膀胱发育异常。
(2)膀胱结石。
3.非适应证 膀胱炎。
【禁忌证】 同肾脏CT检查。
【并发症】 同肾脏CT检查。
【器械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药物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检查前1周内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排空后检查。
2.检查前3d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如钙片等。
3.如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者,则检查前先做药物过敏试验。
4.增强扫描病人需空腹4h。
5.检查前1~2h口服1.5%~2%泛影葡胺溶液1000ml以上。有时还需在直肠、乙状结肠内加注造影剂或用解痉药抑制蠕动。扫描前大量饮水,使膀胱胀满;或插入Folley导管放尽尿液,注入1%泛影葡胺溶液20ml加空气40ml做双重造影。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自耻骨联合下缘起向上至髂前上棘。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
(3)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起向上至髂前上棘水平。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
(5)扫描显示(FOV):30~42cm。
(6)扫描层厚:3~5mm。
(7)扫描层距:3~5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扫描时间1~3s,电压、电流根据具体机器确定。
2.造影增强扫描 造影剂浓度不宜过高,且应从膀胱层面开始扫描,这样使膀胱充盈的同时,膀胱内仍为低密度尿液,则可清晰显示膀胱壁和肿瘤的情况,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摄片要求】 同肾脏CT检查。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四)前列腺CT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临床穿刺活检证实前列腺癌病人,协助临床分期与明确有无转移(包括对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及骨盆骨)。
(2)对超声、静脉尿路检查不满意者可选择使用。
(3)测量前列腺大小和体积;非外科治疗后可作为前列腺大小随访,观察疗效。
(4)前列腺摘除术后有无并发症;盆腔淋巴管扩张症、血肿与脓肿形成。
2.一般适应证
(1)确定前列腺炎病人有无脓肿形成,并可显示脓肿液化情况。
(2)显示前列腺增生的间接改变,如膀胱憩室、精囊病变、尿道扩张和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
(3)发现平片上见不到的前列腺钙化。
【禁忌证】 同肾脏CT检查。
【并发症】 同肾脏CT检查。
【器械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药物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造影剂过敏试验。
2.检查前24h及3h各口服1.0%泛影葡胺溶液250~500ml以充盈小肠及结肠。亦可经肛门注入1.0%泛影葡胺溶液150ml以显示直肠、乙状结肠内。
3.盆腔检查要求在膀胱充盈时进行。可用排泄法或逆行注入使膀胱充盈,后者仅于检查膀胱本身病变时用。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自耻骨联合下缘起向上至耻骨上缘2~3cm。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
(3)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起向上至耻骨上缘2~3cm。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
(5)扫描显示(FOV):25cm。
(6)扫描层厚:2.5~5mm。
(7)扫描层距:2.5~5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电压、电流根据具体机器确定,尽量用短曝光时间。
2.造影增强扫描 通常直接行增强扫描,除非疑有高密度病变,先行平扫,以利于鉴别诊断。增强方法都采用团注法或压力注射器注射造影剂(2~4ml/s)。
【摄片要求】 病人取仰卧位,平静呼吸,自耻骨联合自下而上连续扫描。是否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取决于检查目的。如发现有肿大淋巴结时,扫描范围应达肾静脉水平。以常规观察软组织的窗宽、窗位记录。特殊情况应加骨窗或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癌结节与正常组织间密度区别有困难时可用窄窗宽技术观察。
盆腔冠状面或矢状面扫描可通过横断面图像重建或置病人于一定角度行直接冠状面扫描获取。直接冠状面扫描图像明显优于重建法,能清楚显示泌尿生殖膈、提肛肌、前列腺上缘和膀胱底部的界面及与膀胱、子宫和直肠的相互关系。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五)女性盆腔CT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发现隐匿性病变:如肿瘤、肿大淋巴结、脓肿、血肿等。
(2)对临床已知肿块进行鉴别:如囊性、实性、脂肪性、血性、脓性等。
(3)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等,根据肿瘤是否越出该器官本身、侵及周围组织、淋巴结、邻近脏器或超出盆腔等进行分期。
2.一般适应证
(1)病变定位:指引针刺活检或放射治疗计划。
(2)协助观察病变:对放疗、化疗、抗生素等疗效反应观察,放疗后的纤维组织与复发肿块鉴别。
(3)生殖道先天畸形。
(4)子宫内避孕装置:怀疑装置异位、带环妊娠准备终止妊娠者、合并子宫其他病变、确定节育环位置。
3.非适应证
(1)宫颈炎、阴道炎等未形成脓肿的内生殖器炎症。
(2)恶性葡萄胎的初诊。
【禁忌证】 同肾脏CT检查。
【并发症】 同肾脏CT检查。
【器械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药物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同前列腺CT检查。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放置阴道栓子(已婚女子)其内注入足够空气,以使阴道膨胀,便于确定出宫颈及子宫。栓子不要放到高于阴道穹窿部,以避免把宫颈误认为肿块。对宫颈、宫体检查时必不可少。其他与前列腺CT检查相同。
