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溶栓治疗的评价

溶栓治疗的评价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应不失时机,因为血管内形成的血栓虽可自行溶解,但多半在血栓形成后4h,这段时间冠状动脉血流的阻断已导致心肌组织永久性损伤,因此溶栓治疗宜早不宜迟。尽早冠状动脉内注入链激酶是目前最有效的溶栓方法。成功的溶栓可获得再灌注,可以挽救严重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但并不能改变原有的冠状动脉病变。

一、溶血栓药利弊

(一)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血栓药

1.利 广泛作用于纤维蛋白表面,对纤维蛋白不论是新鲜的或老化的均有作用,引起凝血障碍的不良反应少。

2.弊 缺血发作不减轻,后负荷不减少,血液黏滞性不减低,再梗死和血栓再形成率高,而且价格昂贵。

(二)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血栓药

1.利 诱导抗凝状态,毋须肝素治疗,血液和血浆黏滞性减低,后负荷减少,易注入,死亡率也低。

2.弊 对老化的纤维蛋白作用欠佳,可引起凝血机制障碍,且具有抗原性。

二、尚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1)肝素和抗血小板制药在降低再梗死率和减少溶栓药剂量中的价值,尚须进一步评价。

(2)rt-PA是否可改善左心室功能和降低死亡率。

(3)溶血栓药的药动学如何。

(4)如何确定患者对溶栓治疗有无反应,而不失时机选择作PTCA或冠脉旁路手术。

(5)试用溶栓治疗而延迟了作PTCA治疗,对患者是否真正有利。

(6)患者的选择,疗效的客观评价。

(7)必须进一步确定再灌注损伤的定义和临床意义,并进行有效的预防。

(8)寻找更理想的溶栓药,如寻找能预防冠脉再闭塞的抗血小板药,凝血酶原抑制药,以及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药物。

三、溶栓治疗的评价和展望

自1980年溶栓治疗临床广泛应用以来,已取得了以下经验:

(1)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应不失时机,因为血管内形成的血栓虽可自行溶解,但多半在血栓形成后4h,这段时间冠状动脉血流的阻断已导致心肌组织永久性损伤,因此溶栓治疗宜早不宜迟。

(2)静脉用溶栓药物后心肌缺血仍持续存在者,可继续应用冠状动脉内溶栓,且一般无严重并发症。

(3)尽早冠状动脉内注入链激酶是目前最有效的溶栓方法。即使主要阻塞段血管未能有再通,但能使血液流变因素改善(如何使血管开放和血液黏滞性降低),也相当重要。

(4)静脉内给予rt-PA优于给链激酶,然而rt-PA治疗后的冠脉再闭塞率却高于链激酶,故应及早加作冠状动脉成形术。

(5)在溶栓治疗后,若仍有冠状动脉残余狭窄的临床征象(如胸痛复发,ST段抬高或肌酸磷酸激酶释出增多)时,尽早作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术,可获得最佳血管再通。

(6)溶栓治疗能否充分施益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取决于及时、果断、正确掌握适应证。

随着溶栓疗法的广泛开展,溶栓后的治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成功的溶栓可获得再灌注,可以挽救严重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但并不能改变原有的冠状动脉病变。所以,不论应用何种溶血栓药,采用何种途径溶栓,溶栓后均可发生再阻塞。据报道再阻塞率可达15%~35%。急性再阻塞通常发生在溶栓后10d内,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80%的患者。后期再阻塞则发生在溶栓后10d至1年。

为预防溶栓后急性再阻塞,进一步提高溶栓疗法的疗效,在溶栓后可采用下列措施:①应用肝素等抗凝;②冠状动脉再通后继续应用溶血栓药;③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④冠状动脉搭桥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