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阵发性鼻痒、鼻塞及连续性喷嚏、有大量水样分泌物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两种类型。可与哮喘并发,70%~80%的哮喘患儿合并有过敏性鼻炎;而患过敏性鼻炎的人群中,其日后患哮喘的风险是无过敏性鼻炎人群的4倍。2001年提出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一种气道,一种疾病(one airway,one disease)”的理念,因此在治疗中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对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应进行哮喘评估;哮喘患者应对过敏性鼻炎进行评估;根据安全性、有效性,应采用上下气道联合治疗的策略。
一、病因及机制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过敏性体质(遗传)及室内、外过敏原的接触有关。常见的过敏性鼻炎发作刺激物主要有尘螨、真菌、动物皮毛、昆虫、花粉、油漆、化学粉末、氨水、尘土、汽车尾气、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等,此外,许多食物均可引起过敏,如鱼虾、牛奶、鸡蛋等;药物如水杨酸、磺胺类和抗生素等也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过敏体质的人在吸入过敏原后,引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使鼻黏膜处于致敏状态,当致敏原再次吸入鼻腔时,激发鼻黏膜明显的组织反应,发生充血、水肿和因介质释放引起的浆液性及黏液性分泌物增加,所有这些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鼻阻塞、流清涕、鼻发痒和打喷嚏等过敏表现,并随着时间推移,鼻黏膜对致敏原日益敏感,致病情逐年加重。
二、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关系
1.大多数哮喘病人有鼻炎病史,且超过30%的持续性鼻炎病人患有哮喘或者将来发展成哮喘。
2.鼻炎通常出现于哮喘前,且是发展成哮喘和增加哮喘严重性的共同危险因素。
3.鼻炎和哮喘共有一些危险因素:如常见的室内、外过敏原(如屋尘螨,动物皮屑)及少见的花粉对鼻和支气管的共同侵袭、职业性的致敏物和非特异因素(如阿司匹林)等。
4.“ARIA(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提倡,对所有哮喘病人必须考虑是否患有鼻炎,在制订治疗计划时应二者共同考虑。
5.哮喘和鼻炎都被认为是气道的炎症性疾病,但二者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上尚有一些不同。虽然鼻和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可能相似,但鼻阻塞症状主要是由于鼻炎时的鼻黏膜充血,而哮喘时气道平滑肌收缩起决定性作用。
6.鼻炎的治疗可以改善哮喘的症状。
三、临床表现及特点
过敏性鼻炎的四大主症是:连续打喷嚏、鼻内奇痒、流清水样鼻涕及鼻塞。常年发作者清晨起床时症状明显,季节性发作者多在花开季节。鼻痒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患儿经常用手指或手掌揉擦鼻部。眼部表现为结膜发红、发痒及流泪,眼眶下黑眼圈(经常揉眼所致);鼻部表现为鼻痒、鼻涕多(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鼻塞、打喷嚏,儿童可由于揉鼻子出现过敏性敬礼征(allergic salute)。可有暂时嗅觉消失。经口呼吸,有的患儿伴有头昏、耳闷、头痛。鼻部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甲可呈息肉样变,鼻腔内充满水样分泌物;前鼻间隔有时可见出血点和溃疡。
四、辅助检查
鼻分泌物或血涂片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过敏原试验阳性及血清过敏原的特异性IgE增高对明确过敏原有重要帮助。鼻诱发试验仅适用于难确诊的较大儿童,即将可疑过敏原喷于鼻黏膜上或以含有过敏原之试纸置于下鼻甲黏膜上,5min后若有鼻内发痒、打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黏膜肿胀、鼻塞五种过敏性鼻炎症状中之二项出现,即可认定为过敏性鼻炎;本实验应慎用,有时可诱发哮喘发作或其他过敏性反应,需在有监护及抢救条件下进行。
五、诊 断
具有上述典型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查一般不难诊断。此外,要注意询问过敏原接触史与鼻部症状出现的关系;是否有过敏体质的个人史或家族史;个人或家族中有无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等;这些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极有帮助。在诊断时还需注意,有些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并不典型,个体差异也较大,常年性发作型鼻炎的病人亦可同时出现季节性的发作;注意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疾病的检查。
六、相关性疾病