【摄片要求】 病人取仰卧位,平静呼吸,自耻骨联合向上连续扫描,直至髂嵴。层厚为5mm,间隔5mm,在重点检查部位可将层面厚度适当减薄,间隔亦缩小,并可使层面重叠。必要时可作增强扫描。若要求对肿瘤作出分期,则对盆腔扫描完后还要对全腹进行扫描,即从膈顶开始间隔1cm向下扫描以寻找肝、肾上腺、脊柱、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六)肾上腺CT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功能性肾上腺疾病:如肾上腺增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
(2)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3)疑有肾上腺转移瘤:肾上腺癌或神经母细胞瘤等。
(4)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时,明确有无肾上腺出血。
(5)不明原因的高血压、低血钾或其他内分泌症状,临床不能确诊时。
2.一般适应证
(1)肾上腺功能低下。
(2)肾上腺结核。
【禁忌证】 同肾脏CT检查。
【并发症】 同肾脏CT检查。
【器械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药物准备】 同肾脏CT检查。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检查前1周内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排空后检查。
2.检查前3d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如钙片等。
3.如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者,则检查前先做药物过敏试验。
4.增强扫描病人需空腹4h。
5.检查前30min口服2%泛影葡胺溶液500~800ml。临上检查床时再口服200~300ml。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上界为T12上缘向下至L1下缘。原则上应超越肾上腺的上下极,如疑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扫描范围应扩大。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为了鉴别肿物来自肾上腺、肝或肾可做冠状面图像重建。
(3)扫描范围:T12上缘向下至L1下缘。如临床高度怀疑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CT检查正常者,根据临床表现另做胸、腹或盆腔CT扫描,以发现异位嗜铬细胞瘤。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
(5)扫描显示(FOV):30~42cm。
(6)扫描层厚:<5mm。疑有醛固酮增多症时应做1.5~3mm薄层扫描,以防1mm以下肿物漏诊。
(7)扫描层距:<5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电压、电流根据具体机器确定。
2.造影增强扫描
(1)注射方式:静脉加压快速滴注或团注(速度2~4ml/s),注入60~80ml后开始连续扫描。
(2)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增强扫描时,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反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摄片要求】 同肾脏CT检查。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七)肾脏EBIS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肾脏和肾盂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肾癌术后复发的发现和鉴别。
(3)肾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4)肾外伤。
2.一般适应证
(1)肾和肾周脓肿。
(2)肾盂积水病因诊断。
3.非适应证 急、慢性肾炎。
【禁忌证】 造影剂有关禁忌证。
【并发症】 造影剂有关并发症。
【器械准备】 EBIS扫描机和加压注射器。
【药物准备】
1.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60%纯泛影葡胺溶液(282mgI/ml)100ml(高危人群慎用);或300mgI/ml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
2.1.5%泛影葡胺溶液100ml。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检查前1周内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排空后检查。
2.检查前3d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如钙片等。
3.如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者,则检查前先做药物过敏试验。
4.扫描前空腹4h。
5.检查前1h口服1.5%泛影葡胺溶液700ml,上机前再服用300ml。
6.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要领。
7.用铅防护布遮盖病人脐以下腹部,减少接受辐射剂量。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以剑突为定位标志。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单层扫描模式。
(3)扫描范围:肾上极至肾下极。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床面方向(Slew)0°。
(5)扫描显示(FOV):30~40cm。
(6)扫描层厚:6mm。
(7)扫描层距:6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130kV,630mA,0.1~0.3s。
2.造影增强扫描
(1)注射方式:注射量100ml(速度3ml/s),注入造影剂延迟50~55s开始增强后扫描。根据需要在增强后5~15min进行延迟扫描。
(2)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摄片要求】
