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脏腑关系密切,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人有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七情。七情与人体五脏相对应,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当七情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变化,为人体自我所能控制调节时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当情志活动异常且持久存在,刺激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疾病。七情内伤以损害脏腑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不同的情志异常致病时各自影响不同的脏腑,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但因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脏腑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情志之间也互有制约,如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悲忧胜怒。中医的这些理论是指导情志疾病治疗的重要基础。
(一)喜与心
喜是人们愿望达到或经历能引起愉快情绪事件的心理体验。喜是解除精神紧张状态、被人们期望的一种情绪。心在志为喜,喜出于心,心主血脉,喜则血脉调和,气机顺畅,周身脏腑功能协调,则人感觉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不但有益于健康,也有益于疾病的恢复,使人趋于年轻,所谓“笑一笑,十年少”。生活经验证实长寿的人往往多是快乐开朗者。
欢喜快乐虽好,但也要有所控制,倘若情志背离适度的范围,不但无益于健康,还成为一种致病因素。过度无节制的嬉笑就成为病态的喜,这时会损及心脏,所谓“喜伤心”,扰乱心智,神明不清。“范进中举”便是极好的例子。
(二)怒与肝
怒是愿望不能达到或经历一些不能被自我接受事件的强烈情绪体验。怒是逐步加深精神紧张状态,根据产生的强烈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小怒、大怒、暴怒等,临床主要将其分为郁怒、暴怒两类。
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喜条达,因此一定程度的发怒有益于身心健康,持续时间短暂,程度较轻,很快能被自我调节控制,这样的发怒能宣泄紧张情绪,减缓面临的内在及外在的压力,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但是事物均有两面性,《素问·上气通天论篇》中有记载:“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古人云“多怒则百脉不定”。肝体阴而用阳,怒伤肝,大怒伤阴,使得阴血亏虚,肝阳上亢,出现气逆或出血等病证;郁怒伤肝,使得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还可影响脾脏、肺脏的功能,产生一系列病证,临床极为常见。
(三)忧与肺
忧,忧愁,是经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担心某种不愿发生的事情出现而产生的不良的情绪体验。每个人都不愿意出现忧愁的事情,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经历忧愁的情绪。短时间、程度轻的忧悲情绪经过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消除,但是忧愁悲伤过度,长时间的消极情绪存在,超越了人体的耐受能力,就会产生疾病。
肺为相傅之官,在志为忧,主气司呼吸,喜肃降,而忧愁使气机闭塞,影响肺的功能。《灵枢·本神》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肺气不降,气机不畅,就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等病证。若肺气郁结,可出现津液不布,肺热叶焦,发为痿证。
(四)思与脾
思,思虑,是探求事源的心理过程,是精神集中地思考事情或问题的过程。因思产生各种情志活动,思是情感基础,也是情感活动的主流。
脾在志为思,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思则伤脾,思虑过度会影响到脾的功能,导致运化失常,可以出现脘腹胀满不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若长时间的思虑不能得到排解,心情疲惫,脾气不振,纳食不佳,则会使人消瘦、面色无华,进而发展出现虚劳等证,如脾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更会出现痞满、积聚、鼓胀等证。
(五)惊与肾
惊是指突然遇到某种意想之外的事情时精神突然紧张的情感体验,如突然见到异物或听到巨响等,精神上猛然一振,心跳加快的一种体验。惊与恐常相伴,但惊程度轻,多由意外事物引起,而恐程度相对重,多由事先预感到的事物引起。
肾在志为恐,惊恐伤肾。《灵枢·本神》云:“肾藏精,精舍志。”若肾精不足,影响气血,则心神不宁,易受惊吓,多惶恐不安,坐卧不宁。倘若受到严重惊吓或时间较长,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则耗气伤精,损及肾脏,可导致腰酸腿软,二便异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