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采取那种饮食疗法,维持肥胖者的身心健康,尽量减少减肥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而同时能减少储存于体内的脂肪量是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因而在饮食治疗之前应做到了解正常人体的每日所耗能量和有关宏量营养元素的供能量,以确定合适的热能摄入量;适当分配比例的营养素及其供给;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树立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尤其是要做到持之以恒。治疗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地控制热能摄人和增加热能消耗,彻底纠正热能高代谢状况,切不可急于求成;建立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措施,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
高脂血症患者一般以减少膳食中的热量以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摄入的总量及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量,增加膳食中适宜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为基本原则。
一、热量的摄入标准
人体获得的热能主要来自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通常三大营养素占热量的百分比以蛋白质占13%~15%,脂肪≤20%,糖类占65%~70%为宜。其中高胆固醇血症者,脂肪所占热量的百分比降至16%以下;高三酰甘油血症者,糖类所占热量的百分比应<70%。由于年龄、性别、体力劳动强度及健康状况不同,每日所需要的热能也不一样。
二、摄入脂肪的质量
对于摄入脂肪的质量,应考虑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S)。由于饱和脂肪酸可提高HMG-CoA还原酶(为合成胆固醇所需要的酶)的活性,从而增加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速率,提高血中胆固醇的浓度。由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沉着后,不易重返血液而运回肝脏进行代谢,且与血栓形成有关。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促进粪中类固醇与胆酸排泄的作用,使血中胆固醇下降,低密度脂蛋白也下降,且亚油酸又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摄入太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可使红细胞膜和线粒体膜遭到破坏,易于诱发肥胖等,一样不利于健康。研究证明,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S)值在1~1.5范围比较合适;对于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P/S值在1.5~2.0为宜。
一个人每日摄入的脂肪量以≤20%的总热能水平为宜。
三、胆固醇的摄入量
膳食中的胆固醇与血中胆固醇呈曲线相关。膳食中摄入的胆固醇增多,血清中胆固醇则相应增加,但摄入中等量至较大量时,血清胆固醇增高值则相对减少。根据国际多数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健康成人胆固醇的摄入量以低于300mg/d为理想,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则以低于200mg/d为宜(表9-3)。
表9-3 常见食物中胆固醇含量
四、蛋白质的质量
蛋白质的质量问题主要指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由于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而植物性蛋白质中则往往缺少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故一般多强调进食动物性蛋白质。但动物性蛋白质又有饱和脂肪酸过多之弊,故应充分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尽量从植物性食物中摄取蛋白质,尤其是多食用豆类,使混合的植物性食物氨基酸模式符合人体的需要。一个人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应根据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及健康和疾病情况而定。一般说来,健康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蛋白质1.2g,相当于总热能的12%左右;但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以及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等应适当增加;高三酰甘油血症、肥胖等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应适当增加。对于每天动物蛋白质摄入的比例最好控制在总蛋白摄入量的30%~50%范围,这样有利于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防治。
五、食物纤维的摄入
粗纤维中的木质素可以和胆酸结合限制其重吸收,增加粪中类固醇与胆酸排泄量,有降低胆固醇生成的作用,故应多食用粗粮、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品。
六、维生素的摄入
已知多种维生素与脂质代谢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它们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的量很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提供,因此平时应多摄入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
七、微量元素的摄入
不少微量元素(如铬、镁、铜等)与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防治密切相关,而这些微量元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我们平时也应注意摄入含有各种不同微量元素的食物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