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反应又称食物变态反应,即人体对食物抗原产生的超敏反应。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食物过敏作为临床最早表现出来的过敏反应症状,婴幼儿的发病率高于成人。
人们对食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食物过敏为食物不良反应的一种。但无论是食物过敏反应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物不良反应,在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别,所以有时会出现一些概念混乱或用词不当的现象。1995年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建议根据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来分类,将有关名词统一起来。
一、食物过敏的定义
1995年根据欧洲变态反应学会和临床免疫学会建议,以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或食物超敏反应(food hypersensitivity,FH)作为表述食物过敏的术语。食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to food)是指由食物成分或食品添加剂引起的一切不良反应,分为毒性反应和非毒性反应两类。细菌污染和化学污染可引起毒性反应,任何人只要食入足够量的被污染食物均会发生反应。非毒性反应涉及个体的遗传易感性,根据发病机制又分为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FI)和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不涉及免疫机制,通常由消化酶缺乏所致,最常见的是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的定义为食物进入人体后,人体对食物中抗原物质产生的由免疫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食物过敏已经是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症状和呼吸道症状。食物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各种免疫病生理机制均可涉及。其共同特点是必须有过敏原的预先接触即前接触,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时,才诱发过敏反应。
二、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
食物过敏反应可以很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但由于临床表现不易区分和缺乏国际疾病的分类标准,临床上很难将食物过敏与食物毒性反应及食物不耐受区分。而尽管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实验(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 food challenge,DBPCFC)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能确定暴露于过敏食物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但该诊断方法不能确定具体的过敏机制,费用昂贵且耗时较长,因此较少用于人群调查研究。而由于诊断方法不同,各国报道的人群研究的食物过敏率差异较大。因此食物过敏反应的准确发生率尚不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资料中其发病率低于人们的预计值。
据调查,将近25%的人(儿童和成人)经历过一次食物过敏反应,2.2%~2.8%的婴幼儿在1~2岁时对牛乳过敏。28%的母亲认为他们的孩子至少有一次食物不良反应。但经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仅有8%得到证实,仅占有食物过敏反应病史患者的1/3。有些研究提示成人食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为1%~2%。几项以双盲对照食物激发实验阳性为诊断标准的人群研究显示,0.5%~2%的成人和6%~8%的儿童有食物过敏问题。
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是1.4%(0.5%~3.5%)。北美报告整个人群中食物过敏反应的患病率为10%(儿童13%,成人7%),美国对480名新生儿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显示,28%的被调查儿童在3岁前有过食物不良反应,经食物激发实验证实其中8%儿童至少对一种食物过敏。在美国花生和坚果过敏的发病率大约是1.1%(成人为1.6%,低于18周岁的儿童为0.6%)。但在中重度、顽固性的特应性皮炎和哮喘儿童中,有30%儿童患有食物过敏反应,10岁以后,食物过敏症发病率下降。而美国每年有300~500人死于食物过敏。
欧洲报告儿童时期的患病率为0.3%~7.5%,成人为2%。一项安慰剂对照双盲食物激发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期食物过敏反应患病率为2%~7.5%,而成人则明显低于儿童。荷兰白种人食物过敏发病率成人为1.4%,儿童为5%~7%。对荷兰和英国成年人的3项研究中自述患病率为12%~19%,而经DBPCFC确诊的仅为0.8%~2.4%。丹麦对1 700名儿童的一项调查结果有6.7%的儿童在第一年有牛奶过敏症状,但仅2.2%得到开放实验证实。
澳大利亚学者调查结果表明,澳洲3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为3%~7%,2岁以下儿童对蛋类过敏者为3.2%,对牛奶过敏者为2.0%,对花生过敏者为1.9%。有关亚洲和非洲国家食物过敏的人群研究很少,国内报道也并不一致,如有报告显示0~24个月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为3.5%~5.2%;1岁内婴儿食物过敏患病率为6.1%,4~6个月为高发年龄段,提示婴儿期是食物过敏易感年龄。而一项以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为诊断依据的研究显示,2岁以下幼儿食物过敏率为5.3%。笔者参与的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食物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本人自述的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在6%左右,但是经过皮肤点刺试验证实的不到2%。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成人对食物添加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大约为0.1%。患食物过敏一年以上的儿童出现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危险性比短期患食物过敏的儿童分别高出2.4倍和4.5倍。统计显示正常人群中食物过敏反应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由于婴儿及儿童胃肠道屏障作用差,且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故婴儿及儿童患病率较成人高。婴儿及儿童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特别是18个月后明显下降。
食物过敏的发病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婴幼儿及儿童发病率较成人高。出生后婴儿的肠道开始接受大量的食物抗原,但其胃肠道的免疫及非免疫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出生后1个月内胃酸分泌少,在2岁内肠道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也未达到成人水平,肠道绒毛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差等,都导致食物抗原易于通过肠道黏膜,进入体内。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小儿肠道对食物抗原产生耐受反应(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少数具遗传易感性的婴儿,食物抗原易诱发各种异常免疫反应。②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婴幼儿食物过敏有一个自然病程,大多数患儿到2~3岁时,对以前致敏的食物耐受,症状也随之消失。一项对婴儿牛奶过敏的前瞻性研究表明,56%的患儿在1岁、70%在2岁、87%在3岁时对牛奶不再过敏,也就是说,大多数牛奶过敏者到3岁时就能饮牛奶了。但对花生、坚果、鱼和贝类的过敏者,敏感性将持续存在。③实际发病情况较自我估计为低。很多情况下患者可能把进食后发生的不适反应归于食物过敏。美国对300名母亲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7%的母亲认为孩子对食物有不良反应。但经多项研究表明,主诉有食物过敏者,经食物激发试验证实者仅为1/3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