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系有链霉菌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抗生素,都具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氨基糖相连接的化学结构。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呈现抑菌作用,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本类抗生素目前在儿科临床上应用的药物主要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抗菌作用较林可霉素强6~8倍,对各类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系有链霉菌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抗生素,都具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氨基糖相连接的化学结构。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呈现抑菌作用,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阳性与阴性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其作用和红霉素相似,主要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并干扰肽酰基的转移阻止肽链延长。但与红霉素不同的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点不在同一位置上。本类抗生素目前在儿科临床上应用的药物主要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洁霉素、林肯霉素、Albiotic,Cillimycin,Lincocin,Lincomix,Licomec,Lizpion)

【药理及应用】 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为一抑菌药,在高浓度下,对高度敏感细菌具有杀菌作用。抗菌谱较红霉素窄,抗菌作用为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止肽链延长,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对各类厌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厌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一定作用。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拟杆菌属、梭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多数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及某些放线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粪肠球菌、酵母菌、奴卡菌、某些梭状芽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和真菌对本品耐药。用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和各种厌氧菌所致呼吸道感染、骨髓炎、关节及软组织感染、胆管感染、败血症等。空腹或食后口服吸收较快,不被胃肠道破坏,tmax2~4h。肌内注射tmax为1~2h。在体内分布广泛,各组织和体液中均可达到一定浓度,尤以肾、胆汁和尿液中浓度最高;骨髓组织中浓度与血浓度相似;也可进入胸液、痰液;脑脊液中浓度较低,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浓度仅为血浓度的40%,未达有效水平;可迅速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主要在肝内代谢,某些代谢物也具有抗菌活性。注射给药主要经肾、胆道和肠道排泄。口服主要以原药随粪排泄,少量经肾随尿排泄。t1/24~6h,肝功能不全时可延长。

【用法及用量】 儿童剂量:口服,30~50mg/(kg·d),分3~4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0~20mg/(kg·d),严重感染,40mg/(kg·d),分2~3次。成人剂量:口服,每次0.25~0.5g,3~4/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2~1.8g/d,严重感染,1.8~2.4g/d,均分2~3次。

【注意事项】 ①对本品或某些林可霉素类药过敏及深部真菌感染者禁用;②新生儿禁用;③有胃肠疾病者,尤其是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局限性肠炎或假膜性肠炎、肝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未完全控制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和恶性肿瘤、鹅口疮和念珠菌阴道炎等患者慎用;④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胃痛、腹泻、严重胀气等胃肠道反应,严重的还可有腹绞痛、腹部压痛、水样或血样便,偶见假膜性肠炎,可危及生命;⑤少数患者可能引起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胆红素升高、黄疸等肝功能损害;⑥偶见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⑦可引起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日光皮炎等过敏反应;⑧长期用药可致菌群失调,出现二重感染等;⑨静脉给药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⑩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可引起面部潮红、血压下降、心电图异常改变、心跳呼吸停止等;大剂量快速静脉给药,或与吸入性麻醉药同用,可加强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骨骼肌无力和呼吸抑制作用或呼吸暂停;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可延迟结肠内毒素排出,致使腹泻延长和病情加重;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镇痛药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可发生累加作用,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暂停;避免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等合用;与新生霉素、阿米卡星等药有配伍禁忌,不可混合使用;禁止直接静脉注射;预防急性风湿热的发生,或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时,若疗程达10d以上,应注意其不良反应;本品在脑脊液中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不宜用于脑膜炎治疗;餐前或餐后2h口服,服用时宜多量水送下;长期使用应检查血象和肝功能。

【制剂规格】 注射液:0.2g,0.3g,0.6g;片剂:0.25g,0.5g;胶囊:0.25g,0.5g。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Cleocin,Sobelin)

