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症的治疗原则包括:尽可能避免接触致敏花粉;正确地进行对症治疗;合理地应用特异免疫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过敏原清楚的花粉症患者来说,发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郊游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条件的可以到没有此类花粉地区旅游或暂住,直至花期过后。
2.对症治疗 由于完全避免花粉难度大,除了应用黏附剂(花粉阻隔剂)吸附进入呼吸道的花粉外,发作期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物是花粉季节中最常用的一类对症药物。与组胺H1受体结合,多能有效地控制花粉症的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多及眼部症状。
(2)白三烯拮抗药:花粉过敏反应的迟发相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鼻塞、气管平滑肌痉挛、眼部充血水肿,孟鲁斯特钠等白三烯拮抗药能够有效地减轻上述症状。
(3)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防止其脱颗粒释放介质而引发临床症状。目前,色甘酸钠的外用剂型有鼻喷剂及滴眼液。
(4)减充血剂:肾上腺素受体α1、α2激动药可快速有效地缓解鼻塞。如麻黄碱、羟甲唑啉滴鼻剂。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
(5)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滴眼液是治疗花粉症的有效手段。药物直接作用在患部,效果好,因为全身吸收很少,所以激素的副作用显著减轻。
(6)全身应用长效糖皮质激素:对于重度的花粉症的病人,应用抗组胺药及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不能很好地缓解症状时,需要应用长效糖皮质激素。
(7)抗人IgE抗体:为人鼠嵌合型抗体,可以中和体内IgE,季节前使用可以控制发病。
(8)免疫调节剂:该类药物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正逐渐受到重视。
(9)中医中药:从中药中筛选有效的治疗过敏反应疾病的药物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目前多从肺、脾、肾入手,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花粉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0)合并支气管哮喘:其处理原则见第14章有关内容,合并荨麻疹、湿疹的治疗见第19章有关内容。
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联合用药,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喷剂、色甘酸钠及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同时应用;如效果不满意,可加用白三烯拮抗药;症状如还不能被控制,考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注意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3.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始于1911年,是针对致敏花粉而采取的对因治疗措施,由于针对性强,所以临床效果较好,副作用也很少。20世纪50年代后被广泛使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各国专家的不断努力,已经更加规范和安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了高质量、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并向全球推荐。
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反应病的研究和应用是从花粉症开始的。是目前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有效率在80%~98%。通过改变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来调节Th1和Th2的平衡,目的是提高机体对相应致敏花粉的耐受能力。花粉症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有两种形式,即季节前特异性免疫治疗和持续性特异性免疫治疗。大多数学者赞同前者,一般在发病前4~6个月开始治疗,治疗的开始浓度根据过敏反应(皮肤试验)的程度确定。一般要连续治疗2~3年或症状消失后再用1年。
(1)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适应证:①花粉症的过敏原清楚;②病人症状重、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2个月;③合并哮喘或有哮喘倾向;④对症用药不能控制病情;⑤有该花粉的标准化减敏制剂。
(2)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禁忌证:①花粉症的过敏原没有查清;②没有该花粉的标准化减敏制剂;③5岁以下幼儿、妊娠妇女;④花粉症发作期间;⑤重度异位性皮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
(3)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优点:①是目前唯一针对病因的疗法,80%以上的病人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减轻;②显著减少了病人对药物的依赖;③停用减敏治疗后5~6年以上不复发;④可以避免症状的进一步加重或新的过敏原增加;⑤减敏治疗后特异体质得到改善。
(4)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局限性: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致敏原;②并非所有的过敏原都可用于减敏治疗;③长期注射增加病人的痛苦,依从性差。
(5)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由于减敏注射的是过敏原,注射后可以出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红肿、瘙痒,严重的可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原发病的表现,如感觉手脚发麻,口腔、舌尖有针刺或辣感,气急,还可能出现哮喘、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减敏注射要求病人在注射后至少观察15~30min,如出现注射部位皮肤红肿但直径小于5cm,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局部红肿直径大于5cm,出现其他部位的荨麻疹,打喷嚏、流涕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控制症状;有哮喘、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表现的须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详见第20章)。
虽然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了认可,但在临床实践中必须重视,配制减敏制剂时必须认真书写治疗记录,绝对避免出现治疗浓度差错;每次注射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注射浓度、剂量;严格执行注射后留观15~30min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治疗更安全(具体方法见第4章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