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是痔注射疗法和胶圈套扎疗法普及推广的年代。笔者在临床应用上述方法治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消痔灵四步注射法治疗内痔,发现近期疗效明显,特别是对出血性内痔效果好,但对脱出性内痔则疗效较差,且复发率高。治疗的痔患者中,经1~2年的随访观察,有近半数以上的患者复发,这就使笔者对该疗法在治疗内痔脱出的疗效方面产生了怀疑,同时也促使其去寻觅一种既安全,又疗效高、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小的治痔方法。于是笔者又开始学习使用胶圈套扎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觉得胶圈套扎疗法与注射疗法相比,具有疗效高,而且不易复发的优点,但有大出血的倾向(有关资料统计大出血发生率占1%~2%)。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内痔患者,在行胶圈套扎治疗后的第13天出现了大出血。由于出血量大,当时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垂危,若不是抢救及时,很可能有生命危险。该患者虽经抢救转危为安,却提示这一疗法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为此,曾有一段时间笔者不敢再使用胶圈套扎法治疗患者。后经冷静思考后认为,胶圈套扎法是源于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精髓。在痔的治疗方面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在肛肠科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是不应该放弃的。只要能解决其治疗中的出血问题,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胶圈套扎出血的问题呢?为此我们对痔出血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痔血管的突然扩张,原已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血栓不能随扩张的血管内径的增大而相应增大,致使血管壁与血栓之间出现间隙,加之有腹压和血管内压增高因素的存在,血液从血管间隙流出并冲掉血栓,从而使原已闭塞的血管断端重新开放,以致形成大出血。大出血成为这一疗法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的拦路虎。那么,怎样做才能使痔组织脱落后至痔黏膜修复前其痔血管断端不出现扩张而且使血栓栓塞牢固(不脱落),是解决出血问题的关键所在。依据先贤对痔病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和生物力学新理论,以顽强的毅力,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驱使笔者在各个领域去奋争,前人在用结扎法及注射法治疗痔病中创立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后人就是要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同时再开发、再创新,以期拿出更好的成果,来告慰先人,服务于当代,造福于后人。每想起这些,就寝食难安,不能再愧对列祖列宗的发明,而仰他人发展之鼻息,作为一名华夏子孙,应感到肩负的责任和重大使命,应无条件地承担起创立新疗法的重任。为此产生了将两种疗法结合在一起的想法(即将注射法与套扎法融为一体的新方法),以求达到优势互补,从而能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为达到这一创新目的,首先对已有的套扎器进行改造,使其能在套扎的同时具备注射给药的双重功能。因此笔者发明了吸注套扎器。该器械一经申报,便被授予国家专利。该器械的研制成功,确定了该疗法的治疗体系已经形成。经过20多年的医疗实践,结合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又根据不同疾病治疗的不同需要,将其逐渐演变为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吸注法(用于治疗早期内痔、扁桃体炎、腋臭等),吸注套扎法(用于治疗Ⅱ期以上的内痔、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等),套扎注射法(用于治疗外痔和混合痔的外痔部分)。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具备了一套较成熟的操作规程,因此吸注套扎治疗新技术已逐渐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