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是通过腹腔镜完成全结肠切除术的主要步骤,且腹部切口明显小于常规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长度。目前,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开展的数量最少,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2.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 指腹腔镜下游离全结肠,部分分离系膜;经小切口将结肠提出腹壁,完成系膜分离,切除标本,重建肠道连续性。1.完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可采用4~5个穿刺切口,一般位于脐、右上腹、右下腹、左下腹。

【概述】 自1990年Jacobs进行第一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开展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类型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切除术(Miles手术、Dixon手术)和全结肠切除术等。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是通过腹腔镜完成全结肠切除术的主要步骤,且腹部切口明显小于常规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长度。目前,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开展的数量最少,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完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指腹腔镜下游离全结肠,分离系膜,切除标本,重建肠道连续性,经小切口或经直肠移出标本。

2.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 指腹腔镜下游离全结肠,部分分离系膜;经小切口将结肠提出腹壁,完成系膜分离,切除标本,重建肠道连续性。

3.手辅助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指通过6~7cm的小切口,术者左手经手助器进入腹腔,并建立气腹,腹腔镜下游离结肠,分离系膜,经手助器将结肠提出腹壁外切除,重建肠道连续性。

【适应证】 病变范围广、累及全结肠的疾病,包括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直肠病变轻者)及多原发结肠癌。

【禁忌证】 晚期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如输尿管、膀胱、小肠和十二指肠等,或瘤体直径过大、有团块状的淋巴结肿大者均不适合。

【术前准备】

1.一般检查 血常规、血凝、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等。

2.特殊检查 结肠镜、钡剂灌肠、结肠传染试验等明确结肠疾病诊断。

3.肠道准备 术前3~5d进食少渣饮食,术前3d口服肠道抗生素(甲硝唑、硫酸卡那霉素)。术前1d上午口服蓖麻油30ml,下午予20%甘露醇250ml+温开水1 000ml,45min内服完,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度脱水、晕厥、虚脱症状。排出大便清亮无渣则肠道准备完毕。对于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者,术前3d口服缓泻药,术前1d及术晨清洁灌肠直至排出大便清亮无渣为止。留置胃肠减压管和尿管。

【麻醉方式】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 病人取截石位,两腿尽量放低;术者和助手的位置应根据手术部队调整,一般术者站于患者两腿间,也可根据手术进程,站患者右侧或左侧。游离乙状结肠时采用头低足高位,游离横结肠时则需头高足低位;游离左半结肠脾曲时左高右低位,游离右半结肠肝曲则右高左低位。术前位置也应根据手术进程而定、行低位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时,术者立于患者右侧;行左半结肠、横结肠切除时,术者立于患者两腿之间;右半结肠切除术时,立于患者左侧。

【手术步骤】

1.完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可采用4~5个穿刺切口,一般位于脐、右上腹、右下腹、左下腹。脐部置入腹腔镜,右下腹采用12mm套管,便于超声刀的更换,其他穿刺口均采用10mm套管;若手助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则不需12mm套管,可多采用5mm套管。手助切口常选下腹正中或右下腹,长5~7cm。

2.建立气腹、放置套管后,腹腔镜经脐部入腹常规探查,了解腹内脏器情况,明确结肠疾病性质、程度和范围,若有肿瘤应注意有无明显转移、肿瘤部位浆膜是否受侵以及有无腹腔种植等。

根据病变位置,以先正常后异常、先容易后困难的次序分离全结肠,可按乙状结肠、降结肠、脾曲、横结肠、肝曲、升结肠和盲肠顺序游离,也可按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顺序游离。但均松解一段、游离一段、检查一段,避免重复暴露一个视野,这样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并保证了手术的连贯性。

腹腔镜下结肠的游离有两个外科平面:一是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外侧缘的腹膜Toldt线和横结肠上方的胃结肠韧带;二是结肠系膜。

3.对于肿瘤患者或腺瘤息肉恶变者,手术全过程应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包括肿瘤非接触、血管根部淋巴组织清扫,切口保护、低渗盐水或无菌蒸馏水冲洗腹腔等措施。手术进行顺序:低位直肠游离、乙状结肠游离、左半结肠游离、右半结肠游离;运用超声止血刀、电凝剪刀、速扎系统等游离直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降结肠侧腹膜、结肠脾区、肝区、胃结肠韧带、升结肠侧腹膜,显露并保护双侧输尿管;于结肠系膜上暴露出肠系膜血管,分离并保留回结肠血管主干。横结肠游离涉及邻近脏器较多,包括十二指肠、胰腺、脾等,是全结肠中最困难的部分,尤其是恶性疾病时,应仔细判断,避免损伤,必要时将镜头转至右上腹,至十二指肠前方时注意推开十二指肠,避免损伤。游离全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于相应系膜血管根部(直肠上血管、乙状结肠血管、左结肠血管、结肠中血管、右结肠血管)结扎并切断,切断直肠侧韧带,分离骶前间隙,裸化中下段直肠至肠壁,腔内旋转型Endo-GIA离断直肠下端;延长右下腹主操作孔至3~4斜形切口,塑料套保护切口,取出全结肠,距回盲部8~10cm处切断回肠,游离长约40cm的末端回肠,作一20cm长的J形贮袋。

4.回、直肠吻合重建消化道,吻合器吻合时,安置抵钉座后于抵钉座上结扎一根丝线后还纳入腹腔,可避免在小肠襻中寻找回肠断端的困难,由于吻合常低于直肠上段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因此应采用弯吻合器,在直肠腔内插入时应小心避开直肠横襞,有时会难于插到位,应轻柔、耐心、吻合时,由于腹腔镜大体观不如开放手术,应反复确认回肠系膜无扭转再吻合;还纳腹腔;关闭系膜裂孔,生理盐水或低渗盐水、无菌水冲洗腹腔,关闭切口,重新建立气腹,观察体内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

【术后处理】

1.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24h内每30min~1h监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且每小时4次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2.体位 患者术后回病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渗出液的吸收及引流,并尽早地下床活动。

3.饮食 术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全胃肠营养(TPN),2~3d肛门排气,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拔出胃管,进全流质饮食,若无不良反应改为半流质饮食;术后1周可进少渣软食;2周左右进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且少渣的饮食。

4.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折叠及脱出,注意观察引流液色、量及性质并详细记录。

5.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护理 由于术后多为水样大便且次数增多,对肛门周围皮肤有一定刺激易出现肛周湿疹。指导患者便后及时清洗肛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外用氧化锌搽剂,减少肠液对肛周皮肤的刺激,必要时应用收敛药与止泻药,如咯哌丁胺。定时扩肛,术后2周起每日定时冲洗肛门内及扩肛,协助患者建立排便反射,促进新直肠壶腹的形成,以尽快恢复排便功能,预防吻合口狭窄,一般3~6个月可恢复成形大便。

【并发症及处理】

1.腹腔内出血 是腹腔镜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手术后1~2h内血压骤降,面色苍白,同时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如若发生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

2.穿刺切口 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感染。

3.下肢静脉炎、血栓形成 由于气腹造成下腔静脉压力升高,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下肢静脉压力升高,输液后易发生渗出、炎症,术后输液时应避开下肢静脉。

4.肩背酸痛 可能与气腹压力过高或CO2刺激膈肋神经反射有关,术后平卧,持续吸氧6~8h,以尽快将CO2排出。

5.双下肢酸痛 可能由于气腹压力阻碍下肢静脉血回流,造成局部组织、细胞代谢产物蓄积所致。给予温水泡双足、擦澡等措施,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