鼻窦炎可伴随过敏性鼻炎发生;无论急性和慢性鼻窦炎都能使哮喘恶化;鼻窦炎的确定诊断需做CT扫描证实。鼻息肉也常与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伴随,有报道29%~70%的鼻息肉患者可能患有哮喘;鼻息肉在儿童并不常见。听音管功能障碍、慢性浆液性(或分泌性)中耳炎也可是过敏性鼻炎并发症;中耳炎与听音管功能障碍有关,后者与过敏性鼻炎相关。
七、鉴别诊断
主要需与血管舒缩性鼻炎相鉴别。血管舒缩性鼻炎又称血管运动性鼻炎(血管性鼻炎),打喷嚏、流水样鼻涕的症状易与过敏性鼻炎混淆。前者为非过敏原所致,主要与干燥鼻腔突然接触冷空气时产生的“过激”反应有关,即鼻黏膜血管过度扩张,引起鼻塞、打喷嚏、疼痛及流清涕(腺体分泌过多)。鼻分泌物涂片一般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须除外过敏或感染性因素。此外,尚需与普通感冒(引起鼻塞、流清涕等)、化脓性鼻炎和鼻窦炎、增殖腺肥大等相鉴别。一些较少见的鼻咽部发育异常也要除外,如鼻后孔狭窄或闭锁、腭发育不良、鼻咽部肿瘤等。
八、治 疗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较为复杂而长久,但只要坚持治疗,多数病人可获得明显改善。其中季节性疗效较常年性好,此与后者过敏原分布广泛有关。
1.尽可能避免接触或摄入已知过敏原。
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组胺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类固醇激素等。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药物,对打喷嚏、鼻痒、流涕有效。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包括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赓啶和异丙嗪等,虽然起效快,服药后0.5~1h能迅速控制症状,但有嗜睡、困倦等副作用。现在已经有了第二代抗组胺药,如开瑞坦、西替利嗪等,它们不仅疗效好,而且基本无上述副作用。因此,有条件时应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
(2)鼻用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稳定剂。鼻腔内喷入,可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病情较轻者,可用4%色甘酸钠喷鼻或吸入色甘酸钠干粉100~200mg,每日3次。因色甘酸钠十分安全、无副作用,特别适用于儿童。
(3)类固醇激素:适用于症状较重者,可选用新一代的类固醇药,如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或糠酸莫米松(内舒拿)等喷鼻。效果良好,无全身副作用,为目前较理想的药物。每天一次,其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一半或更低。因为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小,对儿童发育影响小。
(4)鼻用减充血剂:即血管收缩剂,治疗因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局部应用1%麻黄素液滴鼻可以缓解鼻塞症状。但该药只能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5~7d,否则会引起药物性鼻炎。婴儿禁用血管收缩剂。
(5)白三烯调节剂:现研究认为,白三烯与过敏性鼻炎较为密切;有报道,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尤其与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
(6)其他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异性脱敏疗法)可用于其他治疗无效且与特定过敏原密切相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冷冻、局部神经切断术等治疗手段尚需临床进一步评价。
九、预 防
治疗过敏性鼻炎预防为重中之重。首先应该寻找过敏原,然后避免之。外出时戴口罩可减少过敏原的吸入;在花粉或者灰尘较多的季节,关闭汽车或者房间的窗户;避免接触毛皮、地毯、羽绒制品,家里尽量用吸尘器清洁环境,可以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空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流动;卧室内使用无致敏作用的床单及被褥,如使用密闭良好的床垫及枕头,及柔韧性较好的床单和枕巾等,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单枕巾;对家居环境的装修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及时清洁室内物品上的灰尘;去除利于真菌生长的环境因素;远离宠物的皮屑、唾液及粪便等;杀灭蟑螂等害虫,蟑螂排泄物中的蛋白是引起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重要物质。避免食入性过敏原的摄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减少感冒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