【药理及应用】 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抗菌谱和林可霉素相同,二药呈完全交叉耐药。抗菌作用较林可霉素强6~8倍,对各类厌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拟杆菌属、梭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多数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及某些放线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脑膜炎球菌、粪肠球菌、淋球菌、酵母菌、奴卡菌、某些梭状芽孢杆菌、流感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多数革兰阴性菌、肺炎支原体和真菌对本品耐药。用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胆管感染等,尤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亦用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局部应用治疗痤疮。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不被胃肠道破坏,tmax0.75~2h;磷酸盐肌内注射后tmax1h。体内分布广泛,可达唾液、痰、呼吸道、胸腔、肝、胆汁、膀胱、软组织、骨和关节中;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但当脑膜有炎症时,可渗入脑脊液;可透过胎盘屏障,在胎儿肝中浓缩。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94%,主要在肝中代谢,部分代谢物具有抗菌活性。少量药物以活性成分经尿和胆汁排泄,其余以不具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排泄。t1/22.4~3.5h,成人为2.4~3h,肾功能障碍时,可延长至6h。

【用法及用量】 儿童剂量:口服,10~20mg/(kg·d),分3~4次;严重感染,20~30mg/(kg·d),分3~4次。新生儿,每次5mg/kg,体重<1 200g,每12小时1次;体重1 200~2000g,≤7d,每12小时1次,>7d,每8小时1次;体重>2000g,≤7d,每8小时1次,>7d,每6小时1次。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5~25mg/(kg·d),分3~4次;严重感染,25~40mg/(kg·d),分3~4次,总量<5g/d。成人剂量:口服,每次0.15~0.3g,3~4/d;严重感染,每次0.3~0.6g,3~4/d。深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0.6~1.2g/d,严重感染,1.8~2.4g/(kg·d),均分2~3次。

【注意事项】 ①对本品或其他林可霉素类药过敏者禁用。②新生儿禁用。③有胃肠疾病者,尤其是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假膜性肠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④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易致与抗生素相关假膜性肠炎,出现水泻、腹部疼痛、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等症,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和直肠黏膜上有斑片样损害(假膜)。若系难辨梭菌引起,除停药、支持治疗外,应及时口服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杆菌肽、甲硝唑,或应用考来烯胺等离子交换树脂,但不宜同服止泻药。⑤少数患者可能引起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胆红素升高、黄疸等肝功能损害。⑥偶可引起面部水肿、皮疹、瘙痒、剥脱性皮炎、脓疱病、痤疮、药物热等过敏反应。⑦可引起眩晕、耳鸣等症状。⑧偶见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贫血等。⑨偶致继发于Q-T间期延长的心室颤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及血压下降、脉管炎。⑩偶可致与剂量相关的神经肌肉阻滞。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可引起面部潮红、血压下降、心电图异常改变、心跳呼吸停止等。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可延迟结肠内毒素排出,致使腹泻延长和病情加重。与庆大霉素等合用治疗混合感染具有协同作用,但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亦可能加强,可减弱肌无力治疗药物的作用,可增强和延长氯琥珀胆碱及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物的作用,药物配伍亦有禁忌。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镇痛药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可发生累加作用,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暂停。与奎宁合用可治疗巴贝虫病;与乙胺嘧啶合用可治疗弓形体病。体外试验可见与头孢他啶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体外试验与环丙沙星合用可增强对某些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可增强伯氨喹对抗卡氏肺孢子虫的活性。不可与红霉素、氯霉素等合用。体外试验可降低氨苄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注射剂与氨苄西林、苯妥英钠、巴比妥盐、氨茶碱、葡萄糖酸钙、硫酸镁等有配伍禁忌。长期用药可致菌群失调,出现二重感染等。口服时宜与食物或牛奶同服,并多量水送下。肌内注射宜深部注射。禁止直接静脉注射,可致心跳呼吸骤停。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可出现局部硬结、疼痛和无菌性坏死,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克林霉素磷酸酯系一注射用前体药物,在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血液后迅速被酯酶水解为克林霉素而发挥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和抗菌谱、注意事项等均和克林霉素相同。本品早产儿不宜应用,新生儿慎用。儿童剂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8~16mg/(kg·d);重症感染,15~25mg/(kg·d);危重感染,25~40mg/(kg·d);均分3~4次。成人剂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0.6~1.2g/d;厌氧菌感染,1.2~2.4mg/(kg·d);危重感染,4.8g/(kg·d);均分2~4次。注射剂:每瓶0.3g,0.6g,0.9g。

【制剂规格】 注射剂:0.15g,0.3g,0.6g;片剂:150mg;胶囊:75mg,150m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