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药治疗中老年疾病的过程中,要根据中老年人脏腑的情况,仔细分析,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急则治其标而顾其本。缓则治本而顾其标,用药平和才能达到治疗之目的。
——题记
随着年岁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一般来讲,中老年人疾病一般以虚证为主,可兼有实邪,虚中有实,虚实相兼。
一、健身用药的原则
中老年人的病变以虚为主,治疗方法也就必须从虚入手,以补益为主,即用药必须增强脏腑功能,特别是肝肾功能,辅以疏通经络,祛除外邪。用药应侧重于扶正祛邪,适当地加配养阴药物以调补肝肾阴虚之证,滋阴助阳。如老年人哮喘,主要是由肺、肾两虚所致,这就应以养肺阴、滋肾阴为主,加配上咳喘化痰药,以扶正祛邪。如果喘息过甚,急则治其标,先以止喘化痰药,待喘息和缓,再投以固本养阴药,以固其本,扶其正。中老年人如患有外感表证,由于中老年人脏腑比较衰弱,表里证往往夹杂,虚实相兼,这时除了投以解表药之外,还要投以补养药,不能妄用过于发散的解表药,以免伤害脏腑正气。
在选用滋补药时,不宜选用性烈味厚之品,应以性平为主,即使用温补或寒凉之品,也只宜选用微温、微寒之品,以免损伤脾胃。在选用多种滋补药后,要注意加配宣泄、清泻、淡渗之品。如在滋补肝肾的同时,可加茯苓来宣泄浊气,加牡丹皮清泻肝火,使整个方剂中有泻、寓泻于补,补而不腻,从而更加发挥药物的作用。由于老年人气虚、运行无力,服药后,药力不能循环输布。为了促使药达患处,在方中要加配引经药,如在滋补肝肾药物中加牛膝,是因为牛膝性善下行利窍,载药下行。在用药治疗中老年病过程中,要根据中老年人脏腑的情况,仔细分析,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急则治其标而顾其本,缓则治本而顾其标,用药平和才能达到治疗之目的。
二、健身用药的须知事项
总之,中老年人患病时无论选用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用药物治病还是用食物治病,药疗或食疗,均要注意“十宜四忌”。
一宜先就医后服药。不宜擅自服药后再求医,以免药物掩盖病症,延误诊断,影响疗效。
二宜先用中药,慢用西药。中药比西药安全些,不良反应小些,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宜用口服药,不宜立即用针剂或滴剂。因为口服药比较安全与方便。
四宜用药种类宜少不宜多。药物用的品种过多,容易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五宜用药的剂量宜小不宜大。
六宜用药的时间宜短不宜长。
七宜药性宜温不宜剧烈。
八宜疗程宜缓不宜短急,要固本扶正,标本兼顾。
九宜宜用自己适应的常用药,不宜贪新求异。
十宜能用食疗、食补的,不宜用药疗、药补。
对中老年人来说,在选用西药治病时,还应注意“四忌”。
一忌忌滥用解热镇痛药。否则,易引起眩晕、腹泻、肠胃出血、胃溃疡及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忌忌滥用泻药,否则易导致体内多种维生素的缺乏,长期服用还可引起慢性中毒性肝损害。老年人便秘,可选用甘油或开塞露通便。食疗能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三忌忌随便服安眠药,否则易引起过度疲劳。可首选食疗治失眠。
四忌忌滥用抗生素,否则易损害听力、抑制骨髓、影响造血功能及损害肝脏。
三、食物药引的应用须知
传统医学认为,药引具有引经报使的作用,即把其他药物的功效引向导致病变的部位,使整个药方的归经发生固定性改变,类似导游把药物作用引向特定经络脏腑。所以,中医处方经常使用“药引”辅佐主药治疗。运用得当,对增强药效,加速病愈,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医药界有人把中医的药引类比为西药的“载体”,也不无道理。
医家们总结了许多食物作药引之用。如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有用生姜、大枣、粳米、白蜜、酒、醋、鸡蛋黄等作为药引。
明朝《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食物药引的功效和应用,如补虚除痹去瘀止痛的药方多以酒为引,主治肾脏病证的药方常以盐汤引服,补脾胃、固真气的药方宜用米汤为引,大枣、蜂蜜常作调中补虚药方之引。
红糖、食醋宜引理血止痛之药方。从医家们的实际应用来看,食物作药引,不仅具有引经报使的作用,还能协助主药起辅助治疗作用,并可矫药味,解药毒(包括制约药物副作用),有的食物药引还可单独应用发挥治疗作用。现将至今仍在常用的食物药引功效主治简述如下,以供医者或病人参考。
发散风寒以生姜、葱白、香菜为引,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头痛。
疏散风热以薄荷、菊花为引,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痛。
治咳喘方常据病症之异,而以不同食物为引。如咳嗽有痰用大蒜头,哮喘咳嗽用冰糖,哮喘气短用蛤蚧,百日咳用茅根,燥热咳嗽用梨皮,结核咳嗽用黑木耳,胸闷咳嗽用杏仁,咳嗽咽痛用青果。
治呕吐方因寒而呕吐者用姜;因热而呕吐者用枇杷叶。
治呃逆方可加刀豆作药引。
调胃方药引消滞开胃者用生姜、萝卜,胃脘灼痛以凤凰衣(鸡喜蛋)为引。胃脘冷痛者用生姜、红糖,泛呕吞酸者用乌贼骨。
治腹胀的药引气胀者用萝卜皮;食胀者用槟榔、麦芽、鸡内金;水胀者用黑鱼、冬瓜皮、赤小豆、荸荠;虚胀者用糯米、红枣。
治泻的药引水泻者用煨生姜,溏泻者用薏苡仁、糯米。
治痢疾药引常用大蒜头,赤痢者加马齿苋;白痢疾者加鸡冠花;红白痢疾者加萝卜汁。
治出血的药引咯血吐血用藕汁,鼻出血、牙龈出血用鲜茅根汁,阴虚咳血用蜂蜜,痰中带血丝用橘络,皮下出血用花生衣,大便下血用黑豆,小便出血用紫菜,痔出血用黑木耳。
治便秘药引用蜂蜜、油拌米糠或麦麸。
治消渴症药引用山药、苦瓜、南瓜。
治暑热药引用绿豆、扁豆花、西瓜皮、鲜荷叶。
上述作药引的食物,都是从历代医家古籍中搜集而汇编出来的,究竟有无科学价值,应在实践中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