1.依腹部软组织窗、肺窗和骨窗顺序观察扫描图像。
2.按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和增强片的各层扫描图像。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八)肾上腺EBIS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肾上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肾上腺增生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
(3)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
(4)肾上腺外伤。
(5)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2.一般适应证
(1)肾上腺功能低下的病因诊断。
(2)肾上腺先天性病变和发育异常。
(3)肾上腺结核。
【禁忌证】 造影剂有关禁忌证。
【并发症】 造影剂有关并发症。
【器械准备】 EBIS扫描机和加压注射器。
【药物准备】
1.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60%纯泛影葡胺溶液(282mgI/ml)100ml(高危人群慎用);或300mgI/ml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
2.1.5%泛影葡胺溶液1000ml。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检查前1周内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排空后检查。
2.检查前3d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如钙片等。
3.如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者,则检查前先做药物过敏试验。
4.扫描前空腹4h。
5.检查前1h口服1.5%泛影葡胺溶液700ml,上机前再服用300ml。
6.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要领。
7.用铅防护布遮盖病人脐以下腹部,减少接受辐射剂量。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以剑突为定位标志。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单层扫描模式。
(3)扫描范围:从T12上缘至L1下缘。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床面方向(Slew)0°。
(5)扫描显示(FOV):30~40cm。
(6)扫描层厚:3mm。
(7)扫描层距:3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130kV,630mA,0.1~0.3s。
2.造影增强扫描
(1)注射方式:注射量100ml(速度3ml/s),注入造影剂延迟50~60s开始增强后扫描。根据需要在增强后5~30min进行延迟扫描。
(2)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摄片要求】
1.依腹部软组织窗、肺窗和骨窗顺序观察扫描图像。
2.按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和增强片的各层扫描图像。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九)膀胱EBIS检查
【适应证】
1.主要适应证
(1)膀胱和脐尿管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膀胱肿瘤和前列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3)膀胱外伤。
2.一般适应证
(1)膀胱结石。
(2)膀胱先天发育畸形。
3.非适应证 膀胱炎。
【禁忌证】 造影剂有关禁忌证。
【并发症】 造影剂有关并发症。
【器械准备】 EBIS扫描机和加压注射器。
【药物准备】
1.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60%纯泛影葡胺溶液(282mgI/ml)100ml(高危人群慎用);或300mgI/ml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
2.1.5%泛影葡胺溶液1000ml。
【病人准备和注意事项】
1.检查前1周内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排空后检查。
2.检查前3d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如钙片等。
3.如用造影剂做增强扫描者,则检查前先做药物过敏试验。
4.扫描前空腹4h。
5.检查前1~2h口服1.5%~2%泛影葡胺溶液1000ml以上。有时还需在直肠、乙状结肠内加注造影剂或用解痉药抑制蠕动。扫描前大量饮水,使膀胱胀满;或插入Folley导管放尽尿液,注入1%泛影葡胺溶液20ml加空气40ml做双重造影。
6.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要领。
【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平扫
(1)定位扫描成像:以耻骨联合为定位标志。
(2)扫描方式:取仰卧位横断面扫描,单层扫描模式。
(3)扫描范围:从髂前上棘到耻骨联合下缘。
(4)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90°,扫描机架0°,床面方向(Slew)0°。
(5)扫描显示(FOV):20~30cm。
(6)扫描层厚:3~6mm。
(7)扫描层距:3~6mm。
(8)矩阵:512×512。
(9)曝光条件:130kV,630mA,0.1~0.3s。
2.造影增强扫描
(1)注射方式:注射量100ml(速度3ml/s),注入造影剂延迟50~55s开始增强后扫描。根据需要在增强后5~30min进行延迟扫描。如膀胱造影,不必做延迟扫描。
(2)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摄片要求】
1.依腹部软组织窗、肺窗和骨窗顺序观察扫描图像。
2.按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和增强片的各层扫描图像。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检查后注意事项】 造影剂有关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