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肠的形态与区分

直肠的形态与区分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直肠的新概念是,上自第2骶椎平面,下至肛门直肠肌环平面,为直肠的固有成分。第2骶椎平面以上至骶岬处称直肠乙状部或直肠乙状结肠移行部。在矢状面上,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形成一个弓向后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在直肠壶腹内有呈半月形的黏膜横皱襞称为直肠瓣。直肠检查时,可用手指触知,易被误认为新生物。直肠瓣的功能可能是支持直肠内粪块,并使粪便回旋下行以减慢其运行至肛门的时间。

目前直肠的新概念是,上自第2骶椎平面,下至肛门直肠肌环平面,为直肠的固有成分。第2骶椎平面以上至骶岬处称直肠乙状部或直肠乙状结肠移行部。由肛管上缘至齿状线的一段称直肠终末部或直肠肛管移行部。

(一)直肠的弯曲

直肠并不直,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在矢状面上,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形成一个弓向后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继续下行,直肠绕过尾骨尖转向后下方,又形成一个弓向前的弯曲,称直肠会阴曲。会阴曲呈直角,又名肛直肠角,此处是最高肠内压区的中枢地带。

在额状面上直肠还有三个侧曲:上方的侧曲凸向右,中间的凸向左,最后直肠越过中线形成一个凸向右的弯曲。因而直肠侧曲呈右-左-右的形式,但直肠的始末两端则均在正中平面上。

(二)直肠瓣

在直肠壶腹内有呈半月形的黏膜横皱襞称为直肠瓣。直肠瓣宽1.4cm,长为3.0cm,约相当于直肠圆周的2/3。它由黏膜环肌和纵肌层共同构成。直肠瓣有上、中、下三个,其位置排列大致为左-右-左。最上方的一个接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位于直肠左侧壁,距肛门13cm。中间的一个是三个瓣中最大的一个,位置恒定,内部的环肌层发达,常称肛门第三括约肌,位于直肠的前右侧壁,距肛门约11cm。最下方的一个位于中瓣的稍下方,位置最不恒定,多位于直肠左侧壁,距肛门约8cm。直肠检查时,可用手指触知,易被误认为新生物。

直肠瓣的功能可能是支持直肠内粪块,并使粪便回旋下行以减慢其运行至肛门的时间。在直肠镜检查时可见正常的直肠瓣边缘薄而柔软,若瓣的边缘变厚,常是炎症的反应。若瓣萎缩常表示过去有慢性感染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