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一般根据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将高脂血症分为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单纯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三种。对于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防治,按照上述三种类型的不同措施进行已经足够,但在有条件进行高脂蛋白分型的地方,尚可参考目前国际上提出的有关方案进行防治。现将各型的饮食
防治措施说明如下。
一、Ⅰ型——高乳糜微粒血症
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乃是本型唯一的治疗方法。用无脂饮食即可使其血中乳糜微粒消失。脂肪的摄入量应限制到能减轻症状和预防腹痛发作为限度。一般成人每日脂肪摄入量约为25~35g,儿童为10~15g,任何高脂饮食应绝对避免,必要时可补充中链(8~12个碳原子)脂肪酸,由于这类脂肪酸摄食后可直接通过门静脉,不致形成乳糜微粒,故不会引起血中这类颗粒含量增高。本型对热能、蛋白质、胆固醇和糖类不必过分限制,以防营养摄入不足。而且,由于低脂饮食,易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故必要时应予以补充。
二、Ⅱ型——高β-脂蛋白血症
此型的主要特点为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增高,Ⅱa型的治疗方法与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同。Ⅱb型患者除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外,三酰甘油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故治疗方法类似混合型高脂血症。在限制食物胆固醇和动物脂肪的同时,往往需要控制热能和糖类,尤其是简单糖类的摄入。
1.Ⅱa型 为β脂蛋白(LDL)和胆固醇增高,三酰甘油正常。皮肤、肌腱、角膜上出现黄色脂肪沉积,动脉硬化加快,可合并肝功能不全、肾病及甲亢等。可能因进食过多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饮食要求应严格限制胆固醇,按病情轻重,全天应<300mg。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尽可能减少肉类食品;P/S比值以1.5~2为宜。蛋白质及糖类无需限制,总热能按每天0.126~0.146kJ(30~35kcal)/kg供给。
2.Ⅱb型 为β脂蛋白(LDL)和前β脂蛋白(VLDL)浓度升高,并常有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轻度增高。皮肤上出现黄色或橙色脂肪沉积,为黄色瘤,动脉硬化形成。此型较常见,与遗传有关。饮食营养治疗基本与Ⅱa型相同,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低于300mg,但可提高蛋白质供给量,糖类应禁用蔗糖、甜点心等,限制饮酒。
三、Ⅲ型——“阔β”带型
Ⅲ型表现为前β脂蛋白(VLDL)、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升高,多在45岁以后发病,大部分病人为肥胖体型,患者可有手掌、肘部、膝部、臀部及肌腱黄色瘤,冠状血管或周围血管动脉硬化加快,并有糖耐量试验异常。饮食营养治疗首先限制热能,使体重下降和维持理想体重。体重下降,血脂即明显下降。注意热能控制不宜过快,否则脂肪氧化过多可产生酮体,引起酸中毒,亦可致心律不齐。糖类宜占总热能50%,蛋白质20%,脂肪30%,可适当增加玉米油,胆固醇摄入量应<300mg/d,限制饮酒,忌甜食。
四、Ⅳ型——高前β-脂蛋白血症
此型可见血清VLDL和三酰甘油均明显增高,胆固醇正常或偏高。临床常见于30岁以上伴有肥胖的病人,血尿酸增高,糖耐量试验异常;多由遗传或饮食不当所致,尤其是热能和糖类摄入过多。饮食治疗应维持理想体重为原则,控制热能和糖类,糖类占总热能50%为宜。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以及控制胆固醇<300mg/d,限制饮酒。
五、Ⅴ型——高前β-脂蛋白血症和乳糜微粒血症
为Ⅰ型和Ⅳ型的混合型,血清CM、VLDL、三酰甘油浓度都升高,胆固醇正常或稍高。常见症状有肝脾大,皮肤黄斑,糖耐量试验异常,血尿酸增高,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可合并肥胖。饮食中只要单纯控制脂肪2周,血脂可降低;脂肪占总热能30%以下,糖类50%、蛋白质20%。总热能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胆固醇300~500mg/d;供给高蛋白质饮食,忌用甜食,限制饮酒。
本型对食物脂肪和糖类反应均较敏感。为了有效地降低血脂,两者均需限制,且脂肪的限制应该更加严格,控制热能摄入对本型十分重要。消瘦者有时应增加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