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死性冠脉疾患
(一)确诊的致死性心肌梗死
(1)于4周内死亡确诊(标准见下)的心肌梗死;尸检报告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
(2)根据死亡鉴定、尸检报告、住院病历或医师记录,除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外,患者生前无其他可能致死的疾患。
(二)确诊的冠心病突然死亡
(1)证实是由于严重的心脏症状(长期心绞痛、呼吸急促、晕厥等)导致患者在1h内死亡,或患者死前1h无任何症状。
(2)死亡前4周无急性心肌梗死的记录。
(3)根据死亡鉴定、尸检报告、住院病历或医师记录,除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外,患者生前无其他可能致死的疾患。
(三)确诊致死性冠心病
(1)死亡鉴定与潜在的或急性原因一致。
(2)死亡前4周无急性心肌梗死的记录。
(3)不符合猝死标准。
(4)根据死亡鉴定、尸检报告、住院病历或医师记录,除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外,患者生前无其他的可能致死性疾患。
(5)根据亲属、医师提供的材料,或住院病历,有陈旧性确诊或疑诊的心肌梗死史;或
尸检报告:严重冠脉粥样硬化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无急性心肌梗死(2支以上冠脉近端狭窄>50%或1支以上>75%);或严重的心脏症状或无症状后1~24h发生死亡。
(四)可疑致死性冠心病
(1)死者4周无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
(2)不符合猝死标准。
(3)无确诊的致死性冠心病记录。
(4)死亡鉴定与潜在或急性原因一致(ICD-9Codc410~414)。
(5)根据死亡鉴定、尸检报告、住院病历或医师记录,除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外,患者生前无其他可能致死的疾患。
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一)确诊标准
有变化的诊断性EKG,和(或)诊断性EKG和酶学异常,和(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和酶学异常。
(二)疑诊标准
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
(1)酶可疑和EKG可疑(伴或不伴有疼痛)。
(2)酶可疑和诊断性EKG(无疼痛)。
(3)酶异常和其他EKG(无疼痛)。
(4)酶异常和EKG可疑(无疼痛)。
(5)唯有酶学异常(无疼痛,缺少EKG或伪性EKG)。
(6)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和酶可疑(缺少EKG或伪性EKG)。
(7)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和可疑EKG(酶资料不完全)。
(8)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和诊断性EKG(酶可疑或资料不全)。
(9)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EKG和酶学资料不全)。
(10)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属“其他项(见下)”的EKG。
(11)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属其他项的EKG,酶资料不完全。
三、说明
1.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 当疼痛具有下列特征时:在前胸、左手臂或下颌任何一处发生疼痛,可牵涉至背部、肩、右手臂、腹部一侧或双侧;时间>20min。
2.变化的诊断性EKG 在一系列EKG上,出现一个有诊断意义的演变过程(根据EKG的演变形式)可作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在下列导联组中出现或消失:前壁(V1~V5);侧壁(aVL、V6);下壁(Ⅱ、Ⅲ、aVF)。该分类应在入院后能2次或2次以上心电图。
(1)出现诊断性Q波(MinnCode1~1~1至1~2~7)。
(2)出现可疑Q波(MinnCode1~2~8或任何3Code)和无明显ST段下移;出现落断Q波及明显ST段下移(MinnCode4~1;或4~2)。
(3)出现可疑Q波,但ST无升高;以后出现病理性Q波加上ST段升高(MinnCode9~2)。
(4)可疑Q波和明显T波倒置,以后出现病理性Q波,T波仍倒置(MinnCode5~1或5~2)。
(5)无Q波,也不符合MinnCode4~1或2,以后出现可疑Q波加上4~1或4~2。
(6)无Q波,无MinnCode9~2,以后出现可疑Q加上9~1。
(7)无Q波,无MinnCode5~1或5~2,以后出现可疑Q波加上5~1或5~2。
3.诊断性EKG
(1)MinnCode 1~1~1至1~2~5和1~2~7,诊断性Q波和QS形成。
(2)MinnCode 9~2:ST段升高加T波降低。
4.可疑EKG
(1)出现Q波和QS形成,MinnCode 1~2~3。
(2)ST连接(J点)和ST段下移,MinnCode4~1至4~3。
(3)T波改变,MinnCode 5~1至5~3。
(4)ST段升高,MinnCode 9~2。
5.伪性EKG
(1)导联接错。
(2)基线不稳定,掩盖ST-T。
(3)肌肉颤动,造成波与波之间波动>2mm。
(4)其他技术环节造成Q波测量困难。
(5)明显的QRS形态异常,如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人工起搏心律等。
EKG被认为是诊断标准中较重要的条件,其中演变性EKG>诊断性EKG>可疑性EKG。
6.酶异常 指超过实验室正常值的上限。在入院后或急性发作后72h内,应测量总肌酸磷酸激酶(CPK)和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PK-MB);入院后或急性发作72h内,观测CPK、LDH和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之一种。
(1)有关CPK-MB:如医院标准采用定性法,则CPK-MB须阳性;若医院采用定量法,则至少达正常上限的2倍。总CPK至少达正常上限的2倍。
(2)总CPK至少达正常上限的2倍和LDH或SGOT之一达正常上限的2倍。当酶值仅在实验室标准的正常上限,则属可疑。
7.酶可疑
(1)入院或急性发作后72h内测CPK-MB和总CPK。若医院标准为定性法,则CPK-MB须阳性,若为定量法,则CPK-MB仅在正常值上限。而总CPK不到正常上限的2倍。
(2)入院或急性发作后72h内测CPK,LDH或SGOT,至少一种超过正常上限值,但未达酶异常的诊断标准。
(3)按标准,CPK-MB,CPK,SGOT或LDH均属异常,但有非缺血性原因存在(如除颤、外科手术、肝脏疾病、注射等)。
8.酶正常 未达上述“异常”或“可疑”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